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ElfeXu 2025-05-11 19:10 浙江
身边行动,当下可行
幸好,真实世界留给我们很多牵绊。去年 10 月我和娜娜发起人机共生挑战——在 AI 的帮助下发掘问题、深入分析并尝试用 AI 找到解决方案,再把它做出来。它强调身边行动——关注的就是和自身密切相关的身边的问题;它强调当下可行——不需要等未来的技术,也不需要等自己长大。这两个特性,能让挑战为孩子们带来意义感。特别是上个月结束的第三期——AI 与老年友好,孩子们在 AI 的帮助下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做点儿事。活动刚发起就得到了热烈响应。根据大家提交的感兴趣话题,我们创建了八个频道,每个频道的话题都很能打动人。整个四月我忙着 2050、完全没有给挑战团队们任何帮助,原本甚至担心活动是否会烂尾,没想到最后有 22 个项目在 2050 进行了展示。完成挑战但没有来现场的项目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例如我上周才知道上师大王老师的学生们参与挑战做出了四十余组作品。
4 月 27 日,在 2050 现场,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娓娓道来,给观众们带来了太多的哇塞和感动。拾光再造小组设计了一款祖孙词汇交换游戏,让"大三件"与"v 我 50"在欢笑中碰撞,给家庭聚会的祖孙增加了分享故事的乐趣。
鱼羊共生的孩子们的智能冰箱不仅提醒食品临期、根据健康状况推荐菜谱,更妙的是——他们还用自己的声音做智能体来提醒爷爷奶奶一个人在家也要好好吃饭。
人机废柴团队的孩子们在参观养老院和老年人交流后,特别关注老年人害怕摔倒的问题。越怕摔越不锻炼、肌肉萎缩就越容易摔。孩子联想到自己受伤后康复训练的要求,共情了老人们的心理,决定用游戏来鼓励老人们多锻炼。这是其中一款游戏:拖鞋上绑一块小小的 micro:bit 板,做踮脚尖运动的同时就在玩 flappy bird。
银发守护者设计了让年轻人和老人搭伙吃饭的平台。
147 industries 从摩天轮中吸取灵感设计的置物架能让老人不用登高就能取物。
暗码棋盘在对小区带娃老人访谈后为他们设计了社区互助育儿平台,并尝试用 Trae 来制作小程序。
香蕉代码猿的孩子们用 AI 制作视频提醒大家要多多陪伴长辈。
跨代智援团的大学生们在 AI 搜索的帮助下制作了应对老人记忆障碍问题的温暖指南。
时光易伴智能眼镜可以告诉阿兹海默病的老人眼前的人是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这幅眼镜,认知症好朋友、宝藏姥姥娑婓婆给出了特别温柔的建议。孩子们带着爱的愿望是再美好不过的起点,在有经验专家的帮助下,他们的作品会越来越成熟、实用。好友小刀将孩子的作品转发给 AI 探索家的大学生朋友们,引出了连环赞叹。(顺带介绍:小刀在 AI 探索家发起的新牛马之光是成年人版本的人机共生挑战,强度大得多也更落地,强烈推荐大学生朋友们参与。她带的大学生们是我见过最有活力的大学生,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学习本该有的样子。)还有银发防诈骗 bot、智能胸牌等等。翟老师这个视频的最后,帮耳背爷爷做了就诊准备网页工具的小姑娘,贴着爷爷的耳朵奶声奶气说“这些问题就打印出来你去医院的时候带着”,着实戳中了我的泪点。这些令人动容的作品让我看到了对抗 AIGC 醉生梦死世界的驱动力来源。本来想找一些作品中间过程文档发给大家,作为驱动力的证据。但实在太多太详尽,选哪个都不太够,等后面慢慢整理成经验攻略再分享了。这驱动力来自真实的链接和有意义的目标。孩子们是在为自己的爷爷奶奶、为身边真实的老人解决问题。它不是课本上的作业,而是能实实在在改善生活的创造。
驱动力也得益于 AI 的支持。AI 工具拓宽了孩子的思考边界、降低了技术门槛。五个为什么、六顶思考帽、利益相关者分析、用户体验地图、SCAMPER……这些成年人工作后才学到的思考工具孩子们也能在 AI 帮助下用上了,AI 还使得孩子们可以相对轻松地完成各种编程作品,能更快速地获得学习路上的正反馈。
社群交流、专家指导、2050 大会上的展示,这些社区给到的支持,也让孩子们有动力把最初的稚嫩想法逐步迭代为成熟的“产品”。AI 时代,孩子们会醉生梦死吗?通过这次挑战,我似乎找到了一种解药:将目光投向真实世界的需求,带着孩子们用爱心去连接身边的人、用科技去解决身边的问题。当他们亲手创造出能帮助爷爷奶奶的工具,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会鼓励他们继续前行、攻克后续的一个个挑战。
接下来做什么?
