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09月20日
科技巨头密集发债,布局AI基础设施融资新周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5年9月,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三大互联网巨头相继宣布债券发行计划,合计融资超300亿元。百度发行44亿元离岸债券,年化票面利率1.9%;腾讯计划发行约90亿元人民币点心债,年收益率2.1%-3.1%;阿里巴巴发行约32亿美元零息可转换优先票据,并设计了对冲股权稀释的看涨期权。此次密集发债主要为应对AI技术发展带来的巨额资金需求,以及当前较低的债券利率环境。分析认为,这标志着AI正引领新一轮基础设施融资周期,体现了政策支持与市场信心的恢复,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也在加速。

💰 **巨头密集发债,规模超300亿**: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在2025年9月集中宣布了新的债券发行计划,总融资规模超过300亿元人民币。这显示了头部科技企业为满足未来发展需求而进行的战略性资金筹集。百度发行了44亿元离岸债券,票息率低至1.9%;腾讯计划发行约90亿元人民币计价的点心债,覆盖5至30年期,收益率在2.1%至3.1%之间;阿里巴巴则发行了约32亿美元的零息可转换优先票据,并采取了复杂的金融工具来管理潜在的股权稀释风险。

📈 **低利率环境与AI发展驱动**:科技巨头选择此时密集发债,主要得益于当前较低的债券市场利率。例如,百度和腾讯发行的债券票面利率接近甚至低于同期国债收益率,融资成本较低。更深层的原因是AI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持续巨额投入建设算力基础设施,包括硬件采购和数据中心建设。巨头们通过发债获取低成本资金,是为了抓住AI技术风口,并优化其财务结构以应对未来的资本开支需求。

🚀 **AI引领新一轮融资周期**:企业密集发债以及政策层面对AI发展的支持,共同标志着AI正引领着新一轮基础设施融资周期的开启。这不仅体现在企业层面,全球范围内对AI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在加速,中国和美国均已宣布千亿美元级别的投资计划。摩根士丹利的研究表明,未来四年AI相关资本支出总额预计将达到约2.9万亿美元,显示出AI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各方共识,并释放出宏观政策支持与市场信心恢复的双重信号。

2025-09-20 14:00:00

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AI)展示中心。视觉中国/图

2025年9月,百度集团(09888.HK)、腾讯(00700.HK)、阿里巴巴(09988.HK)三家互联网巨头相继宣布新一轮债券发行计划,合计融资规模超过300亿元。

具体来说,9月15日,百度完成了一笔总额为44亿元的离岸债券发行,年化票面利率低至1.9%,于2029年到期。

9月17日,腾讯公告,计划通过三期点心债筹资约90亿元,覆盖5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品种,年收益率分别为2.1%、2.5%和3.1%。点心债通常指在中国内地以外地区(主要是香港)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

这是腾讯自2021年4月以来首次发行债券,扣除包销费用、折扣及佣金后,估计发行票据的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9.7亿元。

阿里巴巴的债券设计更加精密。9月17日,该公司宣布,完成发行约32亿美元的零息可转换优先票据。该票据不支付利息,但持有人未来有权以每股193.15美元的价格将其转换为阿里巴巴在美股上市的股票。

为降低未来“债转股”可能带来的股权稀释,阿里巴巴同步购买了限价看涨期权,以对冲股价上涨风险。限价看涨期权将票据的转换价格上限锁定至235.46美元。

以阿里巴巴在债券定价日的股价作为参考,转股价较现价仍有约31.25%的上涨空间,而限价看涨期权的执行价则较现价高出约60%。这一设计既降低了公司的融资成本,也体现了公司和资本市场对其未来股价的双重信心。

百度和腾讯都宣布将所得款项用于一般企业用途,阿里巴巴更为聚焦,宣布将重点投向云基础设施和国际商业两大核心战略领域。

前海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科技巨头要为下一步发展做好资金准备,通过债券融资来抓住下一个技术风口,是一种顺势而为的主动调整。

深度研究院院长张孝荣亦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大厂密集发债一方面是因为当下AI技术快速发展,企业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算力基础设施。

“另一方面,现在的债券利率较低。”张孝荣表示,低成本融资环境使得大公司更倾向于通过发债来优化财务结构。

以本次百度与腾讯所发行的债券为例,5年期票据的票面利率分别为1.9%与2.1%。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截至2025年9月18日,中国5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1.59%,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1.85%。两家公司票面利率接近当前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融资成本处于较低区间。

“这也标志着AI正在引领新一轮基础设施融资周期的开启。”张孝荣认为,从企业密集发债的融资行为,到政策层面对AI发展的支持,推进AI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各方共识,同时也释放出宏观政策支持与市场信心恢复的双重信号。

张孝荣提到,全球范围内对AI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在加速,中国、美国均已宣布千亿美元级别的投资计划,科技巨头在AI基建领域的资本开支显著增长。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研究,2024年,仅超大规模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本支出就已超过2000亿美元,且这一数字仍在快速攀升。预计在未来四年,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资本支出总额将达到约2.9万亿美元,用途涵盖硬件采购和数据中心建设。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科技巨头 债券发行 人工智能 AI基础设施 融资 Tech Giants Bond Issuan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nfrastructure Financin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