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之心 09月20日
OpenAI 挖角苹果人才,加速硬件产品开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OpenAI 正积极从苹果公司招募硬件、设计和供应链领域的专家,以推动其自主硬件产品的开发。据知情人士透露,OpenAI 目标在 2026 年底或 2027 年初发布包括智能音箱、智能眼镜、录音笔和胸针等多种硬件设备。公司已与苹果的代工厂商建立合作,并从苹果招募了超过 20 名消费硬件领域的员工,其中不乏在苹果有多年经验的核心人才。这些人才被 OpenAI 吸引,不仅因为丰厚的薪酬,也看重其承诺的更少官僚主义、更多协作的工作环境。然而,OpenAI 的此举也可能影响其与苹果在 Siri 集成方面的合作,并面临硬件产品开发的市场挑战。

💡 **OpenAI 加速硬件布局**: OpenAI 正在从苹果公司招募大量硬件、设计和供应链方面的人才,旨在加速其自主硬件产品的开发。这些产品线包括智能音箱、智能眼镜、数字录音笔和可穿戴胸针等,目标发布时间定在 2026 年底或 2027 年初。此举标志着 OpenAI 在硬件领域的野心勃勃。

🤝 **人才吸引与合作**: OpenAI 已从苹果招募了超过 20 名消费硬件领域的员工,其中包括在用户界面、可穿戴设备、摄像头和音频工程等领域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设计师。许多苹果员工主动联系 OpenAI,寻求跳槽机会。高薪(可能超过 100 万美元的股票期权)和对更少官僚主义、更多协作工作环境的承诺是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

🏭 **供应链与制造**: OpenAI 已开始利用苹果在中国的供应链网络,并与苹果的主要代工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例如,立讯精密已获得 OpenAI 至少一款设备的组装合同,同时 OpenAI 还在接触歌尔,希望其提供扬声器模块等组件。这显示了 OpenAI 在产品制造方面的决心。

🚀 **前苹果高管的愿景**: OpenAI 首席硬件官 Tang Tan,一位在苹果工作了 25 年的老将,正试图重现苹果早期那种高效的合作方式,以打造更大胆的产品。他曾是 iPhone 和 Apple Watch 的产品设计负责人,其加入 OpenAI 以及 io Products 的收购,为 OpenAI 吸引苹果人才提供了强大的号召力。

⚠️ **挑战与风险**: OpenAI 大规模挖角苹果人才可能影响两家公司在 Siri 集成等方面的合作。同时,硬件产品开发本身就充满挑战,历史上许多公司试图挑战苹果在硬件领域的主导地位均以失败告终,例如 Humane 的 AI Pin。前苹果员工也对跨公司创业的成功率表示担忧。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张倩

苹果员工和 OpenAI 双向奔赴了,一个嫌自家产品保守,一个硬件人才紧缺。


据外媒报道,OpenAI 正在从苹果挖走硬件、设计和供应链方面的人才,以加速硬件开发,并且已开始利用苹果在中国的供应链网络来帮助生产硬件设备。


这些消息来自一些苹果现员工和前员工等知情人士,他们的领英个人资料也透露了一些信息。


据悉,OpenAI 正在开发的产品线包括一款类似智能音箱但无显示屏的设备、智能眼镜、数字录音笔以及可穿戴胸针等多种硬件产品,目标发布时间定在 2026 年底或 2027 年初。


在供应链层面,OpenAI 已经与苹果的主要代工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负责组装 iPhone 和 AirPods 的中国厂商立讯精密已获得 OpenAI 至少一款设备的组装合同。同时,OpenAI 还接触了负责组装 AirPods、HomePod 和 Apple Watch 的歌尔,希望其为 OpenAI 未来产品提供扬声器模块等组件。


为了加速硬件开发,OpenAI 今年从苹果招募了超过 20 名消费硬件领域的员工。这些新员工包括此前专注于用户界面、可穿戴设备、摄像头和音频工程等领域的硬件工程师和设计师。此外,还有许多苹果公司员工主动联系 OpenAI,希望能跳到 OpenAI 工作。


