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全文版 09月25日
汽车电池自动弹射技术解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一段关于汽车电池“自动弹射”的测试视频引发关注。该技术可在电池热失控时,1秒内将电池弹出车身,实现车电分离。弹射机构采用与安全气囊相同的气体发生器,将电池抛至3-6米的安全区域。专家表示,此技术旨在解决热失控电池的拆卸及维修问题,适用于修车场景,而非引发争议。新标准要求电池系统在触发热失控后至少2小时无起火、无爆炸,该技术为2小时后的维修提供解决方案。

🔧 该技术通过气体发生器在1秒内将热失控电池弹出车身,距离3-6米,旨在解决电池拆卸和维修难题。

🚨 弹射机构与汽车安全气囊类似,确保电池在安全区域落地,避免二次伤害或火源风险。

⚠️ 专家强调,此技术适用于修车场景,而非引发公众担忧的“甩锅”行为,新标准要求电池热失控后2小时无起火。

🔥 新标准要求电池热失控后至少2小时无起火、无爆炸,该技术为2小时后的维修提供关键支持。

⚙️ 该技术为动力电池安全处理提供创新方案,平衡了快速分离与安全性的需求。

近日,一段关于汽车电池“自动弹射”的测试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视频中,一辆贴有“中国碰撞维修中心”标识的汽车正在进行演示,据介绍, 这项技术可在电池出现热失控时,于1秒内将电池弹出车身,实现车电分离。其弹射机构采用与汽车安全气囊相同的气体发生器提供动力,能将电池抛至车身外3-6米的安全区域。 有网友表示,“电动车电池起火会非常剧烈,电池弹出后,就成为了火源,非常容易将路边的车辆或建筑物引燃”。 “单这个电池抛出的冲击力就非常剧烈,如果撞到路边的行人或非机动车,安全隐患同样不小”、“这可真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了”。 据报道,日前,中国汽车碰撞维修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向媒体表示, 网传视频是动力电池弹射技术的内部测试画面,测试是在周围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的。 该项技术不存在“甩锅”给他人的情况,设计初衷是为了解决热失控电池的拆卸以及维修问题,适用的是修车场景。 该负责人进一步介绍,《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标准要求电池系统在触发单体热失控后,需在至少2小时的观察期内保持无起火、无爆炸; 对于维修行业来说,则需要进一步考虑电池热失控2个小时之后的维修问题。 2小时之内不起火、不爆...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汽车电池 热失控 自动弹射 安全维修 新标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