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BayJ 2024-01-02 21:36 广东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23年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那就是我终于想清楚了过去在职业道路迷茫了很久的问题,看清楚了个体与
新工具重塑信息管理关键词:Notion、Arc Browser3-4月,我正式从语雀切换到了Notion,开始重新开始系统搭建个人知识库,也将信息获取、收集的主力从Chrome逐步过渡为Arc。在经历了一段较长的混乱期后,新的信息不断扑面而来,渐渐得我意识到比起迁移那些旧的知识(已经掌握的经验、目前无用的知识、堆积如山的待看文),我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吸收新的内容、搭建新的体系上。我意识到我需要学会快速割舍甚至丢弃过去的情感和那些没必要的负担。其中,Arc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它帮我摆脱了Chrome沉重的待看标签,让我尽量将注意力专注在一个tab中。通过为信息摄取、长期学习、信息输出、工作 建立独立的Space,在特定时间段只需专注于某一Space的具体命题即可,这样大幅减少了在任务中切换带来的分心。文件夹的形式、快捷搜索也让我更快找到目标标签,减少了冗余信息带来的认知负担。Arc成为Figma(客户端)之外,我每天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时长最长的产品。
开始更系统的学习和思考关键词:写作5月,AI成为全网最火热的话题,比起看二手整理的资料,我更希望学习到一手的实践经验,产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正巧,当时的我也正准备系统性研究Arc的设计思路。突然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我想通了自己要在业余时间做些什么。我意识到自己擅长系统化的学习和整理,也喜欢以文字为表达方式,那就可以将所有有价值的学习内容转化为思考,整理成长文输出。毕业后,我一直坚持在知乎上发设计、产品书籍的学习笔记,也一直想要着手写些什么,却总觉得缺乏深刻的体会和感悟。但这一次我好像终于想清楚了,在Notion表格中哗啦啦写了一大堆待研究的工具、待写的话题。
开始做一些短期内无法看到收益的事情关键词:做难而正确的事10月,我结束了几个AI大模块的研究和输出,想要捡起Notion计划表中一直没时间投入的大命题,这些命题有个共同特点:耗时且在短期内无法看到收益和产出。为了避免文章彻底断更, 我打算实施“gap month”的计划,即降低文章更新频率,在“gap month”内主攻大命题的研究,然后用一段时间集中准备文章内容,发布后继续一个新的“gap month”继续上一次的大命题研究。这个计划目前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中间常会因为工作太忙需要每天加班到很晚不得已将学习计划搁置,但也算坚持执行了下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从10月后我的文章发布从月更降低为两月更,有很多优秀的选题和感兴趣的领域不得已需要更晚些和大家见面了。虽然笨拙和艰难,但我从未放弃前行。期待有一天能在工作中找到结合点进行实践,或将学习感悟分享给大家。
2023 对我产生深刻影响的内容书籍有些惭愧的是,因为投入了较多精力在写作和新命题的学习上,23年我的阅读量只完成了22年的一半,且大部分内容都是我在上半年完成阅读的,很多书的划线笔记和阅读感悟也没能好好整理分享出来。大约从22年下半年开始,因为个人兴趣,我的阅读领域开始从专业成长转向商业创业、企业&人物传记方向。一些内容配合着播客《半拿铁》的互联网史话系列丰富了我对早期互联网产品的认知,也从真实的故事和决策中获取了很多能量。今年阅读过的书籍中对我启发比较大的是这两本:英特尔创始人安迪格鲁夫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托尼·法德尔的《创造|用非传统方式做有价值的事》。
播客23年年度播客一如既往的是刘飞和潇磊的《半拿铁|商业沉浮录》从任天堂系列、硅谷史话、人工智能风云录到马斯克系列,听的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其中苹果简史和22年底看完的《沃兹传》《乔纳森传》也惊喜的联动起来。商业故事、播客脱口秀的形式让我在轻松搞笑中拓宽了知识面。
箴言有时,我们需要一些“鸡汤”和大道理,为生活不断注入能量。我的箴言大多来源于少楠、白光老师的沉思录,当我迷茫或是无措时,我总会打开它,试图抚平受伤的内心和波澜的情绪。虽然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将那些影响我的箴言全部整理成册,但我还是选择了一部分深受影响的内容,在此分享给大家:
结语 & 24年愿景我深知自己是个笨拙、慢节奏的人,并不擅长快速取得成果、大方秀肌肉。不过我也感谢自己同时拥有执着和坚韧的性格特征,才让我在很多艰难时刻坚定内心所想,坚定向自己所描绘的未来前进,大胆放弃前行路上那些有吸引力但我并不想要的果实。24年,希望在大命题的探索上持续坚守,看到自己的阶段性进步,并和大家分享。
最后,谢谢你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