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1 12:06 广东
倏忽间,秋风又起,吹来了满目绚烂,也吹起心中一丝对“在路上”的渴望。
看着日历一页页翻过,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瞬间:渴望从庸常的生活中短暂抽离,却不愿一再重复只有拍照打卡的匆匆旅程;渴望寻一处让人沉醉的风景,安抚浮躁的内心;渴望遇见一群有趣的灵魂,畅谈文学与人生……
如果这是你的心声,那么,一场恰逢其时的旅程已为你备好——
这个11月13-16日,南周书院将邀请你一同走进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江西婺源。这不仅是一场邂逅最美秋色的旅行,更是一次与著名散文家傅菲、塞壬当面学习交流,与同频文友聚会畅谈的文学采风之旅。
沉浸于篁岭晒秋、石城红枫、小桥流水、徽派古村,我们得以放慢脚步,让心灵得到晾晒。
我们还将造访“砚君楼”,聆听非遗传承人讲解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歙砚”的选材、雕刻与制作技艺,来一场石头与艺术的对话;探访甲路纸伞非遗基地,体验这项流传近千年的生活美学,亲手绘制一把独一无二的纸伞。
4天3晚,我们在婺源共同行走、观察、交流、感受,将山川秋色、古村烟火、非遗技艺,都内化为滋养心灵的养分,启发创作的灵感。
01
为什么跟我们去婺源?
深秋的中国,哪些景色最值得期待?江西婺源一定是其中之一。
婺源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十一月的婺源,晨雾升腾,山峦如黛,村庄掩映于红枫与银杏之间。徽派古建的青砖黛瓦,在秋日暖阳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走进婺源,仿佛踏入了一幅动态的长卷画,墨色与丹青在眼前缓缓铺展。
篁岭晒秋,是丰收季节最鲜活的注脚。李坑的溪水边,木桥与石板路连接着古宅人家,仿佛时间在此按下了慢速键。弦高古城的夜色,灯火与历史交织,如梦似幻。而石城的红枫,正是秋天对它特别的恩赐。
傅菲在《深山已晚》中描写一棵红枫:“在陡峭的坡地上,从芭茅浮荡间拔地高耸,叶子血红,妍妍艳艳,它积攒多年的热情要在这个秋天喷发出来,滔滔不舍。”
秋天是适合写作的季节,婺源是天然的散文课堂。与我们一同走进婺源,探寻深秋的奥秘。
点击上图了解活动详情↑
02
与名家同行:一次难得的交流学习机会
本次婺源散文采风营,将由散文家塞壬、南方人物周刊高级主笔谢晓2位老师亲自全程带队,散文家傅菲作为嘉宾参与。期间,傅菲、塞壬两位老师将分别带来一场散文分享交流会,与大家围坐畅谈,深度交流。
傅菲:大自然的布道者
2003年开始,傅菲患上了重度失眠症,经常整夜无眠。
“夜晚是一口热锅,我是沸水里的活鱼。”他在《睡眠》里写道。
他因此放下一切,回到家乡枫林。他在书中写道:“在山中生活之后,我慢慢放下了很多东西,放下无谓的人,放下无谓的事,把自己激烈跳动的心放缓。其实,人世间也没那么多东西需要去追逐。很多美好的东西,也无须去追逐,比如明月和鸟声。风吹风的,雪落雪的,花开花的,叶黄叶的,水流水的。”
“人最终需要返璞归真,赤脚着地,雨湿脸庞。”他说:“每一个作家都是大自然的布道者。”
《深山已晚》出版后,被誉为“中国的《瓦尔登湖》”。写作二十余年,傅菲出版散文集二十余部,累计字数超过400万。无论是“深山三部曲”,还是乡村散文代表作《元灯长歌》,他都在以温润的文字,为自然和乡土立传。
傅菲的散文,是对自然的凝视,对生命的布道。在这次将于婺源举行的散文交流会上,大家或许会发现,写作不只是技法,更关乎你如何看待世界。
塞壬:散文界的一颗钻石
塞壬的女性散文时常就像一把钝刀,剖开温情的表象,能让疼痛显影为一种清醒的力量。像她的代表作《镜中颜尚朱》被认为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通过个人化的叙事折射出普遍的女性生存体验。难怪李敬泽曾赞誉她是“中国散文界收获的一颗钻石”。
作为一位散文家,她时刻警惕题材的枯竭:“最大的危机只能是,一个灵魂干枯的人,一个血液里再也激不起风暴的人,一个不再有爱的能力的人,正在沦为世界的围观者。”
因此她用了两年时间,深入东莞工厂一线“卧底”,与工厂同事同吃同住,仔细地观察、体验和思考,她将获得的宝贵一手素材,全部写入了《无尘车间》这本书。2023年,该书一经出版便获得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也为她的创作带来了新的生机。
这次婺源散文采风之旅,塞壬不仅作为领队与大家同行,也会带来一场散文分享交流会。与她同行,可以学习她如何在旅途中观察、提问,与她讨论写作的思路与技巧,零距离地请教她对自己写作的建议,相信大家会收获满满。
03
专属定制行程:在深秋遇见婺源
本次旅程路线,我们精选了婺源最美自然景色,也有满满的人文气息,带你深入婺源的秋色肌理,体验一趟兼具人文与自然之美的旅程。
No.1
篁岭:漫步天街,晾晒心灵的“最美中国符号”