在 2050 大会,“人机共生 for 老年友好”的论坛上,孩子们的路演后是清华大学周燕珉教授的分享。周教授的分享中有一个他们在瑞典考察拍摄的视频,老人在帮助蚂蚁过山谷的游戏中练习抬腿。这不和人机废柴团队的康复训练游戏异曲同工嘛!五一节我回先生老家,看到老人在用抗阻圈做手术后的康复训练,立刻想到了孩子们做的游戏——如果在抗阻圈内侧装对感应器,也可以设计很多游戏吧。淘宝上训练器材五花八门,是不是每个器材都可以用简单小硬件 + AI 写的网页游戏来改造一番呢?当然,怎么改造、设计怎样强度的练习,才是科学的,这事儿可不简单。适合使用 AI 搜索和辅助阅读,好好做一番研究。于是我和娜娜商量了下,决定后面的人机共生挑战这么做——第四期人机共生挑战(五六月,线上),主题为科学运动。针对的人群有老年人、某些种类的残障、受伤后需要运动康复的人群,也可以是中学生自己。在 AI 的帮助下,研究特定人群的科学运动方式,给出详尽方案并制作成 AI 知识库。这也刚好对应我还在酝酿中的一门新的 AI 课程——How to Research Almost Anything。它是关乎好奇心的,这是我在寻找的另一种驱动力。毕竟,人类正是因为好奇,才走出非洲大陆、迈向星辰大海。暑假超脑 AI 会举办夏令营和黑客松,也许还会在线上举办第五期人机共生挑战,让不同城市的老师们各自带着的学生一起切磋。主题将是运动游戏化,在第四期科学运动知识库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智能小硬件+AI 编程网页游戏,帮助人们更好地运动。夏令营会高收费高师生比,有老师和助教仔细教学,适合零基础或基础较浅的学生。
黑客松公益性质,只按成本收费并提供奖学金,有专业导师一起“工作”,更开放灵活,适合有不错基础的学生。
第一场夏令营 7/8-12,上海,提供住宿;
第二场夏令营 8/4-10,会住进河北的一所县域养老院,通过贴身观察捕获需求、且产品能立刻得到老人们的使用反馈。
两场黑客松的时间在七月中下旬到八月上旬,时间地点确定后会在公众号告知大家。夏令营和黑客松的报名也会在近期酌情发出,感兴趣的伙伴们可以蹲一个。
不管是线上开源的人机共生挑战、线下的夏令营还是黑客松,期待能带着孩子们,在真实的世界里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取持续成长前行的驱动力。
👇👇更多超脑 AI 和人机共生挑战相关内容请关注👇👇带着热爱,在真实的世界里,学习与创造这是面向未来的系列挑战人机共生挑战第一期成果展人机共生挑战的踩坑与哇塞(第二期报名开始啦)AI 与老年友好|人机共生挑战第三期招募担忧 AI 削弱孩子思考力?正确的用法能助力拓展思维边界
对了,下下周,北京老博会,周燕珉教授工作室将举办 养老+AI 的论坛和无障碍体验的科普展,我和娜娜都会去玩,我还会在 5/23 上午的“老年友好”沙龙中分享这次人机共生挑战的心得。北京的朋友们 21 日可以约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