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澳大利亚恐怖爱情电影《同甘共苦》在中国上映时,将原版中的同性恋情侣角色通过数字化手段修改为异性恋情侣,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据报道,此举可能涉及人工智能技术,标志着电影审查手段的新演变,从传统的删减转向内容修改。这一修改在社交媒体上被揭露后,遭到许多观众的批评,认为这不尊重原作和LGBT群体。尽管中国电影局和相关发行方尚未公开回应,但电影的上映计划已被推迟,具体档期待定。此次事件凸显了人工智能在内容审查中应用的潜在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伦理和艺术表达的讨论。
🎬 AI技术介入审查:电影《同甘共苦》在中国上映的版本,一对同性恋情侣中的一名男性角色被数字化修改为女性,这一改变据称可能利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显示了内容审查手段的新趋势,从过去的删减转向了对内容的直接修改。
📢 观众强烈反弹与争议:这一修改在社交媒体上被曝光后,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反弹,许多影评人和网民批评此举不尊重原作,也不尊重LGBT群体,认为这是继剪辑和服装修改之后,又一种新型的审查手段。
📉 上映计划受阻与审查演变:由于网络批评声浪高涨,《同甘共苦》原定上映日期前被突然叫停,宣布“调整上映档期”。这标志着中国电影审查手段的演变,从整段删减(如《波西米亚狂想曲》、《哈利·波特》)转向了对内容的更细致修改,可能对未来电影的创作和发行产生影响。
澳大利亚恐怖爱情电影《同甘共苦》(Together)在中国上映,原版的同性恋情侣(上图)被数字化修改为异性恋情侣(下图)。 (互联网)澳大利亚恐怖爱情电影《同甘共苦》(Together)在中国上映的版本,当中同性恋的情侣被数字化修改为异性恋情侣。媒体报道称,此举可能涉及人工智能技术,显示了电影审查的新趋势。
据彭博社,电影中一对同性伴侣中的一名男性被替换成了女性。这一修改在社交媒体上被揭出,引发观众反弹。许多人是在网络对比原版与修改版片段后才注意到。
在微博拥有408万粉丝的影评人”蛋蛋秀“在9月13日看完点映后发微博称,电影本身是一部中规中矩的恐怖片…“不推荐观看更重要的原因是,继剪刀手、穿衣服之后,又发明了新型手段:用AI给角色改脸改性别…”
也有网民指出,这不尊重原作、也不尊重LGBT群体。
中国电影局并未立即回应有关修改或是否使用人工智能的问题。影片的中国发行方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美国发行方和电影导演均未回复邮件询问。
随着网上批评声浪高涨,该片原定于9月19日上映,但上映前一天突然叫停,宣布“调整上映档期”,具体档期待确定后另行通知。
彭博社报道称,此次疑似利用AI修改角色的做法,标志着中国审查手段的一种演变,过去常见的做法是整段删减。2019年,中国上映的《波西米亚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删去了关于弗雷迪同性身份的内容。2022年,华纳兄弟为中国版《哈利·波特》电影删除了涉及同性恋关系的两句对白。同年,中国流媒体平台也删除了美剧《老友记》中涉及女同性恋角色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