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了推荐系统中潜在的利益驱动与用户体验之间的冲突。作者反思了自己曾提出的观点,即为了延长用户使用时间或增加消费,推荐系统可能并非总是优先推荐对用户真正有益或性价比最高的内容。文章进一步引用了推荐系统书籍中的两个关键点:一是算法系统易受攻击,可能导致恶意内容获得更多曝光,从而牺牲用户体验;二是简单的打分推荐效果不佳,而复杂的列表排序推荐在计算复杂度上可能面临挑战。这些因素可能共同导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局面,即推荐系统在优化用户体验和实现商业利益之间存在固有的困境。
🎯 利益驱动与用户体验的潜在冲突:文章的核心在于探讨推荐系统可能存在的“牺牲用户体验和利益”的情况,例如为了增加用户使用时长而隐藏真正有用的信息,或为了增加消费而推荐更昂贵的商品。作者对此前自己提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求证。
🛡️ 算法系统的攻击面与内容泛滥:引用推荐系统书籍的观点,任何能带来利益的算法系统都可能被攻击,恶意内容生产者可能利用系统获得更多曝光,这类似于恶意的SEO(如内容农场),直接牺牲了用户体验。
📈 推荐算法的复杂度与效果:文章提到,简单的打分推荐效果不佳,而效果更好的列表排序推荐在计算复杂度上可能达到O(n!)。这引发了关于“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疑问,即是否存在技术或资源上的限制,导致系统难以同时实现最优的用户体验和商业目标。
💡 信息茧房与用户探索:文章还提及了“信息茧房”的概念,并指出那些总提这个问题的人可能自己不愿意尝试新事物。这暗示了成熟的推荐系统通常会尝试发现用户的其他兴趣,但其实现方式和效果仍是值得探讨的议题。
所谓牺牲用户体验和利益比如:
为了增加用户的使用时间不推荐对用户真正有用的。
为了增加用户的使用时间对真正的好东西藏着掖着,不一次给用户,而是细水长流。
为了增加用户的消费推荐更贵的商品,而不是有同样功能却更便宜的。
类似的东西我曾经是拍脑袋想出来的,然后在 V 站提过,然后最近看到别人也说过类似的东西。我有那么一点怀疑可能是被我带歪的。我自己瞎说我还能接受,另外我当时说的语气可能也不是很确定,但是影响到别人我就不得不在意了。所以想发帖确认一下。
我略读过两本推荐系统的书。里面有两个我感觉很在意的相关的东西。其一是任何一个能带来利益的算法系统都会被人攻击。推荐系统也一样,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让恶意的内容生产者之类的人的东西获得更多曝光。可以类比一下恶意的 SEO ,比如内容农场。当然这会牺牲用户的体验。其二是通过简单的打分进行推荐效果并不好,而效果更好的通过列表排序进行推荐的复杂度是 O(n!)。书上好像没说是时间还是空间复杂度。所以有没有可能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呢?或者可能两个原因都有?甚至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我还听说那些总提信息茧房的人可能自己就是不愿意尝试新东西的人,因为成熟的推荐系统好像都是会尝试发现用户的其他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