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科技 09月26日 08:21
长进光子:特种光纤领域的隐形冠军启动IPO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长进光子,一家专注于特种光纤(特别是掺稀土光纤)研发与生产的武汉企业,正启动创业板IPO。该公司生产的特种光纤是激光产业链的关键材料,可用于工业切割、焊接,以及导弹制导和癌症治疗等领域。在全球特种光纤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且国产化率大幅提升的背景下,长进光子凭借其技术实力和市场策略,在“卡脖子”赛道上实现了快速成长。公司董事长李进延教授带领团队,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了产品的产业化落地,并在先进制造、光通信、国防军工和医疗健康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文章还探讨了特种光纤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新兴机遇,特别是在激光雷达、AIoT及智能制造升级等方面。

💡 **核心材料与广泛应用**: 长进光子专注于生产激光产业链的关键材料——特种光纤,尤其是掺稀土光纤。这类光纤能将普通光转化为高强度的激光,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精密切割与焊接,并为导弹制导系统和癌症光动力疗法等高科技领域提供底层技术支撑,展现了其在多个高价值应用场景中的核心地位。

📈 **国产化替代与市场增长**: 在中国特种光纤市场份额从不足5%提升至超过35%的背景下,长进光子抓住了国产化替代的历史机遇。公司营收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先进制造、光通信(如400G网络建设)、国防军工和医疗健康等新兴需求的强劲驱动,显示出其在快速发展的国内市场中的重要竞争力。

🚀 **技术创新与未来机遇**: 公司董事长李进延教授带领团队,通过攻克团簇抑制、模式不稳定阈值控制等关键技术,并主导受让高校专利,构建了完整的工艺体系。面向未来,长进光子在激光雷达、AIoT和智能制造升级等新兴领域拥有巨大增长潜力,特别是在突破宽温稳定性、低偏振串扰等技术难关,以及在超低损耗光纤和定制化光纤传感器等方向上,有望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并实现技术迭代。

🔬 **财务稳健与行业头部地位**: 长进光子近年来营收和净利润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1.08亿元增长至1.92亿元,净利润从3678.17万元增长至7575.59万元。公司已成为国内特种光纤行业头部生产厂商之一,与其他几家主要厂商共同占据了国内市场约35%的份额,显示出其在行业内的稳固地位和良好的财务表现。

近日,武汉跑出一个超级隐形冠军:长进光子,启动创业板IPO。

说通俗点,长进光子的核心业务特种光纤(掺稀土光纤),它做“激光产业链的关键材料”——,就像激光设备的“能量核心”,能把普通光变成超强的激光,像 “光刀子”一样切割钢板、焊接汽车零件等。同时,它也是导弹制导乃至癌症光动力治疗的底层支撑。

2024年,该市场全球规模突破28亿美元,但十年前中国厂商份额不足5%。而目前,国产厂商份额已经突破35%(国内)。

长进光子,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创业的。其董事长是武汉理工大学、中科院的校友:李进延。此外,他还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这个卡脖子赛道,长进光子是怎样成长起来的?特种光纤赛道,还有哪些新兴机会?

- 01 -

1972年出生的李进延,目前担任公司董事长。他本科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后获中科院某研究所博士学位。

2001年起,他先后在烽火通信、烽火藤仓光纤担任高级研发工程师、研发部经理,亲历国内光通信产业对国外特种光纤的依赖之痛:高功率掺镱光纤等关键材料不仅采购价高,还常因国外出口管制、审批流程繁琐导致供货延误。

2008年,李进延入职华中科技大学,以教授、博士生导师身份聚焦特种光纤研究,主持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

2012年,长进光子成立,2020年李进延接过董事长重任,推动技术产业化落地:他主导受让华中科技大学 6 项核心专利,搭建从石英管材加工到光纤成品测试的全链条工艺体系,带领由12 名博士组成的核心团队,攻克团簇抑制、模式不稳定阈值控制等关键技术。

创业早期,公司主要深耕特种光纤,其中的核心是掺稀土光纤。这类光纤是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和光纤激光雷达的关键元器件。

例如,在工业切割中,它能把普通光变成超强的激光,像 “光刀子”一样切割钢板、焊接汽车零件等。

2024年,公司总收入有超54%来自先进制造领域,而这一部分几乎全部依赖掺镱光纤。

- 02 -

特种光纤行业的演进,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起初依赖国外垄断供给,随后国产厂商起步试水,如今则进入“规模化替代”阶段。

行业趋势显而易见:国产厂商不断追赶,并在细分赛道实现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增速保持在30%以上。2022-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33.07%。这背后,先进制造(如激光切割、焊接)、光通信(400G传输网建设)、国防军工和医疗健康等新兴需求是主要支撑。

新的需求爆发点也在形成。比如光通信领域,随着数据中心和超高速网络建设,掺铒光纤、掺铒镱光纤的需求量快速上升。此外,测量传感和激光雷达市场也开始放量。

从国际对比看,国外厂商的起步更早,长期占据高端市场。但随着锐科激光、创鑫激光等大客户逐步选择国产光纤,国内厂商的市占率快速提升。

目前,国内格局已经初定。据招股书,中国特种光纤行业较为集中,2023年,头部生产厂商长飞光纤、武汉睿芯、长进光子、烽火通信和长盈通占据35%的市场份额。

财务具体表现上,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1-3月(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8亿元、1.45亿元、1.92亿元、4472.99万元;净利润分别为3678.17万元、5465.65万元、7575.59万元、1518.27万元。

- 03 -

对特种光纤行业新玩家而言,未来增长机会集中在两点:新兴需求爆发与技术迭代升级。

激光雷达是最明确的新兴风口,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已超120亿美元,车载与低空探测场景需求激增。当前国内激光雷达厂商用的保偏掺铒镱光纤、抗振特种光纤,40%依赖美国 Nufern等进口,国产化缺口显著。

新玩家若能突破- 40℃至85℃宽温稳定性、低偏振串扰(≤-25dB)等技术,可快速切入禾赛、速腾等头部供应链,抢占替代空间。

其次,AIoT与智能制造升级则拉动光纤放大器和高性能传感器需求。

一方面,400G/800G光传输网建设催生超低损耗光纤需求,国内仅少数企业能量产,新玩家突破石英提纯(纯度≥99.9999%)技术即可切入运营商集采;

另一方面,工业设备监测、新能源电池热失控预警等场景,需要耐高温、耐疲劳的定制化光纤传感器,这类产品进口价是国产价的2-3倍,技术落地后利润空间可观。

技术迭代上,新玩家还可探索原材料创新,比如国产高端石英管材、耐温光纤涂料,打破 68% 进口依赖的现状,从产业链上游建立差异化优势。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铅笔道”(ID:pencilnews),作者:松格,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长进光子 特种光纤 IPO 激光产业链 国产化 稀土光纤 先进制造 光通信 Changjin Photonics Specialty Optical Fiber IPO Laser Industry Chain Domestic Production Rare-Earth Doped Fiber Advanced Manufactur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