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 09月23日
强台风来袭,户外活动需警惕自然灾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受超强台风“桦加沙”影响,深圳发布紧急动员令并实行“五停”。台风红色预警生效,预计夜间至24日风雨最强,陆地阵风可达12-14级,沿海海区和高地更高,并伴有大暴雨。普通人应关好门窗、收好易落物品,非必要不出门,远离危险场所。同时,文章详细介绍了户外活动中可能遇到的暴雨、洪水、泥石流、山体崩塌和雷电等自然灾害,并提供了相应的预防和规避方法,强调敬畏自然,极端天气不登山、不户外。

🚨 强台风预警与应对措施:深圳已发布台风红色预警,预计23日夜间至24日为风雨最强时段,阵风可达12-17级并伴有大暴雨。市民应采取关好门窗、加固门窗、收好易坠落物品等措施,非必要不外出,并远离危旧房屋、工地等危险区域。

🌊 户外活动风险与预防(暴雨、洪水):文章详细阐述了户外遭遇暴雨时,需注意辨别方向、保暖、防雷击和山洪。在宿营时,应根据地形决定是否转移帐篷,并进行加固和排水。同时,强调了洪水和山洪的危险性,建议避免沿溪涧远足,雨季或雨后切勿涉足溪涧,并迅速离开河道往高地转移。

⛰️ 户外活动风险与预防(泥石流、山体崩塌):泥石流易发于雷暴雨季节,其发生前兆包括流水突然断流或洪水增大、深谷传来轰鸣声。遭遇泥石流时,应向两侧山坡逃离,避免沿沟向上或向下跑。山体崩塌多发于陡峭山坡,暴雨后更易触发,应避免靠近陡坡,并在斜坡出现裂纹或泥水渗出时迅速远离。

⚡ 户外活动风险与预防(雷电):雷电是户外严重威胁,直接电击、旁侧闪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击是主要伤人方式。在雷电来临时,应尽快寻找庇护所,避开高大孤立物体、铁栅栏等,选择安全地形(避开山峰、山脊、空旷地),并采取正确的避雷姿势(蹲坐、团身、双脚并拢)。雷电伤者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2025-09-23 19:32 广东

敬畏自然,不登山!不户外!

受第18号台风“桦加沙”(超强台风级)影响

深圳于上午9点半左右

发布《深圳市防台风防汛紧急动员令》

于下午2时起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五停”

深圳市台风红色预警信号也于下午6时正式生效

预计23日夜间到24日是风雨最强时段

24日最大阵风陆地可达12-14级

沿海、海区和高地可达15-17级

并伴有全市性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面对超强台风

我们普通人能做什么?

↓ ↓ ↓

第一,要关好门窗。要赶紧给玻璃贴好“米”字防爆膜进行加固花盆、衣物等易掉落的物品也要及时收好。

第二,非必要不出门。如果确实需要出行,尽量远离建筑工地、危旧房屋等场所,也不要在大树下躲雨或停留,驾车时注意避开易积水区域。

第三,远离危险区域。不要到台风可能影响的区域游玩,特别是沿江、沿海、水库等地。

第四,要备足物资。台风可能导致出行不便,严重时还可能断电断网,可以准备至少3天的应急物资饮用水、方便食品、充电宝、少量现金、急救用品等都可以备着,以防万一。

极端天气

不登山!不户外!

敬畏自然🙏

在此,也顺带讲讲

在户外可能会遇到的自然灾害

以及应该如何应对👇

NO. 1

暴雨

01

户外遇暴雨

若在户外遇到暴雨,领队应根据周围环境和行进路段的状况、雨势以及队员的身体状况迅速决定是继续行进还是避雨。

若继续行进时因暴雨影响能见度,应更加注意方向的辨别。必要时使用安全绳,确保行进安全。

若决定避雨应注意保暖, 防雷击,防山洪。

02

宿营遇暴雨

如果在宿营时遭遇暴雨,要做到:

· 根据周围地形雨势决定是否要将帐篷转移到安全地点。

· 对帐篷进加固并做排水理。 

· 将帐篷内多余物品整理好,收入背包中,准备随时撤离。 

· 须轮流值班监控雨势、环境和队员状况,一旦发现山洪暴发、泥石流等迹象出现,须马上安排撤离。

NO. 2

洪水

持续降雨容易引发洪水。原来清澈的水一下子变得混浊就是山洪暴发的先兆。

山洪大雨时,由于降水很急,使得地表来不及吸收雨水,冻土与岩石地表也会阻止雨水下泄,这些会加剧山洪的威胁

切勿低估山洪暴发的威力和速度,小溪的流水往往由于上游降下大雨,雨水会集涌而下,于数分钟内演变为巨大山,如游人恰在溪中,极易被洪水冲走,导致伤亡。 

01

预防手段

·▶ 除非是有准备的溯溪活动,否则不要沿溪涧河道远足。

·▶ 夏天雨季,或暴雨后切勿涉足溪涧。

·▶ 下雨的时候不要逗留在河道休息,尤其在下游

·▶ 开始下雨时应迅速离开河道,往两岸高地走。

·▶ 切勿尝试越过已被河水盖过的桥梁,应迅速离开河道。

·▶ 不要尝试涉过水深已深达膝盖的溪流。

02

规避办法

如果在宿营时遭遇暴雨,要做到:

·▶ 下雨的时候要密切注意观察下雨量的变化,尤其在峡谷、溪谷中活动时。

·▶ 发现流水湍急、混浊夹杂沙泥腐烂树木的时候,是山洪暴发之先兆,应迅速远离河道、溪谷。

·▶ 当雷暴活动加剧时,要避开最易聚水的长沟或河床以下的平坦延伸地带。

·▶ 山洪来临后,应尽快离开易受洪水淹没的地区,必要时应弃装备向高处转移

·▶ 如果不幸掉进湍急的河水里,应抓住随山洪冲来的大树木,或抓紧岸边的石块、树干或藤蔓,设法爬回岸边等候同伴救援

NO. 3

泥石流

泥石流通常在每年七八月份的雷暴雨季节比较容易发生,伴随有各种物质,其中水体来自于暴雨、水库溃决、冰雪融化等,固体碎屑物大多是山体崩塌、滑坡、岩石表层剥落、水土流失、原泥石流的堆积物。

易发地大多是在储存固体物质的集水盆沟谷地形或坡度陡的坡谷地形。 

01

如何判定泥石流的发生

·▶ 正常的流水突然断流或者洪水突然增大,并夹杂较多的柴草、树木。

·▶ 深谷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者闷雷声,就算是极其微小,也应判定泥石流已经形成,要迅速离开。

·▶ 河谷溪谷深处突变昏暗并伴有塌方现象时,不是山洪就是泥石流。

02

预防手段

·▶ 不要在大雨天或者连续阴雨天的情况进入溪谷。

·▶ 泥石流常滞后于大雨、暴雨而发生,不可存侥幸心理。

·▶ 峡谷、溪谷中进行活动时天气变坏,下雨的时候要密切注意观察下雨量的变化。

·▶ 开始下雨时应迅速离开河道,往两岸高地走,行进的路线应高过河水最高水位线

·▶ 营地切忌建在沟床岸边、较低的阶地、台地及披脚、河道拐弯的凹岸或凸岸的下游。

03

规避办法

·▶ 不能沿沟向上或者向下跑,而应该向两侧山坡跑,快速离开河道、河谷、溪谷地带。

·▶ 不要在土质松软、不稳定的斜坡停留。

NO. 4

山体崩塌

01

引发原因

崩塌广泛出现在山坡、河湖岸、海岸上。其主要由暴雨、融冰化雪、爆破、地震、人工开挖等因素触发。

·▶ 通常在50米以上急陡山坡或者河、湖、海岸上,坡度在30-60度左右地带发生。

·▶ 岩溶裂缝发达结构破碎的地方易发。主要发生在暴雨、冰雪融化季节。

·▶ 岩层面、裂缝面与山坡方向一致时,更容易发生崩塌。

·▶ 暴雨时或经连日豪雨,天然或人工斜坡经渗进大量雨水后,极易引发山泥倾泻,引发山体崩塌。

02

预防手段

·▶ 暴雨时或连日豪雨后,避免走近或停留在陡峭的山坡附近。

·▶ 斜坡底部或疏水孔有大量泥水透出时,显示斜坡内的水分已饱和,斜坡之中段或顶部有裂纹或有新形成的梯级状露出新鲜的泥土,都是山泥倾泻崩塌的先兆,应尽快远离这些斜坡。