已经加入 OpenAI 的重要人才包括在苹果工作近 15 年的用户界面设计总监 Cyrus Daniel Irani,以及制造设计领域的 17 年老将 Matt Theobald 和 Apple Watch 硬件团队高层 Erik de Jong。





这些人之所以愿意到 OpenAI 工作,除了薪酬丰厚(价值可能超过 100 万美元的股票期权),还在于 OpenAI 承诺给他们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这个环境「官僚主义更少,协作更多」。据了解这些员工想法的人士透露,一些长期在苹果公司从事硬件产品工作的员工,已经对他们所研发产品的渐进式改进感到厌倦,并且对苹果的官僚主义感到不满。这些人士还表示,过去一年苹果股票表现不佳,导致员工收入受损,这无疑雪上加霜。


这个承诺由 OpenAI 首席硬件官 Tang Tan 作出,他此前已经在苹果工作了 25 年,曾是 iPhone 和 Apple Watch 的产品设计负责人,去年才离开苹果,与前苹果首席设计师 Jony Ive 等人共同创立了 io Products。他之前向苹果硬件部门负责人 John Ternus 汇报工作,在苹果内部广受尊敬,因为他助力将 Jony Ive 团队构思的设计转化为公司能够大规模生产的产品。他曾告诉大家,他的愿景是重现苹果公司工业设计师和硬件团队过去那种更高效的合作方式,并共同打造更大胆的产品。



io Products 在今年 7 月份被 Open AI 以 65 亿美元收购,联合创始人 Scott Cannon、Evans Hankey 和 Tang Tan 以及约 50 名 io 的工程师、设计师和研究人员,在公司被收购后加入 OpenAI。不过,Jony Ive 和他的设计工作室 LoveFrom 依然保持独立。


Ive 曾在 90 年代末、00 年代初的苹果复兴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的参与大大提升了 OpenAI 在苹果员工心目中的可信度。据前苹果员工透露,苹果员工之所以被 OpenAI 的工作所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机会与 Tan 和 Ive 重聚。



然而,OpenAI 的硬件野心也面临挑战。其对苹果人才的大规模挖角可能会复杂化两家公司的合作关系 —— 目前双方正在就将 OpenAI 模型整合到 Siri 语音助手中进行更深入的合作讨论。


而苹果方面已经对员工流失表现出担忧。上个月,苹果突然取消了其在中国为制造和供应链团队举办的年度会议,原因是高级管理层担心这会让太多高管长时间离开加州库比蒂诺总部,而此时正需要他们防止更多员工跳槽到 OpenAI。


尽管 OpenAI 在硬件领域雄心勃勃,但成功并非必然。历史上,从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到新兴初创公司,许多企业都试图挑战苹果在硬件领域的主导地位,但大多以失败告终。近期的例子包括 Humane 公司 —— 该公司招募了大量苹果硬件和运营专家来开发可穿戴 AI Pin,但产品在 2024 年推出后受到差评,最终被惠普以 1.16 亿美元收购并停产。


苹果自家前员工也有人不看好跳槽过去的前同事,「仅仅因为你在一家拥有数十亿美元资源和全球顶尖人才的大公司里做出了一些成就,并不意味着你在公司之外也有能力做到这一点,」Matt Rogers 说。他曾是苹果公司的工程师,参与过 iPod 和 iPhone 的开发,之后与人共同创立了智能家居初创公司 Nest。「我的很多前苹果同事都离职去创业了,而他们中几乎所有人都彻底失败了。」


不过,如果 AI 真如一些技术专家预测的那样,注定成为未来设备的核心特征,那么凭借在 AI 领域的领先地位,OpenAI 相比苹果等公司可能具有关键优势。对于超过 70% 收入来自设备销售的苹果而言,这场竞争的风险巨大。


参考链接: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openai-raids-apple-hardware-talent-manufacturing-partners?rc=ckidgd

https://www.theverge.com/news/781854/openai-chatgpt-hardware-rumors-smart-speaker-glasses-pin



© THE END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投稿或寻求报道:liyazhou@jiqizhixin.com



文章原文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OpenAI Apple 硬件开发 供应链 人才 人工智能 OpenAI Hardware Apple Talent Supply Chain AI Developmen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