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 reddit 上观察到,vibecoding 似乎称为了众矢之的,在 r/selfhosted 中 vibecoding 的项目被强制要求打上 vibecoded 的标签。反观在中国,或者说在我周围,vibecoding 正在融入每一个程序员的工作中。仿佛不用 ai 编程,就显得很土,很低效。
深入思考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反差? LLM ,VibeCoding ,ChatGtp ,ClaudeCode 等都起源于美国,却在中国广泛流行,并且大厂们也纷纷努力追赶(虽然还有一些差距)。就像电动车也起源于美国,却在中国普及。
1978 年改革开放后,我们花了 47 年追赶上西方两三百年的发展,靠的是效率和性价比。似乎我们对于 AI 编程这样的提效工具,有更大的热情。而美国,作为很多科技创新的发源地,很多人对“工艺感“和”可维护“有更高的要求,从而对 vibecoding 有一定的偏见。
突然想起了一句刻在脑子里的话: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大家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