·▶ 如遇山泥倾泻崩塌阻路,切勿尝试踏上浮泥前进,应立刻后退,另寻安全小径继续行程或终止行程。

03

处理方法

·▶ 若有人被山泥崩塌掩没,切勿随便尝试自行拯救,避免更多人遇到伤亡。

·▶ 若被崩塌物击中,应先把伤员运送到安全地带再进行施救。

·▶ 立刻报警联系有关部门准备救援。

NO. 5

雷电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自然现象。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对于户外爱好者来说,雷电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人被雷电击中的死亡率高达40%

01

雷电伤人的四种方式

·▶ 直接电击当闪电直接击中人体时,由于人体是良导体,强电流会经过人体直接流入大地。人因此而被击伤,严重者甚至死亡。

·▶ 旁侧闪击当雷电击中一个物体时,强大的电流通过物体泄放到大地,如果人恰巧在雷电击中的物体附近,雷电电流就会在人头顶高度附近将空气击穿,再经过人体泄放下来,使人遭受袭击。

·▶ 接触电压:当雷电电流通过高大的物体,会在高大导体上产生高达几万到几十万伏的电压,当人不小心触摸这些物体时,会受到这种触摸电压的袭击,发生触电事故。

·▶ 跨步电击:当雷电从云中泄放到大地时, 就会产生一个电位场。如果在雷击时,人的两脚站的地点电位不同, 这种电位差就会在人的两脚之间产生电压,也就有电流通过人的下肢,两腿间的距离越大,跨步电压也就越大。

02

避免雷击

在户外活动中,如果出现雷电的征兆,应尽快找到就近的庇护所躲避,避免接触高而孤立的物体,不要接近铁栅栏,电缆等长而连贯的金属物体。除此以外,在野外应对雷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选择合适的活动时间

出行前需掌握相关气象知识和近期天气预报,还要准确把握撤退时机,确保在遭遇雷电之前远离雷电区域。如果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的时间小于30秒,说明距离雷电小于10公里,应迅速撤离。 

选择安全地形

·▶ 野外的安全区域能够降低被雷电击中的概率,高点易遭雷电袭击,包括高点周围的区域,因此在雷电来临时要避开山峰、山脊及一些有凸出物的区域

·▶ 空旷地区在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中是一个高雷电暴露的区域。

·▶ 远离那些较高的树木和灌木区,因为这些高于帐篷的物体可能会产生电流

·▶ 在高海拔地区或冬季,干雪是绝缘体,但是湿雪却是导体

·▶ 远离山洞的入口,远离树木,远离长的导体

03

采取正确的避雷姿势

遭遇雷电时,应采取正确的身体姿势:蹲或坐在类似泡沫垫或背包的绝缘体上,向前团身,两脚并拢,手抱双腿。

04

雷电受害者的急救措施

雷电最有可能对人体心脏呼吸系统造成伤害。所有遭受雷击的伤者需要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并对其头部、脊柱、长骨或心脏受伤进行细致的评估。同时也应该对脉搏、感官以及运动状态进行相应的评估,检查皮肤是否存在着不易发现的细微烧伤。 

被雷电击中的人,如果出现休克和呼吸停止时,心肺复苏是最为理想的急救措施。任何表现出遭受雷击伤害现象和症状的人都应该迅速撤离, 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检查治疗

END

【有奖问答】

一个随手之举,就能让青山绿水更长久。快来分享你的环保秘籍,用行动影响更多人,还有机会赢取50元京东卡奖励!

🔥品牌特惠推荐🔥

[户外必备]救生毯10份装

优惠价29.9元

点此购买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台风 深圳 户外安全 自然灾害 暴雨 洪水 泥石流 山体崩塌 雷电 Typhoon Shenzhen Outdoor Safety Natural Disasters Heavy Rain Floods Debris Flows Landslides Lightnin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