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09:40:06 作者:狼叫兽

近日,多位车主反映,在办理车辆抵押贷款过程中遭遇异常情况,原本正常的借贷操作最终却演变为车辆被变相出售,若想赎回车辆,所需支付金额远超原始贷款数额。
一位车主表示,其购置价为35万元的奔驰S级轿车,用于抵押借款8.2万元,实际到账金额仅为6.8万元。若提前结清贷款,需偿还超过20万元。目前因逾期两个月,车辆已被拖走,无法取回。
另有车主称,在签约过程中,现场工作人员催促其快速签字,未就合同条款进行充分说明,也未提示存在买卖性质的协议文件。事后发现,自己的签名被复制使用于多份不同内容的文件中,包括融资租赁及车辆转让协议等。
还有车主指出,已按约定提前还清全部欠款,但相关公司迟迟不归还车辆登记证书,也不办理抵押解除手续,导致车辆无法正常过户或使用。
涉事融资租赁公司法务人员曾先生回应表示,该公司此前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融资租赁及售后回租业务,合同签署环节由该第三方负责执行,公司主要承担后续风险控制工作。对于业务实际以贷款形式开展的情况,公司称并不完全掌握具体操作细节,目前双方合作已经终止。
针对“一次签名用于多份文件”的争议,曾先生解释称,所使用的电子签名系统具备自动生成功能,所有签署流程均在系统内完成。他同时强调,工作人员负有提醒义务,客户也应在签署前仔细阅读并确认全部合同内容。
该法务人员承认公司在合作方管理方面存在疏漏,并就此向受影响客户致歉。他表示,公司将对相关第三方机构提起法律诉讼,并逐步接手后续业务处理。目前,已有多名当事人向公安机关报案,事件正在依法推进调查与处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