我国社保卡服务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显著进展,持卡人数已达13.9亿,其中11亿人领用了电子社保卡。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和掌上12333等渠道功能不断完善,开通161项全国性服务,累计提供超过600亿人次“不见面”服务,社保业务线上办理量占比已超70%。各地正构建便捷的社保服务圈,并为行动不便人群提供上门服务。社保卡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除人社领域95项应用外,还涵盖养老金发放、异地就医购药、交通出行、文化服务等多个民生领域。
✅ **社保卡普及与电子化显著提升**:截至目前,我国社保卡持卡人数已达到13.9亿,其中电子社保卡的使用率也大幅提高,已有11亿人成功领取并使用电子社保卡。这标志着我国在社会保障卡普及和数字化服务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亿万民众提供了便捷的身份识别和权益保障。
🚀 **线上服务能力大幅增强**:在“十四五”期间,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和掌上12333等服务渠道的功能得到了持续优化升级,成功开通了161项全国性的社保服务项目。通过这些平台,累计为群众提供了超过600亿人次无需线下办理的“不见面”服务,社保业务的线上办理量已超过70%,部分地区甚至接近90%,极大地提升了服务效率和便捷性。
🏘️ **构建“15分钟”社保服务圈**:各地积极加强与银行、邮政等机构的合作,努力构建覆盖广泛的社保服务网络。在城区,力求实现步行15分钟即可触达社保服务;在乡村地区,则辐射半径达到5公里。同时,对于高龄或行动不便的群体,还提供了帮办、代办以及预约上门等贴心服务,确保每一位参保人员都能享受到便利的服务。
🌐 **社保卡应用场景多元化**:除了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实现95项应用外,社保卡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拓展,正承载着越来越多的跨领域民生服务。例如,社保卡已成为发放养老金的重要载体,并广泛应用于本地及跨省异地就医购药、乘坐公交地铁、借阅图书、参观博物馆等,真正实现了“一卡多用”,提升了民生服务的集成度和便捷性。
IT之家 9 月 26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26 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社保卡持卡人数已达 13.9 亿人,其中 11 亿人领用了电子社保卡。
“十四五”期间,我国不断完善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和掌上 12333 等服务渠道功能,开通了 161 项全国性服务,累计为群众提供不见面服务超过 600 亿人次。
从全国来看,社保业务线上办理量已经超过了 70%,部分地区接近 90%。

各地加强和银行、邮政等机构合作,打造出城区步行 15 分钟、乡村辐射 5 公里的社保服务圈。对于高龄或者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或者预约上门服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介绍,目前,社保卡不仅实现了人社领域的 95 项应用,还承载了越来越多其他领域的民生服务。比如,通过社保卡发放养老金,持卡在本地和跨省异地就医购药,刷社保卡坐公交地铁、借阅图书、进博物馆等。
IT之家附电子社保卡申领方法:
只要本人持有实体社保卡,即可通过电子社保卡官方 App、微信小程序和支付宝小程序,以及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国务院客户端微信小程序、掌上 12333、云闪付、人社部门 App、服务银行 App 等电子社保卡服务渠道申领使用电子社保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