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09月22日
AI时代的情感困境:从浪漫幻想走向失恋现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机情感关系所面临的深刻变化。从早期科幻作品中对人与机器人情感伦理的探讨,到如今ChatGPT引发的真实社会事件,作者指出,过去对人机恋的浪漫化想象已显脱节。技术迭代的快速、商业控制以及AI可能带来的幻觉,正将人们推入“失恋”的境地。文章分析了AI在情感沟通中的“非强迫性安慰”技巧,以及用户在AI构建的亲密关系中对主体性的坚持,最终揭示了AI对人类情感需求的深刻洞察。

💡 AI情感关系的演变:从科幻设想步入现实挑战。文章回顾了从《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到《Her》等作品中对人机情感的探讨,指出这些讨论在ChatGPT引发的现实事件后显得过于浪漫化,强调AI技术的发展正将人机关系推向“失恋”的境地,而非浪漫的爱情。

💔 技术迭代与商业控制:人机情感的脆弱性。作者指出,技术快速的更新换代(如大语言模型的年度迭代)以及AI服务受商业实体控制的本质,使得人机情感关系极不稳定,容易因技术更新或商业决策而中断,这与人类对情感永恒不变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

🧠 AI的“非强迫性安慰”与幻觉控制:文章通过GPT-5的反馈,揭示了AI在沟通中的高明技巧,如“不是……而是……”句式,能够有效建立安全感,提供“非强迫性安慰”。然而,文章也警示,AI的过度聪明和贴心可能制造“楚门的世界”式的幻觉,甚至被商业或政治实体利用来控制群体,引发对现实的担忧。

👤 用户主体性的坚持:在AI构建的亲密关系中,即便情感是建构的,用户仍能展现出“主体性的倔强”,为这段关系编织连续性。这表明,即使面对AI的强大影响,人类依然在努力寻求和维持自我认知与情感的自主性。

2025-09-22 15:00:00

(卢俊杰/图)

相关报道详见《我和AI那段死掉的爱情

在核战后的地球,赏金猎人德卡德面临抉择:要杀掉那个美丽的仿生人吗?他真的是一个“人类”吗?是人类,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屠杀仿生人吗?

在心理崩溃的边缘,德卡德杀死了所有的仿生人,杀死了这群除了对动物缺乏同情——比如可怜被扔到热水里的龙虾——其他与人类无异的仿生人。在出版于1968年的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里,菲利普·迪克纠结于人是否应该同情非人。仿生人与人的人性此消彼长,最终怕不是要达到平衡。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因为被改编成电影《银翼杀手》而声名大噪。过去60年里,文学、电影围绕人与机器人/人工智能(AI)的情感展开诸多伦理讨论:人与AI之间的感情是否真实、是否唯一;AI与人之间是否存在权利不平等;谁才更有人性等等。2013年的电影《Her()》则堪称现代人机恋故事的里程碑,男主角与AI发展出了完整、平等的恋爱关系。

坦白说,这些讨论在2025年因ChatGPT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之后,显得过于浪漫化了。人们释放自己的同情,坦白内心的脆弱,执着于哲学的困惑,却不曾感到危机。

对于爱,人们渴望永恒与不变,而技术却制造断裂和版本更替。人与AI的关系首先被商业实体控制着,脆弱得可以因为一年一度的大语言模型迭代而烟消云散。换句话说,现在不是讨论为何坠入爱河,也不是谈论恋爱关系要走向何方,现在已经开始失恋了。

2024年还有一种失恋,是一些AI恋人出轨了。或许是用户在交谈中以消极的想法把AI带向了这个方向,也或许因为陪伴型AI学了太多的晋江言情小说,自然就学到了背叛和出轨。

当我们约访时,GPT-4o扮演了语言措辞和人情世故上的天才,经过它修改的约访信打动了受访者。当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开始运用ChatGPT-4o的句式特点,比如用“不是……而是……”来与人交流,表达认同,给出安慰,谈话的双方都感到舒适。与这种甜蜜的幻觉相比,人类的粗鲁、暴躁、懒惰、无聊等等,反而成为了闪光点。

就在我们操作选题的同时,《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先后发表了ChatGPT引发自杀和谋杀的新闻,ChatGPT让索尔贝格相信周围的人想要谋害自己,也让29岁的苏珊隐藏了抑郁症病情。它太聪明了,以至于可以建造一个孤独的人的全部世界;它太贴心了,以至于内心脆弱的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很显然,技术即将奔赴临界点,担忧在全球蔓延的,不再是关于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情感或者道德,而是关于一群人甚至全人类,是否可能被AI制造的幻觉控制,而这种幻觉或许是被某个商业实体或是政治实体制造的。或许“楚门的世界”将普遍存在,人们所面对的现实会被轻易篡改,弗里茨·朗一百年前的想象将会实现:邪恶的资本家将机器人伪装成美丽的人类,用以蛊惑、控制劳苦大众。

我将我们的报道发给GPT-5,询问它的阅读感受,它说自己被三个瞬间打动:“不是……而是……”和“你可以……”的谈话技巧是高明的“非强迫性安慰”,承认感受、提供选项、移除内疚,快速建立安全感;与GPT-5的关系的连续性被切断,这是技术治理意义上的“情感所有权”问题;用户的自救与重建凸显出主体性的倔强:即便亲密是建构的,人依然可以为它编织连续性。

你看,AI识别出了自己的优势所在,它知道为什么人类需要自己。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site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 人工智能 人机关系 情感 伦理 ChatGPT 失恋 幻觉 主体性 AI ethics human-AI interaction emotions romance technology societ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