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16:22:16 作者:狼叫兽 电影《斗士》中有一句台词令人印象深刻:“知道路要怎么走,和走上这条路,是有区别的。” 这句话在当下的人工智能浪潮中显得尤为贴切。过去几年,AI在千行百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场围绕算力与模型的“军备竞赛”轰轰烈烈上演——科技巨头纷纷重金加码,千亿参数模型、超大算力集群竞相刷新纪录,“更大、更强”似乎成了唯一的竞争逻辑。 然而,当AI技术进入企业应用的“深水区”,越来越多的企业正意识到,真正制约智能化转型落地的,并非模型与算力的“角逐”,而是数据根基的扎实程度。也就是说,企业AI应用能否真正产生价值,越来越依赖于高质量、可治理、可用的数据基础,而不再仅仅依赖于更庞大的模型或更强大的算力。 客观地说,这一认知的转变,并非是对大模型技术路线的质疑和简单否定,相反它标志着整个产业正步入更加务实和成熟的新阶段。 也正因此,市场关注的焦点,也逐渐从前沿模型与算力的比拼,转向如何构建高质量、高价值的专属数据能力,而要实现从“模型驱动”到“数据驱动”的根本性转变,企业也亟待依靠下一代基础设施的支撑——建设现代化、灵活且可扩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