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曾孙毛东东近日发表署名文章,强调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强军目标相结合,将个人实践紧密围绕国家需求。他提出要将忠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借鉴“哈军工”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六个始终”为指导,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贡献力量。文章回顾了“哈军工”在中国军事教育领域的历史贡献,并呼吁传承红色基因,坚守为战价值,勇于创新,严谨求实,保持奋进姿态,拓展国际视野,以实际行动回应领袖嘱托,为强军事业添砖加瓦。
🌟 传承红色基因,矢志强军报国:毛东东强调将个人理想与强军梦想深度融合,将个人实践紧密结合国家需求,核心在于将忠诚“刻进基因、融入血脉、化作行动”,体现了对国家和军队的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
💪 汲取“哈军工”精神,锻造一流军队:文章回顾了“哈军工”在中国军事工程和技术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并以此为榜样,号召在新时代强军目标的指引下,传承其敢为人先的创新特质和严谨求实的治学传统,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注入精神动力。
🎯 聚焦“六个始终”,引领奋进方向:毛东东提出的“六个始终”——始终传承绝对忠诚的红色血脉,始终坚守为军向战的价值追求,始终秉持敢为人先的创新特质,始终弘扬严谨求实的治学传统,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奋进姿态,始终拓展自信开放的世界眼光——为个人成长和军队建设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和精神支撑。
🚀 响应领袖嘱托,担当时代使命:文章表达了要时刻牢记领袖嘱托,坚守初心使命,在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伟大征程中,作为“哈军工”传人,要勇于担当,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回应国家对军队建设的期望。
中共已故开国领导人毛泽东的曾孙毛东东发布署名文章,提出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军梦想,将个人实践紧贴国家需要,强调做到将忠诚刻进基因、融入血脉、化作行动。
中国社会科学网9月9日刊发毛东东的文章《七十二载铸魂路 精神永续启新程》,并提到毛东东的单位为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毛东东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学院、1953年在哈尔滨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为中国军事工程和军事技术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毛东东说:“我们要在新时代强军目标的指引下,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军梦想、将个人实践紧贴国家需要,用‘六个始终’武装头脑、汲取奋进一流的精神力量,并将其转化为追梦、逐梦、圆梦的高度自觉,做到将忠诚刻进基因、融入血脉、化作行动。”
“六个始终”指的是:始终传承绝对忠诚的红色血脉,始终坚守为军向战的价值追求,始终秉持敢为人先的创新特质,始终弘扬严谨求实的治学传统,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奋进姿态,始终拓展自信开放的世界眼光。
他续称:“我们要时刻牢记领袖嘱托、坚守初心使命,在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伟大征程中交出属于‘哈军工’传人的答卷、贡献力量!”
在这之前,毛东东连同父亲毛新宇等人9月3日到北京,观看中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