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报告 09月23日
近期投资组合收益回顾与展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回顾了2025年7月11日至9月22日期间,不同投资组合的收益表现。科创200指数录得21.37%的收益,而30年期国债收益为-4.07%。标普500指数上涨6.58%。创新药和银行板块的收益分别为17.59%和-13.23%。科创板块方面,作者维持科技股看多观点,认为小、大、中市值轮动是趋势,并建议关注中大市值中股价相对较低的成分股。标普500指数方面,美国经济稳健,预计软着陆和再通胀将支撑美股,就业数据和企业盈利是关键。银行板块在回撤后回到年线位置,建议持有或增配。国债方面,定投策略能收窄亏损,文章指出当前市场存在弱现实与政策预期的矛盾,导致债市表现波动。

📈 **投资组合收益回顾**: 在2025年7月11日至9月22日期间,科创200指数表现强劲,收益达21.37%,而30年期国债出现-4.07%的亏损。标普500指数上涨6.58%,创新药板块录得17.59%的收益,银行板块则下跌13.23%。这些数据为评估不同资产类别的近期表现提供了基准。

💡 **科技股与市值轮动**: 作者坚信科技股的长期增长潜力,并观察到市场在小、大、中市值股票之间呈现轮动特征。在牛市中,不踏空是关键,持有成本决定了收益的上限。建议投资者关注中大市值中股价相对较低的科技股成分,通过分析股价涨跌幅和股价水平分位来做出决策。

🇺🇸 **美国经济与美股展望**: 文章指出美国经济状况依然稳健,预计第四季度软着陆和再通胀将成为市场焦点,企业盈利有望继续支撑美股。就业数据和中小企业对盈利的乐观情绪是关键观察指标,一旦就业数据疲软被证伪,软着陆叙事将重回交易视野。

🏦 **银行与国债投资建议**: 银行板块在近期回撤后触及年线位置,对于已持有者建议继续持有,未持有者可考虑增配。国债方面,通过周度定投策略可以有效收窄一次性投入的亏损。文章提到,当前市场存在弱现实与政策预期的矛盾,是债市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

  一、收益回顾   自北京时间2025年7月11日至2025年9月22日,窄门2新增科创200收益为21.37%、30年国债收益为-4.07%;窄门1新增标普500收益为6.58%;配置不变的创新药和银行收益为17.59%、-13.23%。   (一)科创   科技属性看多观点不变,大小市值轮动上为小-大-中(200-50-100),没有在这两个月更新配置的原因为牛市不踏空是核心,持有成本决定收益上限,追随热点容易追涨杀跌,所以持有是最好的策略。如若仓位配置上仍对科技板块有诉求,中大市值股价相对价格较低的成分是应该关注的重点(相对时间内,股价涨跌幅以及股价水平分位)。   (二)标普500   美国经济状况依旧稳健,预计四季度软着陆和再通胀将重新成为叙事的中心,企业盈利将继续支撑美股表现。一方面就业数据未来预计将上修且回暖,在当前衰退叙事押注过度的背景下,预期的回摆只需要一份不差的就业报告。非农就业数据与中小企业调查中的增加就业计划已经连续三个月背离,且工时和薪资并不指向衰退。一旦就业数据的疲软在将来被证伪,软着陆叙事将重新回归交易视野。另一方面,美国经济数据稳中有升,在关税战的背景下企业盈利仍保持趋势增长,且在近期不确定性有所消退后,中小企业对盈利的乐观程度重新上行,创下2023年4月以来的最高值。   (三)银行与国债   银行再次经历回撤之后回到年线位置,较上期配置近一年浮盈水平降到30%左右。配置上持有者继续持有,未有者可增配。   国债若跟随上期配置中的定投策略,以周度频率来看,实际收益为-2.48%,较一次性投入亏损-4.07%有所收窄。之所以建议定投,就是担心宏观分析的副作用,现实经济数据并不强,但从近日LPR未降可以看出,较去年底的货币政策来看,今年关税冲击带来的影响比政策预期的弱,导致弱现实与政策预期有所矛盾,这也是今年以来债市难做的原因之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投资组合 收益回顾 科创200 标普500 银行股 国债 科技股 投资策略 经济展望 Portfolio Performance Review Kechuang 200 S&P 500 Banking Stocks Treasury Bonds Tech Stocks Investment Strategy Economic Outlook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