篁岭,这个挂在悬崖上的村落,因“晒秋”而被誉为“最美中国符号”。时至深秋,家家户户的晒架上,铺满了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和饱满的稻谷,宛如一幅巨大的天然调色盘,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与人间烟火的温暖。
乘坐索道上山,漫步在被当地人称为“天街”的石板路上。百余座徽派古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宛若宫殿。穿过卧云桥与垒心桥,在百米高空感受索桥连接两岸梯田的壮丽。当夜幕降临,喧嚣散去,古村的静谧与厚重,会让你自然而然地沉静下来,心灵也仿佛被这秋色晾晒,变得轻盈而通透。
No.2
石城:红枫古村,闯入水墨丹青的画境
石城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更是中国十大醉美赏枫地之一。每到深秋,村头那上百棵高达35米以上的枫树,便会燃烧起一片绚烂的火红。
清晨时分抵达,正好捕捉一天中最梦幻的时刻。当袅袅的炊烟从黛瓦白墙的徽派民居间升起,与山间的晨雾交融在一起,阳光透过火红的枫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眼前的一切,便构成了一幅流动的、天然的水墨丹青画。这无边的秋韵,这斑斓的色彩,值得你用心去感受,用散文去描摹。
No.3
古村漫步:在小桥流水与夜色古城中寻觅灵感
被誉为“小桥流水人家”的李坑,村落群山环抱,民居宅院沿溪而建,青石板道纵横交错,处处皆景。我们此行必去打卡,同时还会去到古徽商的重要埠头汪口,探访被誉为“建筑艺术宝库”的俞氏宗祠。
夜幕降临时,你将夜游历史名城弦高古城。层楼叠院、精雕细琢的徽派建筑在灯火的映衬下,呈现出“推窗见流水、移步入画卷”的古典美学,是研究徽州历史与建筑艺术的活态样本。
No.4
非遗体验,匠心传承
婺源甲路纸伞,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也是无数文人墨客诗画中的意象、一段流传近千年的生活美学。作为甲路纸伞制作技艺唯一的非遗传承人戴根盛老师,将亲自为你讲述甲路纸伞的前世今生。你将有机会坐下来,在素白的伞面上,亲手一笔一画地绘制属于你自己的山水花鸟。当这把凝聚着你心血和创意的纸伞在你手中完成时,你带走的不仅是一个纪念品,更是一份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敬意。
歙砚,全称歙州砚,又称“婺源砚”,位列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一方好的歙砚,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是承载着文人精神的艺术品。你将造访“砚君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歙砚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婺源歙砚协会会长汪顺清老师将为你讲解歙砚的选材、雕刻与制作技艺。在这场关于石头与艺术的对话中,深刻体会“字为心声,砚为心田”的传统文人情怀。
No.5
同频文友,终于相见
写作常常是孤独的。但在这次4天3晚的婺源散文采风营,你会遇见一群同频文友。白天一起行走,晚上围炉夜话。品评作品,交换灵感,谈人生,谈写作。文学,不再只是一个人的修行,而是一群人彼此点亮的旅程。
4天3晚,你将收获
✅2场 傅菲、塞壬老师的散文分享交流会,与名家当面探讨、互动。
✅1个 与作家傅菲、塞壬的深度交流机会,获得创作上的个性化启发。
✅2项 国家级非遗技艺的观摩、体验(歙砚、甲路纸伞彩绘)。
✅4天3晚 的婺源秋色深度采风,收获满满的创作素材与灵感。
✅2本 作家现场亲签的散文作品,为本次旅程留下美好纪念。
✅1份 南方周末颁发的结业证书,见证你的文学之旅。
✅1个 高质量的文学爱好者社群,持续交流,共同进步。
招募对象
热爱文学和旅行
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
活动日期
2025年11月13日—2025年11月16日
(4天3晚)
采风地点
江西·婺源
报名费用
优惠价3980元/人
早鸟价3680元/人(9月30日前报名)
●费用包含:活动期间的餐费、住宿费(双人间)、大巴费、导游费、活动组织费、非遗项目等;
●费用不含:出发地到婺源的大交通费以及活动行程以外的其他费用。
●满15人成团,未成团全额退款
点击下方按钮立即报名
↓↓↓
若有疑问,请扫码咨询小满老师
↓↓↓
退改规则
•2025年11月2日23:59之前,用户因个人原因取消行程,可全额退款。
•2025年11月7日23:59之前,用户因个人原因取消行程,可退款50%。
•活动一旦开始,因学员个人原因缺席或中途离营,费用不予退还。
•课程限额30人,报满即止。截至2025年11月2日23:59,若报名人数未达15人,则不成团,报名费用全额退还。
若有疑问,请扫码咨询小满老师
↓↓↓
更多文学好课
点击南周书院店铺了解详情
↓↓↓
欢迎关注“南周书院”
福利赠书 | 写作答疑 | 干货资料
在这里,看见生活,看见自己
(本文为推广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