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梁 2025-08-09 12:00 江苏
让未来的创造者提前感受数字游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编者按:
超脑AI黑客松是超脑AI孵化器发起的专注12-17岁年轻人的黑客松。今年夏天,这场聚集了超级个体好奇探索者和无畏创造者的黑客松,第一次搬进了数字游民社区——昆山NCC林克岛。
一场不同寻常的教育实验
01
缘起:当AI改变了游戏规则
我是王佳梁,纽交所上市公司触宝创始人,天使投资人,技术信仰者,投资孵化了数家AI和游戏公司,曾任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项目经理,同时也是三个孩子的爸爸。
2023年暑期,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着一群中小学生参与到我正在孵化的AI创业项目中,让他们边做边学AI工具,解决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这是一场关于教育创新的社会实验,希望用全新的模式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面向AI时代的创新人才。2024年暑期,我们把这个实验进一步迭代,改造成7天的黑客松。
实验的结果让所有人都感到惊喜——编程零基础的初中生用AI编写出了unity多智能体游戏,从未接触过苹果编程的高中生在7天内创建了Vision Pro应用并在后续成功上架App Store。
这些成果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在AI可以写代码、做设计、处理大部分技术工作的时代,我们的孩子到底应该学什么?
过去两年,这个想法逐渐发展成了"超脑AI孵化器"这样一个非盈利项目。我们举办了多期黑客松,在线上组织了人机共生挑战,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今年7月,我们迎来了超脑AI黑客松3.0,也是迄今为止最大胆的一次实验。
33位AI原住民的聚集
今年,我们从全国招募而来了33位青少年。他们并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霸",从一线城市的国际学校到义乌的家庭,从初中就已经开始玩硬科技的"小孩大佬";也有早早用AI开始创作甚至赚钱的原住民,这些“10后的超级个体”各有所长,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质,那就是旺盛的生命力和好奇心。
我有时候潜伏在面试工作小组的群里,我时常看到大家的分享和创作。这正是我们想要追问的:“AI时代,当学业成绩不再是衡量学员潜力的唯一标准,到底什么样的特质是作为AI时代的原住民真正需要的?
数字游民社区的Hacker House
我选择了昆山NCC数字游民社区附近的一处别墅作为活动场地。这不是随意的决定——我想探索教育与社区结合的可能性,让这些未来的创造者提前感受数字游民的工作生活方式。
借鉴硅谷最火的AI孵化器HF0的模式,学员和志愿者将在这个Hacker House里共居共创7天。33位学员,30多位志愿者和导师,师生比达到了夸张的1:1。这样的配置在商业化营地中几乎不可能,但作为非盈利项目,我们把所有资源都投入到了教育内容上。
志愿者团队的构成也很特别:
护航舰长:AI领域的创业者和熟练掌握AI的大学生,每一位舰长负责一支队伍的整体指导
灯塔守望者:来自米哈游、腾讯、网易、七牛云等各领域的行业专家
萤火精灵:专业的青少年情绪和成长教练等
万事屋老板:营地生活教官
游戏化设计的“大型真人秀”
今年黑客松最大的创新是引入了游戏化元素。整个7天被设计成一场"远征":从港口启航,组建小队,确认航向,建造登陆艇,登陆建造家园,最终在"荣耀群岛"会师。
每个志愿者都有特定的角色设定:总指挥官主持每日汇报,萤火精灵组织分享活动,万事屋老板掌管后勤,秩序守护者维护纪律。巨大的航海看板记录着每支队伍的、进度,从挑战声明到解决方案,从POC验证到MVP实现。
但游戏化不只是为了让活动更有趣。我们有更深层的考虑:让这些数字原住民真正理解游戏是如何驱动人的,甚至是如何控制人的。在学员们最容易沉迷游戏的年龄,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能比任何技能都更重要。
挑战与期望
这次黑客松最想验证的核心假设包括:
与社区的融合:让学生看到职业的各种不同可能,让数字游民和年轻创业者参与到教育中,实现生命影响生命。
AI的角色定位:AI如何在整个营地中给学员和导师赋能?如何实现AI时代的人机协作?
游戏化的有效性:哪些游戏化设计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学员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哪里?
长效机制的建立:黑客松的项目如何进行长期孵化?学员如何在社群中持续连接?
我们没有标准答案,也不保证成功。正如我在给家长的信中写道:"这是一次社会实验,我们不保证项目的成功和学生的体验。即使体验到失败和挫折,也是一次成长。"
前两天的观察与发现
02
第一天:从"身边的100个难题"开始
7月14日下午,黑客松正式开始。第一个工作坊的题目听起来很简单:找出身边的100个难题。
Elfe是超脑AI孵化器的联创,公众号“南瓜博士”主笔,也是黑客松的“总导演”。当Elfe抛出这个任务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很多学员立刻掏出手机开始问AI。虽然当时网络很糟糕,但他们已经形成了"随时随地用AI"的本能反应。
"这是很好的迹象,"Elfe在复盘时说,"AI原住民在这一点上已经有了应用AI的意识。"
但AI直接给出的答案往往不够具体、不够细化。于是Elfe展示了一个关键技能:如何让AI帮助你进行系统性思考。
她引导学员们提出"原问题":可以从哪些维度来思考这个问题?AI很快给出了答案:按照学生一天的时间顺序,按照不同人群(婴儿、青少年、成年人、老人),按照职业(办公室工作者、户外工作者),按照使用场景...
