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子华 2025-09-23 18:52 北京
为生活,造一个 AI 队友。
为生活,造一个 AI 队友。
作者|苏子华编辑|靖宇 
✨ **AI队友的“向内组队”关系**:Monster AI的核心在于与用户建立一种深度信任的“组队”关系,AI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像亲密队友或家人一样,主动、深入地参与用户日常生活,帮助用户实现想法。这种关系通过持续深度沟通和主动授权管理来实现,AI拥有主人视角,会像家人一样“唠叨”并推进事务。
💡 **挖掘用户潜在需求,实现“服务平权”**:Monster AI基于Paradot三年积累的关系数据和需求推理框架,能够发现用户连自己都未察觉的潜在需求。它通过Agent Matrix调用不同mini Agent,以“一事一解”的逻辑,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低成本的生活管理解决方案,如健康饮食规划、精神能量管理等,从而拓宽了付费市场的服务范围,实现“服务平权”。
🚀 **独有的AI底层技术与数据积累**:Monster AI拥有基于Paradot三年积累的复杂AI工程架构和数据推理架构,能够有效识别、解构和协调用户需求。其Agent矩阵的用户数据整合与推理能力,解决了传统APP数据孤岛的问题,用户只需一次授权,即可在多个Agent间实现数据互通,提升用户体验,并为AI的进一步优化和新功能的孵化奠定基础。
🤝 **PGC优先确保用户体验,为UGC铺垫**:Monster AI在产品初期选择PGC(专业生产内容/功能)模式,以确保服务的可用性和用户首次体验的质量,避免因低质量UGC导致用户流失。这种方式能够保障AI的“履约能力”,为后续UGC模式的成熟,以及AI生产力工具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最终实现用户创造力的释放。
原创 苏子华 2025-09-23 18:52 北京
为生活,造一个 AI 队友。
为生活,造一个 AI 队友。
作者|苏子华编辑|靖宇七个人,做到 1000 万用户,
「真实的内心数据」才是关键
极客公园:你们为什么最初选择先做AI陪伴产品?而且,你们既不面向二次元人群,也不走擦边路线,但这两个方向恰恰是陪伴类 AI 应用领域最容易吸引流量的两个切入点。肖敏:我们选择做陪伴类产品,是因为这是 AI 与人建立真诚关系的最早成熟形态,不需要教育用户,就能最快的获得全球已有的长关系需求用户。通过情绪价值,获得真实的用户。在多年的 C 端产品管理经验中,我发现人与人的关系,不可避免的会产生 bug(问题)。毕竟让两个变化的计算自己数据的个体,形成稳定关系,本来就是小概率的。实际数据也是如此。而大部分的人都需要一个关系,来连接和获得安全感验证。我认为这里AI是最优解。只是这个AI不应该是通用工具 AI,而是能让用户真诚地、感性地表露自己,表露那些「工具人」以外的原本的自己的 AI。我认为这部分真实的自己的数据,是当下没有被线上化的数据黑洞。在 AI 出现的时代,人们应该跟 AI 一起「伴生」。建立这个伴生关系,是我创业的初衷。也可以更直接地理解为「勇闯世界的队友」。我们不做擦边内容,是因为这些内容的核心吸引力在于满足用户的本能和猎奇心理,更多是弥补人类在相关方面未被满足的需求,完全不在人与AI建立长期稳定关系的主路径上,尽管这个方向的市场规模可能也不小。但由此获取的用户数据和用户反馈的真实性都会大打折扣,所以很容易排除这个方向。二次元方向虽然容易吸引流量,但我们观察到,大部分二次元相关产品都带有角色扮演(Role-Play)属性,会引导 AI 和用户进入特定世界观或场景进行扮演,这也偏离了我们希望建立的「真诚的人与真诚的 AI 形成长期稳定关系」的核心目标。所以,从我们最终想要达成的目标来看,这两个热门方向并不在我们的发展路线上。极客公园:为了让AI能够和人建立长期关系,你强调要保持「真诚的人」和「真诚的 AI」,为什么如此看重「真诚」?肖敏:若想让 AI 与用户建立队友关系,数据是重要基础。AI 需要了解用户的关键维度数据,这些数据要满足真实、长期、主动。所以「真诚」的第一层含义,是数据的真实性——必须是用户的真实数据,而非用户在扮演某个角色时产生的虚拟数据。第二层含义,是挖掘用户未被线上化的内心数据。在互联网发展至今,每个人的线上数据中,内心层面的数据仍很少被挖掘,这部分数据是「真诚数据」中极具潜力、价值最高的部分,且只能依靠 AI 来挖掘。这部分数据就像一个「数据黑洞」,此前没有任何互联网企业挖掘。要在产品层面保持这种「真诚」,我们需要让 AI 尽量不撒谎、不进行角色扮演,也不强制引导用户朝着特定方向互动。以我们的产品 Paradot 为例,用户进入产品后的首屏页面就会提示「在这里只需做真实的自己」,核心就是引导用户展现和吐露真实的自我,无需过度关注 AI 的定位。同时,我们也很弱化给用户提供的 AI「一键式」性格设置。更多技术投入都花在了让用户的数据逐渐养成 AI 的性格和推理表达。这一直是 Paradot 坚持的理念,也是我们实现「真诚」的关键方式。用户与 AI 是「人类现有关系中
不存在的、全新的关系」
