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先前推出代號為Alchemist、採用Xe架構繪圖處理器的Arc A系列產品,英特爾在這兩年陸續釋出代號為Battlemage、採用Xe2架構繪圖處理器的Arc B系列產品消息,例如,2024年6月在臺灣舉行的技術之旅,詳細揭露Xe2架構的技術特色,年底發表可用於桌上型電腦的獨立顯示卡Arc B580與B570,

到了今年5月的台北國際電腦展期間,英特爾發表兩款Arc B系列的工作站GPU:B60與B50,專攻專業繪圖與AI推論處理需求。前者6月起提供樣品,首波供應的廠商包括華擎(ASRock)、藍戟(Gunnir)、立端科技(Lanner)、Maxsun、ONIX、神腦國際(Senao)和斯博科(Sparkle),後者預計7月開始經由英特爾授權的通路販售。
時至9月,B50與B60出現在零售市場的消息陸續傳出,此時發布的MLPerf Inference v5.1效能測試結果,也揭露B60的AI運算性能表現。英特爾表示,用於Llama 8B的大型語言模型測試時,以性價比(每1美元的平均效能)而言,若分別以Nvidia的資料中心GPU產品為基準,Intel Arc Pro B60可達到RTX Pro 6000 Blackwell的1.25倍,L40S的4倍。

在產品架構上,B60與B50製程採用台積電N5(Arc Pro的A系列是台積電N6),以及新一代架構Xe2,內建數量更多的AI引擎:Xe矩陣延伸指令集(Xe Matrix Extensions,XMX),以及進階的光線追蹤單元,配備更大容量的GDDR6記憶體(Arc Pro的A系列最高為8 GB),並且支援PCIe 5.0介面,為內容創作者、AI開發者,以及建築與營造領域的工程師帶來強大的運算效能。

從規格來看,這兩款GPU產品之間有何差異?
B60配備160個XMX指令集、20個光線追蹤單元、20個Xe2-HPG架構的核心、24 GB記憶體、記憶體頻寬456 GB/s,INT8整數運算效能最高197 TOPS,FP32浮點運算、單精度最高12.28 TFLOPS,熱設計功耗介於120瓦與200瓦,而且在Linux系統,可支援大型語言模型(LLM)的多張GPU處理模式,適合的應用方式,在於透過本機系統執行的LLM專案與軟體開發。
B50則是內建128個XMX指令集、16個光線追蹤單元、16個Xe2-HPG架構的核心、16 GB記憶體、記憶體頻寬224 GB/s,INT8整數運算效能最高170 TOPS,FP32浮點運算、單精度最高10.65 TFLOPS,熱設計功耗為70瓦,適合的工作負載類型,涵蓋2D與3D圖像設計與營建施工專案、AI推論類型的任務,以及2D影像與影片專案。


產品資訊
Intel Arc Pro B系列
●原廠:英特爾
●建議售價:B60為500到1,000美元之間,B50為349美元
●機型:B60、B50
●GPU架構:Intel Xe2
●GPU晶片製程:TSMC N5
●GPU核心:B60內建20個Xe2-HPG核心、5個渲染切片、20個光線追蹤單元、160個XMX引擎、160個Xe向量引擎;B50內建16個Xe2-HPG核心、4個渲染切片、16個光線追蹤單元、128個XMX引擎、128個Xe向量引擎
●I/O介面:PCIe 5.0 x8
●內建記憶體容量:GDDR6,B60為24 GB,B50為16 GB
●記憶體頻寬:B60為456 GB/s,B50為224 GB/s
●連接介面:PCIe 5.0 x8
●外觀尺寸:B60為雙槽,B50為半高半長雙槽
●DisplayPort埠:B60配備4個2.1版DisplayPort,B50配備4個2.1版mini-DisplayPort
●耗電量:B60為200瓦,B50為70瓦
●支援API:DirectX 12 Ultimate、OpenGL 4.6、OpenCL 3.0、Vulkan 1.3、OpenVINO
【註:規格與價格由廠商提供,因時有異動,正確資訊請洽廠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