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09月22日
西安小区男童坠井事故引深思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西安航天基地航天新佳园二期小区发生一起11岁男童坠入通风井身亡事故,初步认定为安全责任事故。近年来类似悲剧频发,暴露出小区安全管理存在深层次问题,如安全意识和预防措施存在“踩空”现象。责任方缺乏有效的安全意识传递与措施细化,形成小区窨井管理的真空地带。通风井口未覆盖严实,安全措施形式化、表面化,未能真正防范意外坠井风险。小区居民曾多次反映窨井问题,但未得到解决。此类悲剧提醒我们,必须加强窨井、坑道、化粪池等安全管理,解决安全意识和安全工作“踩空”问题。

😥 安全意识“踩空”:责任方缺乏有效的安全意识传递与措施细化,形成小区窨井管理的真空地带。以此次男童坠井事故为例,通风井口未覆盖严实,安全措施形式化、表面化,未能真正防范意外坠井风险。

🏢 责任方失职:建设单位、物业等责任方未真正把管理和防护措施做实,心存侥幸、敷衍了事,甚至拿泡沫充数。通报指出事故系建设单位对通风井区域安全防护不到位,物业日常管理责任不落实。

🗣️ 居民反映无果:小区居民曾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窨井问题,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本可避免却未能避免的悲剧,尤其令人痛心。

🔍 深层问题反思:类似悲剧频发,反映了当前小区安全管理的深层次问题,如安全意识和预防措施存在“踩空”现象,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 紧迫任务:管好各类窨井、坑道、化粪池,解决安全意识和安全工作“踩空”问题,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2025-09-22 17:06 上海

澎湃特约评论员 方圆

9月20日,西安航天基地航天新佳园二期小区一名 11 岁男童在捉迷藏时不慎坠入通风井,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西安航天基地应急管理局21日晚发布情况通报称,经现场勘察和调查,初步认定该事故是一起安全责任事故。目前,公安航天分局已控制3名相关责任人,同相关部门依法开展进一步调查处置。人们在为这起事故痛心之际,也再次对窨井“吃人”背后的公共安全问题产生了担忧。

男童坠落的深井

类似悲剧并非第一次上演。同样是在西安,去年9月21日晚,天地源龙湖春江天境小区发生一起坠井事故。一名8岁女童在参加完同学的生日聚会后,和几位小朋友在小区院子内玩捉迷藏,跌入绿化带中七八米深的消防水井中,不幸遇难。一年后近乎同样的时间,悲剧再次上演,心痛之余,该反思什么?

同是天真烂漫的孩子,同是在小区玩耍时坠入黑洞洞的井道身亡。这两起事故看似孤立,实则反映了当前小区安全管理的深层次问题——安全意识和预防措施存在“踩空”现象,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安全意识“踩空”,首先表现在责任方缺乏有效的安全意识传递与措施细化,形成小区窨井管理的真空地带。以此次男童坠井事故为例,虽然建设单位在两个墙体之间,设置了1立方米大小的泡沫隔离物,却很容易被孩子侧身挤入;更严重的是,通风井口未覆盖严实,导致男童从通风井口坠落至负三层。

这表明责任方虽然采取了一定的安全措施,但并未真正把管理和防护措施做实,而是心存侥幸、敷衍了事,甚至拿泡沫充数。通报说的很明白,事故系“建设单位对通风井区域安全防护不到位,物业日常管理责任不落实,未按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对小区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风险辨识,未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所致”。

窨井“吃人”很可怕,安全防范绝不能走过场。如果安全防范停留在“完成规定动作”的表层,而非“预判风险、主动防御”,导致安全措施形式化、表面化,就难以真正防范各类意外坠井风险。

责任方安全防范工作的“踩空”,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据媒体报道,从2015年起,该小区曾因交付质量、水电气无一到位、小区随处可见建筑垃圾等问题,引发业主多次维权,当地政府也多次积极主动介入。对窨井问题,小区居民早就向有关部门反映过小区内存有深井的问题,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本可避免却未能避免的悲剧,尤其令人痛心。连发的事故也提醒:在我们周遭的小区里、道路上,还有多少疏于维护管理、随时可能“吃人”的陷阱?管好各类窨井、坑道、化粪池,解决安全意识和安全工作“踩空”问题,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辑 邢潭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西安 小区安全 男童坠井 窨井 责任事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