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XSMT)在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正式启动建设。该望远镜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牵头,拥有15米高精度天线,能进行高频段亚毫米波观测,并配备先进科学仪器。亚毫米波段能观测到可见光和近红外望远镜无法探测的宇宙奥秘,如星际尘埃和分子气体,对研究恒星、行星孕育及星系演化至关重要。XSMT的建设将填补我国在亚毫米波天文观测领域的空白,推动我国天文学前沿研究,并在大气科学、通信等领域发挥交叉应用价值。
🔭 **我国首台15米亚毫米波望远镜启动建设**: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牵头,在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启动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XSMT)的建设。该望远镜配备15米高精度天线面板,支持高频段亚毫米波观测,并搭载大视场多色相机、三波段超外差接收机等先进科学仪器,能够进行宽频段、广视场和高灵敏度的观测。
🌌 **亚毫米波观测揭示宇宙奥秘**:亚毫米波(0.1-1毫米波长)观测能够穿透可见光和近红外望远镜难以触及的宇宙尘埃,揭示星际尘埃的分布、分子气体的构成以及恒星的诞生与成长过程。这对于理解星系形成与演化规律,追踪生命起源线索,以及研究恒星和行星的孕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 **填补国内空白,推动前沿研究**:长期以来,我国在亚毫米波天文观测设施方面相对薄弱。XSMT的建设旨在填补这一空白,通过自主研发和建设,为我国天文学前沿研究提供关键的观测平台。建成后,XSMT有望在星系形成与演化、银河系结构、星际化学和时域天文等领域实现突破。
💡 **多学科交叉应用潜力**:除了在天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建成运行后,还将成为大气科学、大容量星地通信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平台,展现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据央视报道,今天(20日),在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简称XSMT)正式启动建设。该望远镜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牵头建设,其15米口径的高精度天线面板,可支持高频段亚毫米波观测,配备有大视场多色相机、三波段超外差接收机、460GHz多波束接收机等先进的科学仪器,支持宽频段、广视场和高灵敏度的观测。
据介绍,亚毫米波的波长介于0.1到1毫米之间,其间隐藏着可见光和近红外观测中完全“看不见”的宇宙秘密,如星际尘埃的舞动、分子气体的分布、恒星的诞生与成长等。
传统的可见光望远镜难以穿透宇宙间的尘埃,而亚毫米波观测不仅能揭示星系形成与演化的规律,还能追踪生命相关分子的起源线索,对于研究恒星与行星的孕育将起到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在亚毫米波天文观测方面相对薄弱,缺乏自主建设、可常规运行的观测设施。
为填补这一空白,我国科研人员经过不断论证、测试,于2022年正式立项建设一台15米口径的亚毫米波望远镜,以支撑我国天文学前沿研究。
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建成运行后,将推动我国在星系形成与演化、银河系结构、星际化学和时域天文等领域实现突破,也将成为大气科学、大容量星地通信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