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09月25日
非虚构写作热潮下的人物故事创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年来,非虚构写作在图书榜和畅销榜单中异军突起,其中人物类作品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些作品的主角多为普通人,深受读者喜爱。自媒体和算法的兴起,为普通人创作和传播故事提供了更多机会。文章探讨了非虚构人物写作的兴起原因,以及如何写好人物故事。文章介绍了《南方周末人物故事写作课》,由五位国内一线记者、编辑、传记作家联袂打造,旨在帮助写作者掌握人物故事写作的实用方法。

📚非虚构写作近年来在图书榜和畅销榜单中异军突起,其中人物类作品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些作品的主角多为普通人,深受读者喜爱。

📱自媒体和算法的兴起,为普通人创作和传播故事提供了更多机会,使得‘看见’普通人的故事变得更加容易。

👥文章探讨了非虚构人物写作的兴起原因,包括人是社会性动物,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同类,以及自媒体和算法为普通人创作和传播故事提供了更多机会。

✍️文章介绍了《南方周末人物故事写作课》,由五位国内一线记者、编辑、传记作家联袂打造,旨在帮助写作者掌握人物故事写作的实用方法。

秋水 2025-09-24 20:12 广东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最近两年的豆瓣年度图书榜,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前几年还是社会性议题小说占据主要地位。到近两年,非虚构写作异军突起,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榜一榜二的,都是人物类作品。

2023年,排名第一的是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递》。

2024年,排名第二的是张小满的《我的母亲做保洁》。其实,排名第一的《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也可以说是人物类作品。

此外,当当的畅销榜,纪实文学类榜单排前的,除了上面这两本外,还有律师的辩护记录,入殓师的工作手记,法医的探案故事……

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主角都是普通人,甚至大部分写作者,也是普通人。

为什么大家越来越对普通人的故事感兴趣?

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同类。正如博尔赫斯说:“我们总是在他人生命中,寻找自己命运的倒影。”

自媒体的兴起,为普通人的创作,解决了平台问题。算法的兴起,又为普通人的故事,解决了流量问题。

因此这种“看见”变得越来越容易。对于非虚构人物写作来说,现在或许就是最好的时代。

如果选对赛道,比努力奔跑更重要。那么作为一个热爱写作的人,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时代给予的机会。

同样的题材,为什么有人能写出畅销书,有人却千字都完不成?

因为写作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才能,需要学习和训练。

对于作者来说,找到好的老师,就能事半功倍。

这次,我们就为热爱作的你,集齐了五位国内一线记者、编辑、传记作家,组成了人物写作导师天团,花费半年时间联袂打造了一门《南方周末人物故事写作课》,助你在非虚构写作的潮中乘风破浪

门课程也像我们以往的课程一样金量极高——4个版1节加餐课(17节音频录播+5场讲师视频直播+1次结课作业点+42天社群+丰富电子学习资料包(包含预习资料、独家推介书单、510+页PPT讲义

加入我们吧,11月20日起,与数百名同学一起沉浸文学的世界试着勾勒时代肖像,书写人物精神

原价¥499

早鸟特惠¥419!

限时¥50专属优惠

最终到手价¥369

名额有限,点击下方购买按钮报名学习↓

01

2023年3月,一篇《城堡里的马原》突然在网络上疯转,迅速突破10万+的阅读,刷屏朋友圈。

这篇文章的作者罗兰,2019年才从公务员辞职,2021年进入媒体行业,当时做记者不到两年。

当时,罗兰刚到杂志工作不久,编辑交给了一个选题:采访作家马原。

马原13岁的小儿子马格半年前离世,编辑希望挖掘他老年丧子后如何面对生活的故事

以往的报道中,马原的形象都是桃花源式的:

#在西双版纳建城堡,为妻儿营造自然、诗意的生活

#孩子马格不上学,在山野中自由成长;

马原发布孩子去世的消息时,称“马格没出任何意外,没有任何痛苦。是上天突然接走他。”

但罗兰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对。

因为真实的生活是复杂的,不会只有诗意和美好。如果真的“没出意外、没有痛苦”,那么孩子去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于是,她就像调查记者一样,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寻找蛛丝马迹

△罗兰在瑞士获“全球真实故事”提名奖时在会场外留影

在马原的自传作品中,她很快找到了关键线索2008 年,马查出肺部长了一个肿瘤,做穿刺显示“未见癌细胞”。

但马原决定停止检查和治疗,采用“换水”的方式应对。 

和一名友人谈话时,马原也提到儿子马格自小出现身体不适,但他觉得“我们依然可以用我的‘掩耳盗铃’、‘视而不见’和‘自欺欺人’来面对疾病。” 

看到这里,罗兰判断出这个选题是有价值的

最终她在《城堡里的马原》里呈现出了故事的另一面:

#主人公以自我为绝对中心的生活;

#儿子患有先天性疾病,却因父亲不相信现代医学,未能早就诊;