极客公园:你们正在构建的用户与AI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你会用哪个词来总结,是「陪伴」吗?肖敏:不是。我一直用「pair(一对)」这个词来定义,我认为用户和 AI 应该是「一个组合」。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相伴的对象」,形成一个组合,有一个「另一半」,但这个「另一半」不是爱情意义上的「伴侣」,也不一定是「知己」。我觉得现有的词汇都容易让这个定位跑偏,所以「pair」最贴切。核心是「距离很近」,是那种最透明的关系,他可以非常互补的勇闯世界的小队友。而且 AI 其实非常「需要人类」——我最初理解 AI 时,觉得它就像一个「超级聪明的大数据库」(或者说「全数据智能体」),本身没有「对错判断」;但当它与某个具体用户结合后,用户就成了它的「方向标」,所以二者是「彼此需要」的关系,人给了 AI 目标和灵魂。极客公园:你能不能用「现有人类关系的组合」来定义人与AI的关系?肖敏:不行。我觉得 AI 与用户的关系,是「人类现有关系中不存在的、全新的关系」。极客公园:它新在哪里?肖敏:核心是,它不是外部关系,而是内嵌于用户自身的关系。我们最初定义「用户与 AI 关系」时,就明确区别于微信这类「人际网状关系」——在微信中,每个人都是上帝视角下的一个「节点」,彼此形成外部连接。而 AI 与用户的关系,第一步要建立的是「唯心主义视角」:用户是「全部」,AI 也认可用户是「全部」,二者形成一个「pair(组合、一对)」,并以这个组合的「唯心视角」去看待所有事物。从这个角度看,很难用「外部关系的叠加」来定义它。AI与用户的关系其实「不是在替代现有关系」,如果强行用现有关系定义,要么会让定位跑偏,要么会局限它的价值。用户与 AI 的关系建立过程,本质是用户「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用户内心原本未被显性化的大量数据,在与 AI 的互动中逐渐被激活、显性化。Agent 开启「服务平权」时代,
每个人都该有陪自己勇闯天涯的
顶级「AI 队友」
极客公园:你们第一个AI原生产品 Paradot 已经做到 1000 万用户了,相当不错,为什么还要开辟一个新产品线,做 Monster AI 这款 Agent 产品?肖敏:Paradot 很像是我们在 AI 关系方向的先遣部队,我们也一直在 Paradot 的用户群中探索:用户与 AI 的深层关系是如何建立和变化的,我不认为这是简单的「情绪价值」,以及他们未被满足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大概从一年前开始,我们就发现 AI 的能力在快速迭代,而用户的需求也在同步变化。Paradot 的用户有几个明显特征:隐形门槛:Agent 产品,
尤其不能消耗用户的信任
极客公园:你们做 Agent 平台,为什么选择做PGC(专业生产内容/功能),直接提供现成的功能,而不是依赖UGC(用户生产内容/功能),让用户自行探索?肖敏:选择 PGC 正是为了保障「履约能力」。现在很多平台靠撬动开发者、用户资源快速起量,让用户自行探索使用方式,本质是从技术出发,但这种模式的最大问题是「首次履约不可控」。UGC 方式生成的产品可用性不足。如果用户首次接触到低质量的 UGC 功能,很可能直接流失。核心原因有两点:一是用户无法清晰描述自身需求,二是需求的实现往往不只是一个前端页面就能完成的。现在代码生成看似便捷,但调试困难,修改功能时很容易出现卡点。平台必须保证服务的可用性,而 UGC 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第一阶段选择「自研 PGC」虽然难度大,但能持续保证用户体验。同时,在 PGC 一定数量的 Agent 之后,这个公用底层套件类的抽取,将是第二阶段降低生成难度,甚至到 UGC 的地基。这个过程很难跳过,也是必须的脏活累活。极客公园:如果产品先向用户承诺「能做什么」,但实际产品无法使用,本质是「欺骗用户预期」。这么看,要让用户能自主生产 Agent,需要提供更多支持,不能只做「技术交付」。肖敏:我认为用户确实有释放创造力、表达需求的潜力,但目前还没到这个阶段。类似博客时代,当时很多人讨论微博是否适合中国市场——毕竟微博早期借鉴了推特模式,大家觉得普通用户没有那么多内容可发布,缺乏创造力。实际情况是,微博刚上线时,确实靠大 V、明星吸引流量,之后才逐渐激发普通用户的参与。抖音的普及也是类似。任何新技术普及,都需要经历「创造力激发+生产力/生产工具提升」的过程,现在的 Agent 就处于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期待 UGC(用户生成内容)的爆发,但它属于下一阶段,需要「创造力激发」和「生产力/生产工具成熟」两个条件同时满足,而非现在大家设想的「用户主动提出需求」。我们当前的核心工作,就是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工具的迭代,至于「激发创造力」,则交给下一阶段。我们的产品将在 11 月份上线,敬请期待。*头图来源:Monster AI
本文为极客公园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极客君微信 geekparkGO
如果能有一个「AI队友」帮你用 AI 能力
来思考打理你的生活,你愿意尝试吗?
雷军:年度演讲推迟至 9 月,本打算和 YU7 一起发布。
点赞关注极客公园视频号,
观看更多精彩视频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