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AGI之路 09月22日 23:35
AI短剧论坛:技术赋能内容创作,重塑行业生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5年9月19日,AI短剧内容生态分论坛在中关村举办,汇聚了AI技术专家、短剧制片人、导演和编剧。论坛聚焦AI在短剧制作中的提效作用,探讨了AI短剧的成本结构、制作流程、技术挑战与机遇。嘉宾分享了《众神之战》等成功案例,并深入分析了AI漫剧出海、不同海外市场的受众特点及内容策略。圆桌讨论聚焦技术迭代、创作者价值与商业化模式,强调AI作为赋能工具,将与人类创意深度融合,共同推动短剧行业迈向新发展。

💡 AI作为提效工具而非完全替代:论坛指出,AI能显著压缩短剧制作团队规模和制作周期,但仍需专业编剧、美术指导等人工环节参与,AI是优化创作资源配置的关键。

💰 成本结构革新与市场分化:AI短剧的出现重塑了成本结构,沙雕漫、动态漫和真人实拍短剧形成梯度,为不同规模的创作者提供了入场机会,但也带来了质量上的挑战。

🚀 技术迭代加速与创作民主化:AI技术,特别是模型能力的飞速发展,解决了角色一致性等关键技术难题,极大地降低了创作门槛,使得更多有创意但无专业技能的人有机会参与内容创作。

🌍 出海新机遇与市场细分:AI漫剧出海成为新的增长点,因其IP延展性、题材解放优势和用户粘性,适合奇幻、异世界等想象力丰富的题材。不同海外市场(北美、东南亚、日韩、中东)对内容题材、受众和文化适应性有不同需求。

📈 商业化探索与创作者价值凸显:AI短剧的商业化模式仍在探索中,故事和内容质量是吸引观众付费的关键。在技术趋于成熟和同质化背景下,创作者的创意洞察力、情感表达能力和品牌独特性显得尤为重要。

原创 陈星 2025-09-22 18:29 浙江

这场论坛不仅是AI技术与短剧行业的灵感碰撞场,更是品牌、厂商、内容团队的精准对接平台。

9月19日下午,由WaytoAGI社区×硅星人Pro主办的AI短剧内容生态分论坛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作为“AI创造者嘉年华”(ACC)的核心平行活动,这场论坛不仅是AI技术与短剧行业的灵感碰撞场,更是品牌、厂商、内容团队的精准对接平台。

论坛分为了两个单元,以下对于嘉宾现场分享内容做了浓缩提炼。

单元一:WaytoAGI视觉社共建者,千万热度AI短剧《众神之战》主创团队分享

陈星,WaytoAGI共建者,AI短剧《众神之战》制片人

分享主题:当我们谈论AI短剧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核心观点:AI不是万能的,而是提效工具

传统短剧制作需要30-50人的团队,AI短剧将其压缩至3-10人,但制作周期仍需1-4周。这意味着AI并非完全替代人力,而是重新分配了创作资源。

市场分类的深度解析:

关键洞察:成本结构的重新定义

这种成本梯度为不同规模的创作者提供了入场机会,但也带来了质量分化的挑战。

AI短剧制作的七个关键环节

陈星详细剖析了从创意到成片的完整流程,每个环节都需要人工参与:

    1. 文本创意输入 - 需要专业编剧参与

    2. 剧本开发 - AI辅助但需人工把控

    3. 角色设计 - 一致性仍是技术难点

    4. 场景构建 - 需要美术指导

    5. 动画制作 - 技术门槛最高

    6. 配音配乐 - 情感表达的关键

    7. 剪辑精修 - 最终质量的保证

深度思考:两大核心挑战

    1. 原创IP稀缺:大量AI短剧仍基于传统IP的二次创作,真正的原创内容匮乏

    2. 质量与效率的平衡:一键生成的内容质量难以满足商业化需求


Joey,WaytoAGI共建者,AI短剧《众神之战》总导演

分享主题:AI开启短剧创作新纪元

作为《众神之战》总导演,Joey在一年半时间内获得多项国际奖项,他的经验揭示了AI创作的核心秘密:

核心观点:主动掌控内容是AI创作的关键

Joey强调,AI创作本质上仍是传统影视赛道,成功的关键在于主动掌控内容而非被动接受AI生成结果。

从《众神之战》制作到技术发展的时间节点分析:

这种快速迭代证明了AI技术的指数级发展特征。

《众神之战》制作解析:

技术创新亮点:

    1. 种子模型应用:通过固定代码控制画面风格一致性

    2. 三视图角色建模:解决角色一致性难题

    3. 首尾帧技术:实现自然的画面过渡

    4. CG级别渲染:对标3D建模质量


彭青云,WaytoAGI共建者,AI短剧《众神之战》主创,知名AI设计师

分享主题:AIGC工具驱动下的AI短剧叙事革命

彭青云作为从传统设计转向AI创作的实践者,深度分享了AI工具如何革命性改变IP设计流程,如何设计智能体以及如何让用智能体来做AI视频

个人转型历程:

彭青云原本是工业设计专业,后从事品牌和电商设计。两年前在WaytoAGI社区开始AI 小鹿大家族IP设计,见证了从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ComfyUI到最新模型的技术演进。

传统vs AI时代的巨大对比:

效率革命性提升:

- 传统流程:完整IP设计(主形象、角色设计、表情包、周边开发)需要1个多月

- AI辅助流程:从设计稿到实物制作仅需半天

- 成本对比时间成本降低85%以上,人力成本大幅缩减

技术演进的关键节点:

1. 早期阶段MidJourney简单易用,Stable Diffusion参数复杂但效果更好,ComfyUI可以根据需求定制工作流,将最新的AI模型和节点整合到工作流中,AI模型发展初期一致性是最大难题

2. 突破阶段Google的Nano Banana模型很好解决了一致性问题

3. 成熟阶段当前AI工具已能实现高质量、高一致性的IP形象生成

创作民主化的深刻影响:

- 门槛降低:完全没有设计经验的人,只要有审美和创意,能正确表达给AI,就能做出超越资深设计师的作品

- 角色转变设计师从小兵变成统帅协调沟通AI的产出和甲方需求,把控品质和进度。

- 沟通优化AI能快速理解模糊需求,提供意想不到的创意角度

具体实践案例分享:

WaytoAGI社区IP重制项目:

在社区两周年时,利用AI工具重新制作了之前的矢量设计,转换成三维效果。从设计稿到实物蛋糕制作仅用2小时,现场效果获得广泛好评,体现了AI时代IP设计的情感绑定能力。

上海青年夜校教学实践:

利用Google最新的Nano Banana模型,一小时内带领学生完成完整的IP设计,包括三视图、表情包、全身半身动作等,一致性和效果都远超传统设计软件。

AI影视智能体创作实践:

制作的智能体获得东京黑客松开发大赛三等奖,以及制作最新的科幻题材作品。通过智能体工作流,一天时间完成从创意到成片的全流程,虽然达到64分水平(满分100),但已超过及格线,证明了AI创作的可行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ap2z4E7u/?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f580d26926d2f00baad47ff1592618ec

智能体创作的核心方法论:

1. 项目分解将复杂项目分解为文字、图片、视频、音等模块

2. 工具整合整合大语言模型、图像生成、视频制作、音频处理、剪辑等工具

3. 流程优化有大概想法,再用大语言模型输出更完善的脚本通过整合的工作流,形成完整作品

对行业的深度思考:

- 技术趋势AI智能体还不能一句话做出80分作品,但能稳定产出及格线以上的内容

- 创作本质AI是放大个人天赋和创意的工具,而非替代创作者,我们正处在前所未有的转型期,新的生产力关系,伦理方式正在重构中

- 未来展望只要深入钻研感兴趣的领域,个人能力和天赋能得到极大放大

设计工具的演进历程:

1. 第一阶段:MJSD和ComfyUI工具,角色一致性是最大挑战

2. 第二阶段工具成熟化,创作效率显著提升。半天完成完整IP设计,影视短片设计成为可能

3. 第三阶段人+AI构建的智能系统,自我实现

核心观点:AI释放创作者想象力

彭青云认为,AI工具的最大价值不在于提高效率,而在于让没有专业技能的人也能表达创意想法。这种"创作民主化"将带来内容创作的根本性变革。每个人通过AI,都有机会在马斯洛需求理论中达成金字塔最顶端的自我实现。未来也将由我们每个人亲手创造。


单元二:AI+短剧生态嘉宾分享

李哲,AI制片人,AIGC创作者,心影次元联合创始人

 分享主题:AI漫剧出海:内容增长的新机遇

李哲作为专注AI漫剧出海的技术专家,从全链路的角度深度分析了AI漫剧出海的战略布局:

技术团队背景与优势:

李哲团队由各大厂技术开发人员组成,具备深厚的技术背景。团队创始人都是小说、电影爱好者,从早期就热衷于写小说、写故事、剪辑和短视频制作,在AI时代到来时果断集体辞职创业,专注AI漫剧出海方向。

为什么选择AI?三重驱动力分析

1. 成本压力解决方案传统内容制作成本高昂,投流和制作成本都很高,AI能够有效解决相应问题

2. 个性化定制需求个性化定制需求越来越多,传统制作方式难以灵活实现

3. 创意民主化AI让很多有想法、爱做梦的人能够将创意变成现实,打开全新的叙事方式

为什么选择漫剧?四大核心优势

1. IP产业延展性:相比纯内容消费的短剧,漫剧能够连接后续整个IP产业链,形成多年多品类的IP现金流

2. 题材解放优势短剧因制作周期短、成本低,题材偏向都市现实,而奇幻、异世界、超现实等科幻题材制作成本难以控制。漫剧在AI时代非常适合做想象力题材

3. 用户粘性更高:漫剧用户粘性比短剧更强,消费群体忠诚度更高

4. 生产模式重构AI时代将重构生产模式,从团队制作向个人创作转变,实现"我想看什么,我做什么"

为什么要出海?市场数据支撑

1. 市场规模优海外市场规模庞大,用户习惯良好

2. 用户消费习惯海外用户对动漫的喜爱程度和消费习惯更成熟

3. 题材适配性中国题材故事完全适合海外市场,改变成漫剧形式效果更佳

4. 市场爆发信号2024年四季度播放量突破20亿,整体增长300%,收入增长200%

解决方案与产品布局:

李哲团队开发了AMG平台,包括国内版和海外创作生态,建立了自己的发行渠道。在生产端为创作者大幅提效,正常情况下一分钟漫剧成本可降至100-200元,三个人两小时内可完成一集制作。

核心观点:AI重构内容生产模式,漫剧是最佳载体

2024年四季度海外漫剧播放量突破20亿,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漫剧相比传统短剧具有:


邓怡娴,学生奥斯卡/国际A-list电影节获奖编剧制片人,百万美元爆款出海短剧编剧,DataEye热力榜常驻冠军,漫锐文化MindRay创始人

分享主题:内容出海新思路:AI赋能下的爆款出海短剧创作方法论

邓怡娴作为毕业于美国顶尖电影学院的专业编剧,基于丰富的海外短剧创作经验,详细解析了不同市场的内容策略:

团队背景与成绩:

邓怡娴团队是专业的出海短剧内容开发工作室,核心成员均毕业于美国顶尖电影学院,具备丰富的海外生活和创作经验。代表作品月收入近300万美元,首充率超10%,多部作品月收入超100万美元,在热力榜前十名表现突出。

不同市场的精准画像分析:

北美市场深度解析:

- 核心受众:30岁以上女性,具备较强付费能力和观看时间

- 热门题材详解

东南亚市场特色:

- 受众特点18-30岁年轻群体,更关注社交传播性

- 偏好内容:校园青春、家庭伦理、穿越逆袭

- 文化适应对亚洲文化元素接受度高

日韩市场的特殊要求:

- 文化敏感性文化特殊性强,需要深度本土化

- 题材偏好:复仇反杀、职场逆袭、重生穿越

- 制作标准对细节要求极高,需要精确到服装配色等视觉元素

中东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 高价值受众:高收入群体付费意愿强

- 内容偏好:豪门恩怨、家族复仇

- 注意事项必须严格规避宗教敏感内容

成功套路的深度剖析:

1. 追妻火葬场:男主虐女主后失去爱情开始后悔,提供"骄傲者必将跌倒"的道德满足感

2. 先婚后爱:通过非常规手段先结婚同居,过程中产生真实吸引

3. 身份隐藏反转:适合爽剧,前期被虐越惨,后期打脸越爽

4. 重生复仇国内成熟套路,海外市场逐渐接受

AI赋能创作的具体应用:

AI创作的局限性

1. 缺乏真正的创新突破

2. 艺术直觉与灵感缺乏

3. 文化细节理解不足

创作者如何适应AI时代的内容创作

1.深化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

2. 培养"反AI思维"


单元三:圆桌讨论

主持人开场:

在听完三位嘉宾的精彩分享后,圆桌讨论环节聚焦于2025年AI短剧行业的最新变化。三位嘉宾分别从导演、工具开发和编剧的角度,用关键词概括了行业的核心趋势。

Joey(总导演)- 关键词:"模型能力"

"我选择'模型能力'这个关键词。今年最大的变化是AI模型的协议能力比之前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现在基于原图进行修改的能力,包括类似谷歌Imagen这样的模型,可以将原图中的一部分元素进行替换,同时保持其他元素不变。这对制作流程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突破,能够保持人物一致性,大大降低了我们之前非常多的工作流程。"

李哲(技术专家)- 关键词:"越来越快"

"我的关键词是'越来越快',包括四个维度的快速发展:

1. 技术迭代速度:之前在做工具时,人物一致性是最难解决的技术难点,现在随着模型更新迭代,这个问题基本解决

2. 生产速度:价格降得越来越快,制作速度越来越快,质量越来越高

3. 市场时机:我们认为现在是做AI短剧的最佳时机

4. 用户接受度:观众对AI内容的接受度在快速提升"

邓怡娴(内容创作) - 关键词:"工具成熟"

"我选择'工具成熟'。作为从传统影视转向AI的创作者,我深切感受到从剧本创作到观众观看的整个链条变得更加高效。以前可能因为投资方、演员、导演等各种问题导致项目搁浅,现在有了AI工具,内容创作者能够更快、更有效率地将作品呈现给观众。这也是我今年逐渐拥抱这个趋势的重要原因。"

主持人提问:AI在情感表达和表演方面的局限性

Joey的技术解决方案

"表演确实是目前AI的薄弱环节。直接用AI模型生成表演时,虽然表情精准但非常僵硬,捕捉不到情感的细微变化。但我们有一些解决方案:

1. 表情迁移技术:可以将实拍演员的表情迁移到AI生成的角色上,这是AI结合实拍的过渡阶段

2. 肌肉动作还原:能够将真人面部肌肉动作还原到AI角色中

3. 未来发展预期:随着市场需求增长,AI模型公司一定会针对这个痛点进行优化"

李哲的产品思维

"从产品角度思考,AI产品最大的特点是'迭代速度快',这与传统产品完全不同。我们在访谈1000多个AI动漫创作者后发现,大模型在创意方面确实有局限,更多是学习已有内容,原创性较弱。但我们可以在产品交互方面做优化,让AI在提效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这个目标是可以达成的。"

邓怡娴的创作者视角

"我认为技术问题只是时间问题,技术出身的朋友们一定会解决。作为创作者,我们现在可以在故事技巧上提升:

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用来操控观众情绪的'技术活',是现阶段有创作技能的人可以帮助故事更好呈现的方面。"

主持人深度提问:AI短剧在商业化方面与传统短剧的区别

Joey的实验性思考

"《众神之战》是一个非常实验性的项目,我们成立项目之初就没像用它直接变现,更多是用技术去创造新的内容形式。但我们看到很多合作伙伴在用传统短剧的付费形式进行AI创作,比如60集内容,每集2分钟,也获得了不错的商业化成果。