#生活环境的美和诗意背后,是妻子付出大量劳动…… 

于是,我们看到了《城堡里的马原》那个震撼人心、个人风格强烈的的开头——

城堡的主人老了。大部分时间,作家马原只能躺卧。半躺在客厅向外望,他看不到城堡最醒目的那座四层红色圆形砖楼,它就矗立在西双版纳姑娘寨高处,像是旧日土司的碉楼。

城堡和碉楼,形成鲜明的对照,就像是月亮的正面与暗面。

这也是罗兰在判断人物故事价值时使用的方法之一,故事是否存在B面 

如果说故事的a面指的是表层的、显而易见的叙事,b面则是更深入的、不易察觉的叙事。

△罗兰老师课程PPT部分

无论在哪种体裁里,我们对人物理解的程度,都决定了故事的深度和质感。

这种理解不仅来自我们的采访、观察、资料梳理,还取决于我们积淀,我们的人生经历、价值观、性情、审美倾向等。 

用罗兰老师的话说就是;一双洞察入微的眼睛,需要长期的生长磨练才能养成。

△课程试听音频

02

今天要聊的第二位,刘敏。

她是《时尚先生Esquire》杂志前副主编,爱踢足球,还是“熊家客厅”的主

人物长报道作品,还入选过全球真实故事奖的最终提名

△记者刘敏

刘敏的人物写作一直强调对人物精神世界理解和呈现

怎么表现精神世界?她认为我们首先可以去探寻的是人物的性格。

刘敏个细节控,除了会观察,会聊天,在探寻人物性格时,常常也会有意识地用到几种方法她的刷屏之作《幸存者李佳琦一个人变成算法,又想回到人用到的就其中通过转折性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

△刘敏老师课程PPT部分

这篇采访历时三个月。

开始的一个多月,并不顺利。

她和李佳琦本人、团队和合作方都聊了个遍,无非是一个网红的成长故事。拔高一点,也就是一个普通人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故事。

在陷入僵局的时候,编辑建议她去一趟李佳琦早前就学和工作所在的城市——南昌,去看看他的过去是样的。

在与他的前上司、前同事们面对面的交流中,得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细节,印象最深的是

李佳琦离开南昌的前一夜张罗了一场酒局,后来他坐在了酒吧门口台阶上抹泪……

这让刘敏豁然开朗,李佳琦抹泪这个细节,成为他人生故事的关键节点:他要告别他过去的生活,去过另外一种人生。

刘敏最后么写的:

2017 年端午节,离开南昌的前一夜,李佳琦又张罗了一场酒局,二十多个人坐了两大桌, 大家又去酒吧喝酒。张莹坐在卡座里,本来喝得开心,却发现身边的人一个一个地不见了。 她出门去找,看到李佳琦正被几个朋友围着,坐在酒吧门口凳子上抹眼泪……

很多读者说,这个画面是整篇稿子最打动人的地方。

这个转折性的情节好就好在,人物的一个抹泪行为,将五味杂陈的情绪全包含在了里面。

我们很多人在离家出门闯荡前,都经历过类似的恐惧和不舍。看到这里,读者和报道人物之间的心理距离,瞬间就被拉近了。

所以说,人物的性格藏在他们说话的语气选择的细节面对矛盾时的反应里。

对于非虚构写作来说,写出人物的核心性格,也就写出了人物真实深入的内心世界

普通人写人物故事,往往容易停留在故事的表面,而没有沉下去。

刘敏写的李佳琦最终没有停留在“一个素人碰巧红了”的理解方式里,呈现出的是人物更复杂更独特的个性和深沉驱动力。

了解更多人物故事写作技巧,欢迎加入训练营↓

5位国内一线记者、主、传记作家

17节音频+5场直播答疑+1次作业点+

42天社群+500多页电子学习资料包

原价¥499

早鸟特惠¥419!

限时¥50专属优惠

最终到手价¥369

03

吴呈杰,是个妥妥的斜杠青年。

他是2014年的江苏省理科状元,因为成绩太过闪耀,热搜上了几回。

他本来立志做一个新闻人,但身边的人都说新闻专业不好就业,他就进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学金融。

但是他热爱的一直是写作。于是,读完金融后,还是进了媒体。

还在《人物》做实习生的时候,他就获得了第一届Epoch非虚构故事大赛冠军。随后在《智族GQ》和《正面连接》工作期间,他又连续获得2023年、2024年两届“全球真实故事奖”提名。

年轻一代的非虚构写作者中,他可以说是很能聊的一个他采访过数百人,从杀人犯到最顶尖的学者、明星,其中不乏从不接受采访的“硬骨头”。他现在还有一档很受年轻人欢迎的播客《除你武器》。

