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陈绪厚报道,近日,浙江海盐县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书》,撤回对马琳琳(化名)的起诉。此前,马琳琳因网售二类精神药品思诺思被判贩毒。马琳琳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性脑病,病情稳定后想通过网络出售剩余药品,未意识到其行为违法。她向两名买家出售了思诺思,后被警方立案调查。一审法院以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马琳琳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一个月,并处罚金。二审法院撤销一审判决,发回重审。最终,检察院认为案件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决定不起诉。
📌 案件回顾:00后女孩马琳琳因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性脑病,在病情稳定后想通过网络出售剩余的处方药思诺思,未意识到其行为违法。
🛒 案件经过:马琳琳向两名买家出售了思诺思,后被警方立案调查。买家董某在购买时曾主动提及药品“有瘾”,但马琳琳未太在意。
🏛️ 案件判决:一审法院以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马琳琳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一个月,并处罚金。二审法院撤销一审判决,发回重审。
📜 案件结果:检察院认为案件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决定对马琳琳不起诉。
🤔 案件反思:此案引发了对处方药管理和网络售药监管的思考。
原创 澎湃新闻 2025-09-24 16:18 上海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00后女孩网售5盒二类精神药品思诺思被判贩毒案”有了最新进展。9月24日下午,澎湃新闻从涉事女生马琳琳(化名)及其辩护律师廖建勋处获悉,当日,浙江海盐县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书》,撤回对马琳琳的起诉。澎湃新闻
此前报道,马琳琳于2002年5月出生,2024年1月,她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脑病。2024年6月,病情趋于稳定,她开始停药,发现剩余了很多药品,就想到了可以通过网络出售。马琳琳在小红书发帖出售药品,其中包括一款名为思诺思(酒石酸唑吡坦片)的药品。

公开资料显示,思诺思(酒石酸唑吡坦片)是一种镇静催眠药,通过抑制神经兴奋,发挥助眠作用,用于治疗偶发性和暂时性失眠。值得注意的是,酒石酸唑吡坦片是处方药,属于二类精神药品。马琳琳称,当时,她觉得思诺思就是安眠药,没有意识到不能出售。在网上发帖后,有买家联系她,她先以120元的价格出售了2板酒石酸唑吡坦片(共14片)给一名广州的买家,后以180元的价格出售了3板酒石酸唑吡坦片(共21片)给一名浙江的买家,均是邮寄给对方。2024年7月初,有民警找上马琳琳,马琳琳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她被告知,其在网上出售的药品属精神管控药物,售卖行为涉嫌贩卖毒品罪。值得注意的是,马琳琳在上海居住,此案之所以案发,是一位浙江嘉兴市海盐县的买家董某收到快递后向当地警方举报。而且在买药时,董某曾主动说,这药品是“有瘾的”,并暗示自己是“有瘾”的。案件材料显示,董某于1994年出生,初中文化。看到马琳琳寄出的快递到了后,董某直接向浙江海盐县公安局西塘派出所举报,让民警跟他一起去取快递。马琳琳称,她的精神状况不佳,董某买药主动提及“有瘾”时,她没有太在意。2024年12月,此案一审在浙江省海盐县法院开庭审理。公诉机关指控称,马琳琳违反国家毒品管制法规,向2人贩卖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2次,应当以贩卖、运输毒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马琳琳具有坦白情节且当庭自愿认罪认罚,建议判处其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适用缓刑。2024年12月底,海盐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马琳琳犯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一个月,并处罚金二千元;马琳琳退出的违法所得300元,依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扣押在案的思诺思酒石酸唑吡坦片3板(21颗)系违禁品,由扣押机关依法予以销毁。其余扣押物品,由扣押机关依法处置。一审宣判后,马琳琳上诉。今年3月31日,此案二审在浙江嘉兴中院开庭审理。据马琳琳的辩护律师廖建勋介绍,二审中,马琳琳有无贩卖毒品的故意等是庭审辩论的重点。马琳琳称,她主观上没有犯罪的故意,也未造成严重后果,自己不是“毒贩”,应该无罪。7月25日,浙江嘉兴中院作出《刑事裁定书》,认为原判认定的部分事实不清,撤销一审判决,将此案发回重审。9月24日,浙江海盐县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书》称,经海盐县检察院审查,认为本案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决定对马琳琳不起诉。
本期编辑 邹姗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