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9月24日
影音会员:从商品沦为赠品,长视频平台的“B端生意”新解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影音会员在中国市场从商品向赠品的转变。由于各种平台(如淘宝、美团、银行)将影音会员作为营销手段广泛赠送,导致用户付费意愿降低,官方渠道购买会员的必要性减弱。这种现象使得长视频平台不得不转向“TO B”的商业模式,将会员服务销售给其他企业作为获客和促销工具。文章分析了这种模式的兴起,以及它如何成为大型互联网公司内部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实现流量和业务的协同增长,从而在C端用户付费习惯有限的市场中开辟新的盈利途径。

🎥 影音会员的“商品”属性正在弱化,转变为重要的营销赠品。在淘宝、美团、银行等多个场景下,影音会员被作为吸引和留存用户的手段,以极低的成本甚至免费的方式赠送给消费者。这导致了大量会员通过非官方渠道流入市场,使得用户付费购买会员的意愿大幅下降。

📈 长视频平台正积极探索“TO B”商业模式,将会员服务作为企业级营销工具。面对C端用户付费意愿的挑战,平台将会员销售给淘宝、美团等大平台,使其成为后者获客和促销的“赠品”。这种模式将内容服务从面向个人用户的商品,转变为面向企业的营销解决方案,实现了“肉烂在自家锅里”的内部生态协同。

🔄 影音会员的“玻璃水”化是互联网大厂生态战略的一部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互联网环境中,各大平台倾向于利用自有生态内的会员权益进行引流和用户增长。这不仅能降低外部流量获取成本,还能带动自家其他业务的发展,形成一个闭环的商业生态,从而应对C端用户付费习惯有限的挑战。

老板,香菜多少钱?

如果在菜市场结账时问摊主这句话,他的回答大概率是:“送你两个根儿。”

在菜市场,大多数香菜不是卖出去的,而是送出去的。它通常单独放在电子秤旁边,就是为了顺手送给顾客。扮演类似角色的还有汽车玻璃水,在加油站、洗车店那里,玻璃水是充值办卡最好的赠送礼品。

眼下,影音会员越来越像玻璃水:

买淘宝会员可以送,在美团点外卖能送、去银行办信用卡能送、买个足球会员能送、游戏充值能送、支付宝花钱多也可以送.....具体的赠送渠道难以列举,总之是多如羊毛。

如果到处都在赠送,还有什么必要去官方那里买?

虽然没有官方数据披露,但通过闲鱼上大量转卖的会员不难看出,通过各种第三方渠道搭售出去的会员,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在这些场景下,订阅会员完全成为了一种赠品,而不是商品。它的功能是大平台的营销方式,就像超市、加油站里专门用于促销的玻璃水一样。它的直接客户不是用户,而是淘宝、美团等会员赠送方——长视频竟然成TO B生意了。

一、从商品,到赠品

根据国信证券按照2025年一季度的数据测算,当前云音乐88VIP会员占比总会员约30%,此外其他联合会员占比个位数。

换句话说,网易云有接近40%的会员,是“送出去”的,或者“搭售出去”的。

这不是网易云一家的特点。由于客单价低,适用范围广,影音会员天生就是一种良好的促销手段。它既能让用户尝到甜头,成本又不至于太高。于是,它理所应当在互联网上扮演了洗车店里玻璃水的角色:动不动就送。

阿里巴巴的88VIP以各种娱乐会员为核心权益:优酷/芒果TV会员、网易云会员。还有支付宝那里,积分能兑换各种会员卡,包括网易云、芒果、B站、爱奇艺。

腾讯没有88VIP的大会员,但它仍然是腾讯旗下很多业务的“添头”,比如腾讯大王卡、微视、元宝等产品,都曾以腾讯视频会员作为自己的用户奖励。

图注:一个AI产品,也会用视频会员引流

今年3月,美团内测了新的会员体系。最高级的会员里,也有腾讯视频会员的免费奖励。

除了互联网企业,中国移动等运营商,也会向用户免费赠送影音会员。各大银行的信用卡,也把影音会员当作给用户的重要权益。

获得影音会员的渠道实在太多,无法一一列举。总之,如果有心“薅羊毛”,不花一分钱看长视频,绝对不是一件难事。

第三方把会员当成“玻璃水”的同时,“玻璃水”之间也会抱团取暖。以腾讯视频为例,其产品内一共推出11种联合会员。腾讯体育的、有酷我音乐的、有腾讯动漫的,甚至还有亚朵酒店、高德打车、京东PLUS的。

事实上,联名的会员不难找,不联名的会员才是稀有。大家都在被大量地被包裹在其他会员的“搭售”当中。

各种被拆开的联合会员,最后会聚集到同一个地方:闲鱼。即便没有渠道获得免费会员,用户也可以在这里购买低价会员。

这一套下来,一个消费者可能有几十个渠道去获取会员,还会有多少人会在官方平台单独购买会员?

这件事没有官方数据。

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国内会员的ARPU太低了。

优酷和腾讯视频不是独立上市公司,因此来看爱奇艺的。

根据爱奇艺APP,爱奇艺连续包月会员的价格是25元,首月优惠12元。除此之外,还有更加昂贵的白金VIP、星钻VIP。

按照上述数据和常识推测,爱奇艺的单会员收入或许在25元左右?但在爱奇艺2023年四季度财报里,ARM是15.98元,虽然创下新高,但也没比首月的价格多几块钱。此后,爱奇艺财报里不再公布会员数据,我们只知道,2025年二季度,爱奇艺收入同比下滑11%,由盈转亏。

音频这边,QQ音乐豪华绿钻每个月的价格是15元,第一个月优惠至9.9元。此外,腾讯音乐还有一个28元每月的超级会员,这个群体规模在快速增长,总数已经超过1500万。

按照上述数据和常识推测,或许TME集团的ARPU应该在15元左右?但TME集团二季度的ARPU只有11.7元,没比首月价格高多少。

网易云这边更低。根据2023年的媒体报道记录,网易云音乐黑胶VIP当时单月价格为18元,连续包月价格为15元。但2023年财报里,网易云的每月每付费用户收入只有6.9元,2024年还有所下滑。

标准价格和ARPU之间的差距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以各种低价方式来获取的会员,实在太多了。

二、长视频,能TO B?

