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某人的低维认知 09月25日
表达的杠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将口头或即时消息中的观点和思考记录到文档中,来提升沟通效率和协作效果。作者认为,无论是线下沟通、线上会议还是IM沟通,都应该将表达的观点写入文档,并在未来交给合适的人看。这样做可以避免信息缺失和误解,提高沟通效率,并利用LLM等工具进行信息整理和后续沟通。作者还提出了“完整文档”的标准,并强调了随身记录硬件和Prompt的重要性。

📝 将口头或即时消息中的观点和思考记录到文档中,可以避免信息缺失和误解,提高沟通效率。

🔄 通过将表达的信息沉淀在文档中,可以方便后续的沟通和协作,并利用LLM等工具进行信息整理和辅助。

📊 人是懒惰的,但通过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可以优化沟通和协作过程,提升工作效率。

🔍 作者提出了“完整文档”的四个层次标准,包括读者理解、信息完备、无质疑和成为经典材料。

🌐 随身记录硬件和Prompt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需要像对待文档一样进行记录和整理。

原创 孔某人 2025-08-23 15:49 北京

表达的杠杆

1、如何写文档

之前曾说过我认为不少人在如何沟通/如何prompt上做得不够,这里就来谈一下什么是一个好的标准。

想象当你写完一个文档,跟另一个人沟通时:另一个人如果对于某些内容不了解,你开始向他讲述你的思路,无论是补充更多信息,还是更详细地展开你的思考过程等等。你们可以在沟通之后完成这一次信息的传递。

而本文说的就是:你应该把在写完文档之后说的所有信息都再追加到文档中,而大部分人不会这么做。

实际上,即使不是线下沟通或线上视频会议沟通,就算是通过IM沟通后才完成,也应该把IM中沟通的所有信息都加入到文档中。

也就是本文的标题:无论你是在哪里说/打字表达的观点,都应该考虑将其写入到某个文档中,并在未来交给适合的人看。

绝大多数人是懒惰的,宁可说话也不打字,宁可打字也不认真写文档。实际上即使通过IM也可以做如同线上会议沟通一样的讨论。我个人就是会拿着语音输入转文字功能,大量地在IM中发消息,一次输入几百字轻轻松松。而且当我这么做了之后,反而后续再开会可讨论的内容就不多了,事实上会议已经能在之前通过IM异步沟通的方式实现。

附录 1.1、什么是“完整”的文档

完整的文档有几个层次的标准:

第一层是,读者完整理解了你的意思(在表达出来的范围内)。

第二层是,在读者眼里,没有明显的信息缺失。特别是你希望让别人遵照你的文档做事的时候,接收方觉得你的意图信息和实现细节的指定是完备的。

第三层是,读者对于文档中的内容没有明显的质疑和想要讨论的地方。有两个参考标准,选择一个即可:

第四层就开始进入“经典”的范畴了,在所属的圈子中,文档被纳入长期向新人介绍的材料之一。当然这一般就不是单纯的完整性了。

2、观点表达的带宽、智力杠杆

大部分的沟通和表达都是一次性的,他们习惯于如此,所以是否整理为文档是不重要的。

但实际上无论你是个人工作还是与团队协作,很多信息的沟通都会在短时间内需要不止一次。好的沟通习惯(不断把相关信息都沉淀在一个文档中)会提升协作的效率。当然这并不容易,人是懒惰的。但目前LLM应用有希望帮我们实现这个信息搜集整理的过程。

优化后续的沟通只是一个好的工作习惯。但在目前越来越强的LLM加持之下,好的沉淀的文档能够让Agent能够更容易地帮助到你。

一个人在短时间内的观点和思考变化并不大,而表达带宽又是很低的。所以想要使用其他智力杠杆(无论是人还是Agent),注意把自己表达的信息记录和整理下来就变得重要。

3、随身记录硬件

虽然PLAUD是一种记录线下会议/沟通的硬件,但实际上本文语境下,可能更需要的是全天录音的设备。海外有这种“默认录制、按需暂停”的硬件,例如Limitless、Bee。但这种全天录音硬件的数据处理部分难度很大,目前我还没听说有解决的比较完善的产品。

有种观点是,对于这种录音硬件来说,所有用户说出的观点都不值得出现在总结/摘要中,因为用户自己知道。但在本文的语境下,可能正好是相反的。

4、Prompt也是如此

目前Prompt越来越不是一个一次性的东西了,例如AI Coding中,prompt的信息应该纳入到需求文档或者架构设计的文章中,随项目长期保存。在其他领域也会逐渐这样。想象当你写一个文档

在有长期保存的需求下,Prompt的完整性要求就参考上述文档写作的标准。

在事务性目标中,人们在与人直接语音沟通、通过文档沟通、向AI写Prompt的方式其实在快速趋同,这三者完全可以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处理,大概也会终将如此,最后的差异只有措辞方式的差异,信息纳入的标准是一样的,而措辞差异可以被LLM进行转换/翻译。

尾记

我的大部分的文章的核心都是我已有观点的重新表达/整理。

当然我的文章并不追求完整,而是在各种因素之间尽量达到某种平衡,因为我的读者受众范围较大,不是对少数人的沟通,众口难调。但我确实会花费一点时间展开一些内容,提升读者的理解率。

交流与合作

如果希望和我交流讨论,或参与相关的讨论群,或者建立合作,请加微信,联系方式请点击 -> 专栏简介 及 联系方式 2024

本文于2025.8.23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表达 沟通 文档 效率 协作 LLM 记录 Promp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