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9月20日
清华大学首次登顶CSRankings,中国高校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表现亮眼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5年CSRankings计算机科学排名更新,清华大学首次位列全球第一。中国高校表现强劲,清华、上海交大、浙大、北大占据全球前五中的四席。AI领域尤为突出,北京大学在AI大类中排名世界第一,多所中国高校在该领域表现优异。此次排名反映了中国在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的显著进步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亚洲高校整体实力上升,美国高校仍具优势但面临挑战。

🌟 **中国高校在CSRankings中实现历史性突破**:2025年CSRankings显示,清华大学首次荣登全球计算机科学排名榜首,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紧随其后,分别位列第三、第四、第五名。这标志着中国在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已从追赶者转变为领跑者,尤其是在AI等关键方向上展现出强大的实力。

🤖 **AI领域中国高校占据主导地位**:在AI大类排名中,北京大学位列世界第一,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中国高校包揽了全球前六名。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网页信息检索等细分领域,中国高校也普遍表现出色,多所大学跻身世界前列,显示出中国在人工智能研究上的集中优势和爆发力。

📈 **全球计算机科学研究格局重塑**:此次排名不仅是中国高校的胜利,也预示着全球计算机科学研究格局的重塑。亚洲高校整体实力显著增强,新加坡国立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和香港科技大学等均取得优异成绩。虽然美国高校如卡内基梅隆大学(CMU)仍保持领先地位,但中国高校的崛起无疑为全球学术竞争带来了新的变量,专家预测中国高校有望在未来五年内占据更多前十席位。

🔬 **CSRankings的客观评估体系**:CSRankings排名完全基于研究产出,特别是高校在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考虑声誉、教学等“软因素”,因此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客观性。该排名体系细分为AI、系统、理论和跨学科四大领域,并提供按地域划分的细分排名,为评估全球高校在不同计算机科学子领域的实力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就在刚刚,2025 CSRankings全球计算机科学排名再次更新!清华大学首次摘得全球第一!这次更新最大看点是中国高校集体爆发: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分列第1、3、4、5位,直接占据了TOP 5中的4个名额。



而在今年4月时,排名是这样的:


与此同时,亚洲势力也整体上扬:香港科技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并列第10,中国科学院、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悉数闯入前20。

曾经的霸主卡内基梅隆大学(CMU)退居第2,但仍保持美国高校的最高排位。


英国赛区“黑马”:爱丁堡大学超越牛津、剑桥,成为英国第一。


如果只看今年的情况,则是这样的:

清华第1,上交大和CMU并列第2,浙大第4,港科大、新加坡国立、北大、UIUC并列第5。

中国科学院则以并列第9的姿态,冲入前十。

此外,复旦、南大、港中文、哈工大和人大也成功挤进前20。




AI领域北大世界第一

如果只选择AI大类,时间为2025年的话,你会看到一个盛况!

北京大学一跃成为世界第1,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紧随其后,霸榜Top 6。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都进入到了世界前20的行列。

相比之下,CMU只能屈居第12,排在KAIST(7)、新加坡国立(8)和南洋理工(10)之后。


在AI大类中选择“人工智能”方向,全球前十的高校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


在AI大类中选择“计算机视觉”方向,全球前十的高校是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上海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在AI大类中选择“机器学习”方向,全球前十的高校是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卡内基梅隆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上海交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斯坦福大学、中国科学院、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浙江大学。


在AI大类中选择“自然语言处理”方向,全球前十的高校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尔大学、复旦大学。


在AI大类中选择“网页信息检索”方向,全球前十的高校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格拉斯哥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深圳大学。


内地高校大排名

当区域只关注中国大陆,时间选择2025年时,清华大学同样拿下第一!

紧随其后的是,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



如果只选择AI领域的人工智能,哈尔滨大学来到第一、中国科学院第二、浙江大学第三。


对于计算机视觉来说,北大来到第一、浙大第二、上交大第三。


对于机器学习来说,北大第一、清华第二、上交大第三。


对于自然语言处理来说,哈工大第一、中国科学院第二、北大第三。


对于网站信息搜索来说,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清华第二、浙大第三。



CS领域持续爆发

论文发表方面,清华大学在机器学习、NLP、网页信息检索、计算机视觉、AI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

在人机交互领域(HCI)也非常突出。


此外,上交大、浙大、北大发表论文方向侧重各有不同,北大上交大均是机器学习论文最强,浙大就人工智能方向发表数量最多。


在论文数量上,清华大学超过10篇的有12位,超过20篇的有3位(孙茂松,黄民烈,刘知远)。


上交大超过10篇的有9位,超过20篇的有1位(严骏驰)。


浙江大学超过10篇的有13位,超过20篇的有1位(赵洲)。


北京大学超过10篇的有9位。


全球计算机科学排名学术排名

CS Rankings由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Emery Berger教授团队维护,完全基于研究指标,相对来说比较透明。

CSRankings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公开、透明、客观的CS系(不只是CS总体,而是各个子领域如AI、系统、理论等)在研究产出上的比较。

它并不试图衡量教育质量、声誉、教学或排名中的同行评价这些“软因素”,而是专注于科研产出,尤其是发表在顶级会议的文章数。

Emery Berger教授团队开源了这个项目。


CSRankings排名囊括了全球范围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以高校和研究机构在计算机科学领域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为参考依据。

CSRankings仅统计计算机科学四大领域(AI、系统、理论、交叉)中被认可的顶级会议论文。

并且只计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所属机构的成果!数据源自计算机领域权威文献数据库DBLP(一个计算机科学领域发表论文的数据库)。

CSRanking的细分排名分为4大类(27项小细分),分别为AI、系统、理论和跨学科领域。

在AI板块,主要有5个细分领域:

1.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 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

3.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4. 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5. 网页信息检索(The Web & information retrieval)。


系统、理论和交叉学科领域,同样包含众多。



同时可按照地域划分,这项排名可以单独查到多个国家,还可以分为北美、南美、非洲、亚洲、澳洲、欧洲、全球。

AI学术领域竞争格局

清华此次能够完成“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得益于其在人工智能、系统与网络等方向的全面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清华位列第一,其计入统计的师资数量在前四名中却是最少,显示出“人少产出高”的高效率特征。

紧随其后的上交大、北大、浙大同样表现亮眼,共同把中国高校推上了全球计算机学术舞台的中央。

但从全球格局来看,美国高校依然众多:除CMU外,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佐治亚理工学院(Gatech)、麻省理工学院(MIT)等均位列前20。

但亚洲院校的上升势头更为迅猛:新加坡国立连续第三年排名前10,KAIST与港科大刷新自身最好成绩,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院、日本东京大学等也稳居前列。

随着清华登顶,中国计算机学科的国际话语权显著提升。

专家预测,若国内高校继续在开源生态、跨国科研合作与青年人才培养上发力,未来五年内在CS Rankings前十中占据半壁江山“并非遥不可及”。

全球计算机学术版图,正在悄然重塑。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CSRankings 计算机科学 清华大学 人工智能 中国高校 AI Tsinghua University Computer Science Chin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