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9月24日 12:03
台风来袭,国庆旅游遇阻,业者与游客共担风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国庆假期临近,台风“桦加沙”的到来给海南等地旅游业带来了严峻挑战。不少游客面临航班取消、行程受阻的困境,酒店和景区负责人也因暑期受天气影响后,对黄金周的期望落空,面临订单流失的风险。今年以来,厄尔尼诺现象加剧导致极端天气频发,旅游业“看天吃饭”的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游客预订周期缩短,使得节前天气变化对旅游业的冲击更为直接。面对气候风险,文章探讨了建立更成熟的共担机制,如保险等,以应对旅游业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推动行业向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方向进化。

⛈️ 台风“桦加沙”等极端天气频发,严重影响国庆旅游计划。许多游客的航班被取消,行程被迫中断,而景区和酒店也面临订单锐减的困境,尤其是在暑期受天气影响后,黄金周的营收前景堪忧。这凸显了旅游业在应对突发天气事件时的脆弱性。

📈 气候变化加剧,旅游业“看天吃饭”模式面临挑战。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台风频次上升,天气变化愈发难以预测。游客预订周期缩短的趋势,使得节前天气状况对旅游业的短期影响更加显著,给旅游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经营压力和不确定性。

🛡️ 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应对气候风险。文章提出,旅游业需要从被动等待天气转好,转变为主动适应气候变化。通过引入天气触发型保险、加强平台、政府、保险机构与商家之间的合作,构建更成熟的共担机制,以增强旅游业的抗风险能力,确保在风景脆弱、天气不可预测的情况下,行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 旅游业商业模式面临挑战,营收与不可控变量增加。旅游业在旺季压力大、低谷来得快、库存无法囤积、营收不可控等问题上,叠加了天气这一不可控变量,使得商业模式更具挑战性。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收入归零、宣传白费、运营停摆,迫使行业进行深刻的模式反思和进化。

01

距离国庆假期还有一周,身边不少朋友却陷入了要不要退机票的纠结。

早在今年暑期,家在上海的朋友小龙就锁定了三亚某五星酒店的国庆套餐,机票也抢在涨价之前定好,早去晚回,一切看上去挺好。

周一开始,西北太平洋的“风王”桦加沙台风对海南旅游的影响逐渐明显之际,小龙还信誓旦旦地称“牛马的假期不容更改,管它下不下雨,下刀子我都要去。”

但台风它真来了,去程航班被取消了,连返程机票也得跟航空公司打电话退掉。

小龙说:“我真没想到,海不蓝、风很大我都能忍,但航班取消,是真的一点机会不给啊。”

另一位朋友小美,更无奈。

她原本定的是9月26日飞三亚,五天后返程的错峰短假期,时间很巧,正好撞在台风离境前后。

“到底要不要退票啊?有没有懂的人来说说看?”她把三亚的天气截图贴在社交媒体上。

虽然当地官方发布消息称“台风天气对海南旅游影响不大”,但一眼看去全是雨的天气预报,让小美完全提不起兴趣了。

下面的评论区,更是有人直白留言:“为了让你们来海南旅游直接说无影响,到时候下雨让你们酒店住着。”

十一暴雨台风,这不仅是旅客们的烦恼。

广东某热门景区酒店负责人A先生告诉我,今年暑期他们就受天气影响吃了大亏,好不容易熬到国庆黄金周前,原以为能打一场翻身仗,结果又是一场台风突袭。

“现在游客都在观望。如果节前几天天气转好,我们还能靠着最后两天把订单拉回来,但如果像现在这样到月底,那国庆也基本没指望了。”

