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在成都举行的理想i8车主见面会,理想第二产品线负责人张骁与车主深入交流。调研显示,座舱体验是i8车主的首要购买决策点,而储物空间则排在末位。张骁认真回应了包括一位10岁小朋友在内的多位车主提问,分享了对i8“慢热”的预期、设计理念(高级感与经久耐用)以及个人沟通偏好。他认为线上舆情与线下实际存在差异,线下交流让他更坚信用户认可理想坚持的核心价值。关于李想的优点,张骁提到了“纯粹”与“成长”,并认为i8的改进空间主要集中在细节体验,如储物、座椅和VLA。在产品线竞争、硬件权衡及市场认知迭代等方面,张骁也分享了其观点,展现了理想对用户反馈的重视和对产品的不懈追求。
⭐ 座舱体验是i8车主购车决策的首要因素。理想的调研结果显示,座舱体验在i8车主的购买决策点中位列第一,远超储物空间等其他因素,这表明用户对车辆的智能化交互和舒适性给予了极高重视。
💡 用户认可理想坚持的产品理念。通过与真实车主的线下交流,张骁感受到用户对理想汽车长期以来坚持的核心理念表示认可和理解,这有助于巩固品牌在用户心中的价值感,并可能缓解部分来自网络舆论的压力。
🚀 i8的设计与用户反馈:设计上,理想内部评审更注重高级感和长期生命力,而非单纯的美丑判断。用户反馈则指向储物空间、零重力座椅的极致化以及VLA系统的满意度等细节体验的优化。同时,i8的尾部设计对风阻无负面影响。
🧠 张骁的沟通风格与市场认知:张骁倾向于深度交流,不偏好高频社交媒体发声。他认为线上舆情与线下实际存在较大差异,线下互动更能反映真实的市场情况。理想对市场的认知也在不断迭代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和行业发展。
原创 理想TOP2 2025-09-19 21:14 四川

2025年9月19日,理想第二产品线负责人张骁在成都举行了i8车主见面会,整场活动大约持续了3-4h左右,由于没有录音,大量原话确实也记不住,所以有损压缩是第一位的,望读者留意。流程为:成都市场相关负责人讲了一会,张骁讲了比较长时间,一位AI创业者i8车主讲了一会,一位10岁左右的小朋友讲了一会,QA环节,私聊,吃晚饭。分享一些观察点:1.理想调研下来,i8车主购买决策点里排第一位的是座舱,储物排在了最后一位。(TOP2明确追问事先是否想到会排第一,张骁的回复是想到了会靠前,没想到会第一。)
2.张骁回复那位10岁小朋友的话,回复的很认真(TOP2主观感受下来几乎没有刻意低幼化处理(很多人面对小朋友交流会故意改变语调与回复质量)),另外10岁小朋友认为理想小同桌太幼稚了些(他认为比较适合5-7岁的) 3.i8改尾部对风阻没有影响。4.事先预期i8会是一款慢热车型,认为太多东西解释成本很高。5.内部评审时没有考虑美丑,会考虑高级感以及是否这个设计可以长期经得起时间检验6.张骁部分概念会用英文(不算多,但有)。7.比较内向,不倾向高频发微博,不偏好长文输出与录视频,比较偏好长交流。如果非要选更倾向小宇宙这种更深度的平台。8.感觉张骁比较倾向认为网上舆情与线下实际差异挺大的,认为线下实际更像是真实世界。(这个判断有损压缩的比较严重,非原话,更多属于TOP2的解读)9.问局限于8个城市线下交流下来,收获是什么?张骁的原话回复忘了,感觉回答指向获得了心力提升,和真实车主交流下来,认为理想原先坚持的东西,用户是认可并理解的。(似乎暗含之前网上喷那么凶,多少会有点自我怀疑,再次提醒读者注意,这未必是张骁的真实想法。)10.问认为李想最大的1-3个优点是什么?张骁很快回复了两个,1是纯粹 2是成长,第三个有点因为提问问的是3个,想了好几分钟,回复的是对产品不妥协一类的。其中对纯粹细化解释时,用了大男孩这个词来描述李想。(相当多和李想接触过的人会用类似想什么说什么,诚实,大男孩来描述李想)11.问真实车主吐槽i8的点共性是什么?回复比较指向一些小的使用细节,确实有一部分人吐槽储物空间,以及零重力座椅可以再极致一些,还包括对VLA不够满意。12.群友提到特斯拉DMS监控更严的问题,回复指向理想调教上不倾向像特斯拉那么严格。13.在多个不同措辞中感受下来,张骁比较倾向不考虑第一二三产品线互相竞争的问题(比如有群友提问L8和L9竞争话题,张骁倾向解读为交给用户去选,不会说刻意追求L8去抢L9的订单)(我这里复述的不够准确,有点在像在打官腔,张骁的原话更真诚)14.其他人大量提问里,张晓不低比例解释指向硬件只能做权衡,无法过于针对性。15.i8如果要更大后备箱下沉,得做高,会牺牲风阻。16.还有一个点,不少提问,张骁解释的很专业,提了不少汽车行业的名词,导致完全记不住,推测其他人也只能说感觉专业,但这种感受难以向身边人精确传递。17.有提到理想对市场的认知也是不断在迭代,有些认知停留在22年23年,有些是最新的认知。(非原话,比较严重的有损压缩)加微信,进群深度交流理想实际经营情况与长期基本面。不是车友群。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