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对iPhone 17 Pro的深度拆解揭示了其在散热技术上的显著进步,特别是首次引入的均热板散热系统,有效提升了高负载运行下的散热表现,避免了前代机型的降频问题。热成像对比证实了其优越的散热能力。然而,拆解也暴露了机身易划伤的设计缺陷,尤其是在阳极氧化处理的边角处,由于缺乏足够支撑,氧化层容易剥落,导致刮痕并露出金属底色,影响美观。此外,新设计的电池托盘提升了更换效率,但取消双入口设计和复杂的USB-C接口固定结构则增加了整体维修的复杂性。
💡 **散热技术革新:** iPhone 17 Pro首次采用了均热板散热系统,该系统直接覆盖在A19 Pro芯片上方,通过内部液体蒸发冷凝循环来导出热量。实测表明,在长时间高负载运行下,该机能有效避免降频问题,显著提升了散热性能。
🖌️ **机身易划伤问题:** 拆解发现,iPhone 17 Pro的后盖在阳极氧化处理的尖锐且未倒角的边角处容易出现划伤。这是因为这些区域缺乏足够的底层铝材支撑,导致氧化层极易发生“剥落”,不仅露出金属底色,还可能导致氧化层大面积脱落,加剧损伤。
🛠️ **维修便利性提升与挑战:** 新设计的电池托盘通过14颗Torx Plus螺丝固定并使用电解脱粘胶剂,大大提高了电池更换的效率。但同时,取消了双入口设计,并且USB-C接口采用了22颗螺丝固定的复杂结构,这增加了整体的维修难度和时间成本。
近日,有机构针对iPhone 17 Pro进行了深度拆解分析。
据了解,此次拆解不仅揭示了该机在散热技术上的创新突破,也暴露出机身易划伤等设计问题。

iPhone 17 Pro首次采用了均热板散热系统,提升了散热性能。
拆解显示,均热板直接覆盖于A19 Pro芯片上方,通过内部液体蒸发冷凝循环导出热量。
通过热成像对比证实,iPhone 17 Pro在长时间高负载运行中避免了类似前代机型的降频问题。

不少用户此前抱怨iPhone 17 Pro后盖容易出现刮花现象,拆解人员在此次拆解中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他们使用显微镜发现,在阳极氧化处理的尖锐且未倒角的角落(即平台边缘),由于缺乏底层铝材的充分支撑,氧化层极易发生“剥落”。
这种剥落不仅会导致划痕暴露出金属底色,影响手机的美观度,而且与平面区域仅停留在表层的划痕不同,突起边缘的氧化层可能会整片脱落,进一步加剧了机身的损伤程度。

在维修方面,iPhone 17 Pro采用新设计的电池托盘,通过14颗Torx Plus螺丝进行固定,并使用了电解脱粘胶剂,这一创新设计大大提升了电池更换的效率。
但该机取消了双入口设计,同时USB-C接口的22颗螺丝固定结构的设计也增加了维修复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