但是谁能想到,这个“饭桌上最会聊天的人”,从小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i人。

当上实习记者后,他会在采访的前一天就开始紧张,幻想着写作素材不靠采访就能从天而降。

作为曾经的i人本i,吴呈杰会在课程中告诉你,采访能力不是先天的,而是可以后天培养和训练的。

自己亲测有效的两个方法,沉浸式采访和3D式采访在采访中帮到,而且在生活中与人交往时重要

除了罗兰、刘敏、吴呈杰几位老师,谷雨非虚构奖得主杨宙老师会带我们探讨怎样运用重要的写作元素写出深刻动人的人物故事

在她的课上,她会邀请我们进入一种更安静、更专注的状态,同时分享一种更朴素的写作观:好的叙事、结构、细节和语言,都不是生硬套用的技巧,而是从我们对人物的深度理解中,自然“生长”出来的。

他们10+爆文生产者,也是人物写作中不断创新的中坚力量。

我们邀到嘉宾——人物传记作家周桦她的成就自不必说,王石、刘永好、褚时健都把她当作最值得信赖的倾听者和写作者。

周桦老师说,这节课的目的不是希望大家去写一部巨著,实现所谓宏大、传世的目的,而是让大家掌握一些实用的方法:无论你要为家族长辈写一本回忆录,还是想写一位历史人物的传记,都能下笔有路,心中有数。

04

这门课程教了些啥?

系统剖析人物故事写作方法的课程在网上并不多见,直面当代生活、有丰富实战写作经验和多元视角的授课讲师更为难得。

次,我们邀请5位国内一线记者、编辑和非虚构作家,构建了一套实用的四步写好一篇人物作品的方法。

第一步判断一个人物值不值得写无论哪种体裁,对人物理解的程度都决定了故事的深度和质感。《南方周末》特稿记者罗兰老师从选题价值出发从人物预判出发,炼就一双发现好题材的火眼金睛深入人物深层欲求的理解力。

第二步,打开人物心扉。确定选题之后,接下来的压力就是采访。很多人都将采访视如畏途《人物》《GQ》《正面连接》前作者吴呈杰讲师陪你探究从零开始认识陌生人,建立深度关系捕捉关键信息

步,写出精神世界进入写作阶段《时尚先生Esquire》杂志前副主编刘敏老师会告诉你怎样选择合适的故事佐证自己的判断怎样从更广阔的角度呈现人物刘敏老师认为,走近人物的精神世界就要先探寻人物性格,而只有写出深层驱动力才能真正展示出一个鲜活的灵魂。

第四步,让人物写作走得更除了前三步,还有哪些重要元素在人物写作中是画龙呢?谷雨非虚构奖得主杨宙师会讲一讲,怎样用结构元素找到人物核心命题,如何用一个细节呈现人物状态,以及用克制的语言与留白为人物保留那份无法被简单概括的真实。

此外,更有加餐课讲述怎样写好人物传记。对人物传记感兴趣的同学,一定不要错过人物传记作家周桦老师将从写作人物传记的基本原则、如何整理人物资料、如何搭建传记的文稿结构和如何写出丰富动人的人物内核,四个维度教你从01写好一篇甚至一部人物传记

在这堂课上我们5位老师分工合作,用拆解的方式,把人物写作分成四个单元以及优质加餐内容,一个一个给大家掰开来讲,同时又环环相扣,形成一部人物写作的实操手册。

05

高密度课程安排,构建人物故事写作学习闭环

本课程设置17音频录播课、5视频直播答疑、作业等环节,帮你系统构建人物故事写作的学习闭环。

1、17节音频录播课

4大版块1节加餐课,共17节音频录播课,20251120日起每周四更新一个版块课程,课程更新后可以反复回听

2、5场讲师视频直播答疑

20251126日起,每周三19:00视频直播答疑,每场时长约90分钟,错过可回看。课程中有不明白的问题或是写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都可以提问,讲师将通过直播为你解答。

3、42天社群伴学

报名学员请务必在课程详情页添加班主任贝贝微信并发送订单截图,班主任将在训练营开营前邀请学员进入学习群。

你将在群里结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群里相互鼓励、交流、分享,共同学习成长。学习群将保留一年。助教还将在课程上课期间各时间节点提醒你课程上新、发布资料、提交作业,帮助你学习巩固,查漏补缺。

4、一次作业点评

结课前将布置一次结课作业,讲师将对优秀及有代表性作业进行点评,其他符合要求的作业将由南周助教团批改。

5、购课特别福利

购课学员均可获赠:独家题讲座《真实故事计划的生产和传播》+《如何组织与架构长篇非虚构》

无论你是

想打好写作基础的学生

想学习非虚构人物故事写作秘诀的媒体人

时刻与文字打交道的内容从业者

想提高写作沟通能力的职场人

都可以学习这门课程

原价¥499

早鸟特惠¥419!

限时¥50专属优惠

最终到手价¥369

名额有限,立即报名学习↓

更多文学好课

点击南周书院店铺了解详情

欢迎关注“南周书院”

福利赠书 | 写作答疑 | 干货资料

在这里,看见生活,看见自己

(本文为推广信息)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非虚构写作 人物故事 写作课程 南方周末 普通人的故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