"如果你真的把每一个维度都细化,找100个问题绝对不是难事,"Elfe说。重要的是让学员们学会这种"元思考"的能力。
游戏化工作坊的双重意义
接下来的"喝水的100种方法"工作坊更加有趣。乐老师先让学员们分析自己喜欢的游戏:为什么它让你感兴趣?
学员们很快总结出了游戏的驱动元素:社交、竞技、成就感、意义感...然后再思考如何把这些元素应用到"让小帅愉快地多喝水"的问题上。比如给喝水加上养宠物的机制,你要喝水,否则宠物就会渴死。
但这个工作坊的更深层意义在于让学员理解游戏的控制机制。厌恶损失、随机不确定性、宏大叙事、新手运气...当13岁的学员开始拆解这些让人"欲罢不能"的游戏元素时,他们对数字世界的理解发生了质变。
"重要的是区分motivate还是manipulate,"Elfe说,"是create还是consume。如果学员能理解这两者的区别,就不会那么容易陷入游戏上瘾。"
积极参与与真实的挑战
第一天结束后,Elfe的评估是:"大部分的学员表现得比较积极。"
但我们也观察到了真实的挑战:
有些学员在找问题时收不住,兴奋地列出各种问题;也有些学员参与度相对较弱,因为"为什么要找关于喝水的问题?这不是我感兴趣的话题。"
更重要的发现是:当有学员提出要做"智能药盒"时,Elfe直接指出了问题所在:"网上已经能搜出几百个智能药盒产品了。你们的卖点在哪里?如果没有具体的问题要解决,这只是又一款智能药盒而已。"
学生项目的初步想法
经过第一天的启发,学员们开始产生一些有趣的项目想法:
高度可调节的饮水机:两个学员分别发现了饮水机的问题——出水口太短导致大杯子只能斜着放,以及接水距离太远会溅开。两个观察结合起来,立刻就有了创新点。
智能药盒的细分场景:不再是泛泛的"智能药盒",而是针对特定人群的特定痛点,比如记忆力衰退的老人、需要按时服药的慢性病患者等。
游戏化学习工具:将游戏机制应用到具体的学习场景中,但不是简单的积分排行,而是真正理解学习动机的游戏设计。
团队动态与人际互动
有趣的是,我们已经观察到了团队内部的分歧。有建议要选择硬件开发为主的组,然后有几个人说要转到以AI为主的组。明显有一个学员想要更多开发机会,而其他三个人已经同意了不同的方向。
"在这个时候,什么时候选择妥协,什么时候选择干脆另立门户,其实学员们总是有选择的,"Elfe观察道。我们会在明天晚上给大家一次重新组队的机会。
这种人际冲突在传统教育中往往被回避,但在真实的项目协作中却不可避免。学会处理分歧、选择合作伙伴,本身就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第二天:从问题到解决方案
第二天的核心任务是让各组发布"挑战声明":我要为什么样的人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背后需要深入的思考。
我们引入了设计思维的方法:同理心地图、利益相关者分析等工具,帮助学员们更深入地理解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走得快的组可能会开始思考解决方案,走得慢的组则需要继续在问题定义上下功夫。
"技术不是全部"的冲击
对于那些技术能力已经不错的学员,这次黑客松带来的最大冲击可能是观念的转变。
"技术不是全部,"Elfe反复强调,"AI编程会越来越强大,你的价值不在于写代码,而在于理解人的需求,发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
这种观念转变对13-14岁的学员来说并不容易。他们中的很多人正是因为技术能力而获得认可,现在却被告知要更关注人文层面的思考。
但这正是我们想要传达的核心理念:在AI时代,每个独立个体的价值在于观察到别人观察不到的问题,对身边人的需求有独特的理解。
对接下来几天的期待
03
现在黑客松进行到第二天,学员们刚刚开始进入状态。接下来的几天会更加精彩,也更加充满挑战:
第三四天的技术验证阶段:当学员们开始做POC(概念验证)时,很可能发现技术上做不出来,需要回到解决方案重新设计。这种迭代过程是最宝贵的学习机会。
团队的分裂与重组:随着项目深入,团队内部的分歧可能会加剧。我们预期会有团队重组,甚至情绪冲突。但这些都是真实世界的常态。
真实项目的诞生:我们期待看到一些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不一定要技术多么先进,但一定要针对真实的用户痛点。
失败的价值:我们同样期待一些项目的"失败"。在拥抱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失败本身就是宝贵的学习资源。
最重要的是,我们期待看到这些10后学员们在思维方式上的转变: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发现问题,从追求标准答案到拥抱不确定性,从个人能力炫技到团队协作解决实际问题。
这可能就是AI时代教育的雏形:不是教给学员固定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培养他们观察世界、理解他人、创造价值的能力。每个学员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学员都能观察到不一样的世界。在AI越来越强大的时代,这种独特性可能就是人类最大的价值所在。
7天的实验还在继续,故事还在展开。7/20上午,他们将给我们带来一次真实的路演。我们拭目以待这些年轻创造者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
(本文写于超脑AI孵化器2025年游戏化黑客松第二天,基于真实观察记录。感谢所有志愿者导师的付出。)
我们不断迁徙,却又紧密相连,希望通过在地社区将散落的大家连接在一起,基于相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通过社区协作机制,创造一个不仅“共居”还要“共创”的美好“数字桃花源”。
如果你:
1、认可社区共居共创的理念和生活方式;
2、自带技能并愿意分享;
3、入住时间合适(目前NCC只接受至少1周的入住申请)
欢迎大家来昆山NCC玩耍!
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为期三天两晚的数字游民体验营,让你短时间更好一起创造一起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