而这一次,被称为“风王”的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确实来势汹汹。

据公开资料,桦加沙预计将正面袭击广东,仅9月24日当天,进出海南岛的列车全部停运,广铁广州局亦宣布今天广东全省高铁、普速列车全部停运。

机场方面,深圳机场于昨晚20:00起暂停航班起降,珠海机场也于昨晚19:00起关闭运行。

与此同时,香港国际机场也一度传出将关闭36小时的消息,尽管机场管理局随后声明将维持两条跑道正常运作,但国泰航空依然宣布取消约500班航班。

国航、南航、海航、香港航空、深航等多家航司也已陆续发布退改签政策,部分航司还临时开放免费改退窗口。

这还只是交通端的暂停键,社交媒体上,有网友指出香港酒店因台风集体暴跌。

一旦风雨来临,旅游行业没有局外人。

02

过去我们常说旅游业看天吃饭,但现在的天,越来越难捉摸了。

科学上,这种天气变化有解释。

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强化,高温导致台风形成频次上升,热带水汽更强、更集中,也更不讲道理。

桦加沙卫星云图

尤其是海南、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每年7到10月都是高温+高湿+高压的组合拳,台风、暴雨、雷电、强风轮番上场。

这类全年高热、海陆相间、气象复杂的地区,也成为游客最容易踩雷的目的地。

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国内热门航线Top10中,与华南市场相关的航线包括上海-广州、北京-深圳、北京-广州、上海-深圳、成都-深圳,占了半壁江山。

出境航线方面,上海-中国香港、北京-中国香港也位居热门航线TOP10列表。

航旅数据里的热度榜单,如今成了受影响最重航线的前线名单。

而节前一周,原本是酒店与景区逐渐满房、OTA冲量的关键节点,现在成了每天刷新航班动态和天气预警的高压时刻。

旅界之前曾经报道,这两年还有一个趋势正在悄然改变行业节奏,游客预订周期越来越短,这也意味着,一旦节前一周预订沉寂,留给酒店的缓冲期已经不多。

很多广东、海南的酒店人其实都知道这个规律。

国庆前七天订单没起来不慌,只要节前天气一转好,三天之内就能拉满,但如果节前一周就被台风堵死,那这一场生意基本就不必指望了。

从商业上讲,这几乎是最糟的生意模型。

高峰压力大,低谷来得快,库存不能囤,营收不可控,且所有变量都与你无关。

旅游业唯一能做的,只是等天赏饭吃,而今年,很多人赌输了。

03

今年十一假期华南旅游业还会更糟吗?

坏消息是目前西北太平洋有一个台风胚胎92W已在发展中,可能在这几天加强为20号台风“博罗依”。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未来10天内将有2~3个台风或热带低压生成,其中1个台风将可能于9月28日前后影响南海北部海域和华南沿海。

另据部分数值模式预测显示,未来新台风的路径可能趋向广东至海南岛一带沿海。

这场台风也再次提醒旅游业者,气候风险正在成为旅游行业不可回避的新参数。

过去我们判断一个旅游项目值不值得做,看的是人流量、客单价、淡旺季周期。

现在,你得多问一句,如果旺季被天气打断了,这块收入有没有办法在别的季节补回来?

Skift发布的一组全球数据显示,2023到2024年,因风暴、洪水、山火等极端天气导致的活动中断数量上涨了86.5%。

在音乐节、户外展会、体育巡演等领域,活动取消的最大原因已经不再是票卖不动,而是天不作美。

国内旅游业也正在走上同一条路。

无论是民宿、地接社、景区还是平台,极端天气一来,收入归零,宣传白做,运营停摆,很多人只能叹一口气,默默认栽。

从国际经验来看,保险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是第一道缓冲机制。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旅游业者可以投保专门的飓风保障险,一旦因台风取消活动,只要在12个月内重新举办,就能获得赔偿。

在一些欧洲国家,天气触发型保险正在被广泛使用,只要某地气象数据达到一定阈值,比如24小时降水量超过50毫米,理赔系统会自动启动,无需旅游商户主动报损。

真正的抗风险体系,需要平台、政府、保险机构、商家之间建立一个更成熟的共担机制。

毕竟当风景越来越脆弱,天气越来越不可预测,游客越来越谨慎,从跟着天气跑,到主动为天气做准备,才是旅游行业真正的进化。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台风 国庆旅游 气候风险 旅游业 Typhoon National Day Travel Climate Risk Tourism Industr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