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湖北省加快算网存用协同发展的若干措施》,旨在释放算力需求,推动各领域算力应用。措施支持武汉建设数据流通利用试点,襄阳、十堰发展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宜昌利用绿电优势打造算力中继站,鄂州依托机场布局智慧物流。同时,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算力揭榜行动,支持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中试平台建设,并计划于2025年发放5000万元“算力券”,按算力使用资源的10%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以促进算力在制造、农业、交通、医疗等重点领域的广泛应用。
💡 强化区域算力布局与特色发展:湖北省根据各地资源禀赋,规划了差异化的算力发展方向。武汉致力于数据流通利用,襄阳、十堰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路云一体化”发展,宜昌则依托三峡绿电优势,旨在成为全国算力“中继站”,鄂州则结合花湖国际机场布局智慧物流。这种因地制宜的策略有助于最大化区域优势,推动算力基础设施的有效落地。
🚀 推动关键技术与产业融合创新: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层面的算力项目,如“算力强基揭榜行动”,并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中试服务平台的建设。通过对重点平台按投资额的10%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补助,旨在加速前沿技术的研发与转化,促进算力在实际生产和制造环节的应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实施“算力券”激励机制,促进算力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湖北省计划在2025年发放5000万元的“算力券”。该券将按照企业实际算力使用资源的10%进行奖励,最高可达100万元。这一举措旨在降低企业使用算力的成本,鼓励制造、农业、商贸、能源、交通、广电、医疗、教育、文旅、政务等各行各业积极拥抱算力技术,推动算力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
人民财讯9月24日电,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湖北省加快算网存用协同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释放用算需求。支持武汉市建设数据流通利用建设试点示范城市;襄阳、十堰发展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宜昌发挥三峡绿电优势,坚持“以电育算、以算育数、以数育产”发展,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中继站”;鄂州市依托花湖国际机场,特色化布局智慧物流等创新应用。争取国家产品主数据标准(CPMS)试点示范,鼓励企业参加国家算力强基揭榜行动,支持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中试服务平台建设,对单个重点平台按投资额的10%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推动各市州在制造、农业、商贸、能源、交通、广电、医疗、教育、文旅、政务等重点领域的算力应用。省级财政2025年发放5000万元“算力券”,按照算力使用资源的10%予以奖励,最高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