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最新报告《绿色地平线:东亚的可持续能源未来》提出切实可行的路径,推动地区能源系统现代化升级,支持电力与工业部门发展——这是东亚实现长期增长、创造就业并保持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本报告为世行2010年报告《变革之风:东亚的可持续能源未来》的后续研究成果。
2023年,东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42%,煤炭消费量居全球首位。报告重点研究的三个经济体——中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合计贡献区域80%的碳排放量和88%的煤炭消费量,其中电力和工业部门占能源相关排放量的75-87%。
研究显示,能源消耗的持续攀升与煤炭的过度依赖或将阻碍区域发展与环保目标的双重实现。鉴于电力和工业领域排放的紧密关联,加速这两个领域的去碳化进程显得尤为关键。
据世行东亚及太平洋基础设施区域主管苏德什娜·班纳吉(Sudeshna Banerjee)分析,当前东亚正处于能源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该报告勾勒出一份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蓝图,着重强调发电领域与工业体系的协同革新,二者存在密切关联性。通过这种双重转型,该区域将实现能源保障能力的强化、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同时催生大量就业岗位与新兴市场空间。
据分析,为达成电力和工业领域去碳化目标,2050年前需投入逾10万亿美元资金,其中工业板块占据1.7万亿,发电及输电环节则需9万亿。若能采取提升能源效率、加快电气化进程等前置措施,并配合政策扶持,仅需总投入的20%便可达成65%的碳减排目标。
五大重点举措被建议
借助竞拍机制与分散式能源部署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推动电网升级,实现波动性绿色能源融合及电气化普及;提高工业能源效率与电气化生产;在减排困难领域投资创新科技,如绿色氢气、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利用混合融资、碳交易及扶持性政策调动民间资金。
各国能源转型需差异化推进。中国可重点发展清洁能源接入与技术创新;印尼需完善公开竞标机制,推广分散式发电;越南则需加强电网建设,完善电力采购机制,促进民间资本投入。
东亚地区的经济转型将助力生产体系升级,增强能源保障,同时在新能源、高端制造及绿色产业等新兴领域开拓就业市场。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