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忠炜 2022-01-24 12:00
B2B产品复盘:B2B产品如何寻找新的切入点
公司作为招商行业B2B龙头企业,一直引领行业的发展。作为典型的B2B企业,客单价平均超过百万,靠营销页SEM营销吸引线索,再给到大客户销售去跟,想必是大多数B2B企业通用的做法。但近两年趋势看,SEM营销线索的增量放缓且营销成本越来越高,已经快维持不了业务的目标。如何运用产品的功力实现自然流量的指数型增长,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是一个必然要解决的课题。
团队经过一年的产品创新设计和迭代,搭建了整个产品线的基础架构,目前目标用户维持着高速增长,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也受到了很多同行的像素级“借鉴”)。本文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产品的从无到有,究竟做了些什么。
我会从几个方面分别做阐述:
Part1 思考产品本质,探寻切入点
Part2 产品线闭环搭建
Part3 规模化、生态化
Part4 深度思考、方法论、用户洞察
1.长期借助B2B市场营销获客的增速放缓,需要探索新的产品方向,以代替市场线索为中心的销售模式。
2.公司B2B大客户成交金额大,回款周期长,依靠战略城市销售人员驱动业绩增长,导致线索利用率很低,有大量的线索被浪费。
(在这简单说一下我所在的行业什么样的,我们类似于做的是平台或者可以说是中介,把供给双方想办法做对接,然后进行抽佣。其中供方是园区,需方是企业,很多地方是供大于需的)
所以要做的就是:
- 用产品来提供低成本的线索开创新的业务模式,利用浪费的线索,挖掘新的盈利增长点
OK,明确了两个主要方向,那我们如何去找到其中点去设计产品呢?
关于本质的思考
关于市场竞争的思考
关于行业未来发展的思考
- 低成本的线索,线索=有意向选址的企业,意味着产品需要给企业提供实在的产品价值,可以产品的口碑进行传播,从而形成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自然流量。所以本质问题=企业选址时的痛点是什么?开创新的商业模式增长点,在供需关系失衡的市场,买单的往往都是弱势方。此行业下弱势方是供方的园区,则我们的盈利点需要围绕招商方来展开,那么我们就需要吸引招商方来产品上进行使用,最终问题就是通过什么吸引招商方。所以本质问题=招商方的痛点是什么?
- 企业痛点:企业选址时,因中介太多,无法直接联系到园区招商人员招商方痛点:信息化程度低,线索匮乏,大部分来自同行推荐和渠道综上没有招商人员就没办法为企业提供价值,故最后落在如何帮助招商人员找到线索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般是先向弱势方进行突破,因为弱势方更积极)
- 供给双方不平衡,企业方话语权>招商方话语权招商方信息水平差,导致市场不透明,中介市场比例较大,导致行业效率极低B2B交易流程长,回款周期长,客单价高,毁约成本高(特有)
- 现状:招商方的有效线索少 → 需要更多有效线索招商:信息水平差 → 需要提高营销能力
- 需要的产品:个性化线索+直接对接+营销用一句话来说:产品能让招商方直接联系到他需要的企业
- 信息聚合型产品:招商方发布后等着企业咨询依靠平台的流量,提供给用户自身的营销能力差通过营销有很大的品牌力量,有企业流量,但是招商方信息化水平低,上方推荐大多都是专业中介,还是无法让招商方进行直接对接
- 提供帮助招商方营销的产品没有提供线索,导致留存很差
- 从信息集合平台都会慢慢向去中介化靠拢,供给双方直接对接的平台线下逐渐线上化,交易在线上展开市场逐渐透明,行业流转速度提高用户影响越来越大
- 市场越来越透明,去中介化时代信息化逐渐完善,交易信息从线下转为线上企业影响力越来越大,招商方会更加重视相关产业群的打造和吸引
- 去掉了中介,流量变多和用户沟通的链条变短,促进了新的营销和传播,就可能会有新的营收方式
- 让企业和招商方的沟通链条越来越短,信息越来越透明取代传统的中介,成为新的制定规则和分配利益的平台(更加公平和更加利于平台发展的规则)
- 没有耐心线上营销联系每一个招商人员的线索自动留存,提供给其他招商人员个性化推荐社交(传播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