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表达了对“牛马”等自我物化、去人格化词汇的强烈反感,认为这类表达会剥夺个体的主体性,并可能导致与现实脱节。作者强调使用具体、实在的词语来描述工作和生活,避免抽象化和概念化。文中还提到了婴童化表达(如“真嘟假嘟”)以及过度依赖标点符号来表达情感的现象,认为这些都可能影响心智健康,甚至暗示着抑郁或言不由衷。核心观点是回归朴实、真实的语言,保持与生活和人际关系的连接。
⚠️ 警惕自我物化词汇:文章指出“牛马”等词汇是对自我的贬低和物化,剥夺了个体的人格和主体性,如同监狱中失去姓名的囚犯,这种表达方式应被摒弃。
🗣️ 倡导朴实具体表达:作者推崇使用具体、实在的词语来描述工作和生活,避免抽象化和概念化,认为这有助于保持与现实的连接,并能与家人进行有效沟通,避免产生优越感和疏离感。
🧠 关注语言对心智的影响:文章提醒注意避免婴童化表达(如“真嘟假嘟”),并指出当一个人频繁使用标点符号却仍感表达不清时,可能预示着抑郁、厌恶或词不达意,提示需要关注心理健康和休息。
🔗 强调回归真实与连接:核心在于回归朴实、真实的语言表达,避免过度概念化和情绪化,保持对生活和他人的真实感受,从而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和更充实的生活。
每次看到自称牛马的评论我都不适,自我物化从这步开始,请注意了。
监狱里的人是没有姓名的,只有2046,这是去人格化的表现。外企喜欢用英文姓名是消除辈分用的,就不用姐啊哥啊的。
我从来不说牛马,什么狗,搬砖。干活就是干活,上班就是上班。用具体的,实在的词来表达自己,查理芒格大爷也是坚持很老派的表达的。别抽象化,概念化,久了你就不会说人话,也很难跟爹妈聊到一起,久了又自觉高贵,觉得身边人都low,又继续高唱我很孤独,很特别了。没有,硬给加戏的,不注意用词用语而已。抽象久了就不会观察生活了,对生活,对人都没有实感。
还有啊,别天天真嘟假嘟这种婴童化表达,也是会影响心智的。还有,如果你的表达里经常出现标点符号,你总觉得表达不了自己,那,说明你该休息了,该好好生活了,这是抑郁,厌恶,言不由衷,词不达意,心里说不出话的表现。
总之,很烦牛马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