关键在于传统短剧对剧本要求极高,必须在特定时间点有反转,否则观众就会失去耐心。这对AI创作来说,难点在于需要精确把控节奏,知道在什么地方必须转折。"

李哲的市场观

"现在确实有很多人通过AI短剧赚到钱。现阶段虽然一比一模拟传统短剧还有困难,但无论是AI动态漫、沙雕内容,还是真人短剧,观众看的更多是故事和内容,而不是画面质量。所以剧本这一块是非常核心的,AI现在还难以完全解决,更多需要创作者的奇思妙想和市场洞察。"

邓怡娴的市场判断

"我觉得现在很多AI作品还在向大众展示技术能力,但距离让所有人都接受并愿意付费还有一定距离。包括表情的微妙变化等技术突破,我觉得不会很长时间就能实现,但目前距离真正投放到市场上让大众付费还有一点距离。"

主持人提问:对想要入行AI短剧的新人有什么建议?

Joey的实践建议

"我建议初学者一定要愿意去尝试,因为AI本身有很强的随机性。可能需要生成10-20次才能得到满意的画面,每次都要付费,成本确实不低,高成本的试错很容易让初学者有很强的挫败感。但现在AI模型的文字识别能力已经很高,可以在较小成本下获得想要的画面。

关键是要跨过这个门槛,积累AI生成素材的经验,了解AI擅长和不擅长的地方,这样后续成本会越来越低。"

李哲的工具优化

"我们针对新手的'抽卡'问题做了优化:

1. Prompt优化:帮助初学者写出更好的提示词,提高成功概率

2. 模型推荐:根据故事和题材推荐合适的模型

3. 成本控制:通过技术手段降低试错成本

我们现在有内测版本,大家可以免费体验,作为入行的起点。"

邓怡娴的创作鼓励

"我鼓励大家大胆尝试不同的题材和内容。现在真人短剧的题材已经非常局限,平台越来越不敢尝试新东西。而AI短剧还在野蛮生长阶段,大家有很多自由去创作不同的故事,可能会给市场带来更多新鲜感。"

圆桌讨论的核心洞察

通过这场深度对话,我们看到:

1. 技术快速迭代2025年AI工具在协议能力、生成速度、质量提升方面都有显著进

2. 实用主义导向:行业更关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而非追求完美的技术方案

3. 创作者价值凸显:在技术同质化背景下,创作者的策划能力和内容洞察更加重要

4. 市场教育进行时行业仍在向大众证明AI内容的价值,商业化模式在探索中成熟


结语:技术与创意的完美融合

通过本次分享会,我们看到AI短剧行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节点。技术的快速迭代为创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具,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思考。

核心结论:

    1. AI是赋能工具,不是替代方案:成功的AI短剧仍需要人类的创意、策划和情感投入

    2. 质量与效率的平衡是关键:纯粹的自动化生成难以满足商业化需求

    3. 出海是重要机遇:海外市场为AI短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4. 原创IP是核心竞争力在技术同质化的背景下,内容创新更加重要

未来展望:

AI短剧行业将在技术创新与内容创意的双重驱动下,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那些能够在技术应用与内容创作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的创作者和团队,将在这场内容革命中占据先机。

正如嘉宾所说:"总体而言,AI短剧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技术创新与内容创意的结合将推动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不仅是对当前行业状态的准确描述,更是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

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让我们共同见证AI短剧如何重新定义内容创作的边界,如何在技术与艺术的交融中创造出更多令人惊艳的作品。


 近期看点 👀 

🔥 AI切磋大会第17期 | AI+行业出圈案例拆解,9月27日见!

WaytoAGI 企业服务发布!让 AI 成为企业的真实生产力

扣子 AI 工坊百校联动等你来!一起探索 AI 在校园的使用场景

忘了普通浏览器吧,Fellou 核心功能全免费了!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短剧 内容创作 技术赋能 短剧出海 AIGC AI漫剧 短剧制作 数字内容 行业论坛 AI创作者 AI Short Drama Content Creation Technology Empowerment Short Drama Export AIGC AI Animated Drama Short Drama Production Digital Content Industry Forum AI Creator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