2007年,亚马逊开始验证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以较低的价格售卖电子阅读器,它或许不赚钱,但亚马逊还可以再靠在硬件里售卖内容实现盈利。

2013年,亚马逊带着这门被验证过的商业模式进入中国,但却遗憾败北,最终退出中国。有人说这是因为国内的电子书市场本身太小,但另一边,微信读书却带着免费换流量的方式席卷了行业,短短几年就获得了2亿用户。

无独有偶,2023年,短剧浪潮兴起。在其他APP在走付费订阅模式的同时,红果短剧用免费+广告的模式登顶短剧平台,月活已经逼近2亿。而与此同时,很多付费短剧APP已被红果远远甩开。

上述案例背后都不是单一原因,但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在这片市场,太多人不愿意为内容花钱。在这里,内容增值订阅服务是一种极其难做的商业模式。这构成了长内容行业与生俱来的诅咒。长视频行业一度长期亏损,腾讯音乐甚至一度7成收入来自社交娱乐业务。

图注:摘自网易云2024年财报。

没钱充15块钱的会员,有钱给女主播刷几千的礼物,这是市场的客观普遍现象。在这样的市场,靠着付费订阅的长视频行业一度常年亏损,其实并不让人奇怪。

当然,随着爱奇艺首次全年盈利,以及此后腾讯音乐订阅收入大涨,国内付费订阅习惯已经逐步养成,但从前文提到的ARPU数据来看,这种习惯还相当有限。

那有没有一种方式,既不用用户付费,又能让平台收到费?

答案呼之欲出:作为赠品。

爱优腾、TME、网易云、喜马拉雅可以从美团、元宝、淘宝那里拿钱,直接将服务卖给企业,做B端生意。而美团可以拿腾讯视频会员获客,作为一种营销手段。至于赚钱?淘宝美团这种平台有一万种方法赚回那点会员费。

我们甚至可以找到一些数据关联:2023年以来,电商竞争加剧,阿里拼多多京东营销费用快速增长,B站等平台的广告收入暴增。而与此同时,也正是腾讯视频、腾讯音乐业绩大幅度改善,订阅收入不断增长、付费率不断提升的时期。

当然,会员收入增长有很多因素,这可能只是巧合。但背后的规律仍然是成立的:大平台的竞争加剧,各种会员的搭售增多,会增加长视频会员的需求,进而增加平台的收入,甚至直接带来付费会员的习惯养成。

其实这样的生意早就有了:Priority Pass。

它是全球最大的独立机场贵宾厅网络会员卡。只要买了这一张卡,就可以进入遍布全球机场的旗下贵宾厅。

PP卡虽然网络很大,但这个需求显然太小了,为了进机场休息室专门办个会员,办了一年又能用到几次?于是它成为了“玻璃水”,各种高端商旅信用卡都会搭送PP卡。全球最大的高端信用卡公司美国运通,就给高端信用卡客户标配了PP卡,PP卡几乎完全成了一个TO B生意。

“玻璃水”的特性,让影音会员这种消费生意,也有机会收到企业的钱。而在一个C端用户付费习惯有限的市场里,TO B绝对是更好的生意。

三、肉烂在锅里

今年6月,刘强东在镜头前解释了他做外卖的逻辑:“我们做外卖亏的钱,比去抖音、腾讯买流量要划算。” 

从这个层面来看,元宝打卡送腾讯视频会员的引流方式,也比去短视频引流更划算,毕竟肉是烂在了腾讯自家的锅里。

和奈飞、Spotify等独立公司不同,在国内,爱奇艺、优酷、腾讯、喜马拉雅、阅文、QQ音乐这些影音文平台全部属于互联网大厂,哪怕是网易云,也有阿里巴巴的持股。

这意味着,长视频不止是一个独立的内容产品,它还可以成为大厂的棋子,在整个生态内发挥作用。

腾讯是这方面的佼佼者,其旗下拥有海量的社交娱乐产品:长视频、音乐、小说、漫画、体育,以及刚刚收购而来的喜马拉雅。每一种会员,都可以与其他会员联合销售。每一种会员,都可以成为腾讯新业务的引流方式。腾讯也非常乐意这么干,腾讯视频被大量产品拿出来当成“玻璃水”,给用户甜头。

阿里巴巴那边,虽然优酷的会员规模略有劣势。但其消费场景更广,各种业务都在用自身的文娱权益引流,这一套已经被阿里巴巴玩得非常成熟。

外部流量越来越贵,与其把大量营销费用投给外部,为何不用自家会员权益吸引用户?既能引流,又能带动自家生意的增长。即便是去第三方那里买会员,也未必会比投流给短视频平台更贵。

AI、电商、外卖、OTA、生鲜……眼下互联网里,打仗的地方越来越多,需要权益引流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从这个层面来看,影音会员“玻璃水”的角色,还得继续扮演下去。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影音会员 长视频 B端生意 营销策略 会员赠送 互联网大厂 Audio-Visual Memberships Long-Form Video B2B Business Marketing Strategy Membership Giveaways Internet Conglomerate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