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的航空小筑 09月20日
长春航展飞翼无人机解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长春航展上亮相的飞翼布局无人机,被普遍认为是轰20的无人僚机,其气动外形与2018年展出的星影无人机模型高度相似。文章深入分析了该机的设计细节,包括复合前缘后掠飞翼布局的优点,如高空巡航和长航时能力。同时,也指出了其在机翼后缘设计上可能存在的隐身妥协,如尾喷管缝隙、减速板闭合不严以及升降副翼作动机构的开口。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升降副翼作动机构的特点、发动机推力及其潜在的发电用途,并结合载油量、载荷和复合材料的使用,估算了该机的载重系数和结构重量。最后,作者推测该无人机更适合作为网络作战的监控节点或通信中继节点,并将其与彩虹7进行了对比,认为星影无人机更适合前出部署。

🌟 **飞翼布局的优势与设计考量:** 该无人机采用复合前缘后掠的飞翼布局,这不仅能提供良好的巡航升阻比,有利于高空巡航,还能通过增大的内部容积装载更多燃油,实现长航时飞行。机翼前缘半径的变化设计,在机头附近采用小半径以控制前向雷达散射,而在其他区域过渡到钝圆前缘以保持亚声速巡航时的吸力,这是兼顾隐身与飞行性能的折中方案,与B-2的设计思路一致。

⚠️ **隐身设计中的潜在妥协:** 尽管机翼后缘采用了W形设计以减少雷达波后向散射,但文章指出至少存在三处不符合隐身要求的明显细节:尾喷管与机身存在缝隙,中机身后部的减速板闭合不严,以及升降副翼作动机构的整流罩后向开口较大。这些细节引发了对该机是模型还是原型机的疑问。

🔋 **强劲动力与潜在发电用途:** 该无人机可能搭载推力较大的涡扇发动机,推力级别远超同级别无人机,这不仅能满足高空巡航需求,还可能预留了富余功率。作者推测,这部分富余功率可能用于发电,以支持其作为网络作战中的监控节点或通信中继节点的耗电需求。这种设计使其与彩虹7同属一类,但星影无人机因其轻小廉价的特点,更适合前出部署。

⚖️ **结构轻量化与高载重系数:** 结合其优异的巡航性能、先进涡扇发动机的低油耗以及宣传材料中提及的续航时间和载荷,估算出该无人机的载油量和载重系数表现优异。这表明其结构重量较轻,可能大量使用了复合材料,以实现设计目标,保证其整体性能。

原创 航空小筑 2025-09-19 00:01 广东

        本次长春航展上出现的这架飞翼布局无人机受到广泛关注。看过不少评论,都称其为轰20的无人僚机。从气动外形上看,该机应该就是2018年以模型状态出现过的星影无人机。

        当然,这次出现的到底是1:1模型还是原型机还不好说,因为局部细节看起来比较粗糙,需要更多信息确认。

        下面聊聊细节。

        一,总体布局

        该机采用复合前缘后掠的飞翼布局。为什么采用复合前缘后掠,这个在2020年的《关于隐身随笔》说过: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其它:

        1,高空巡航:飞翼布局巡航升阻比不错,如果有意追求高空巡航的话,飞翼是个不错的选择。

        2,长航时:除了上面的升阻比外,飞翼内部容积大,可以装载更多的燃油。

        二,机翼前缘        

        该机机翼前缘半径有明显变化。机头附近前缘半径很小,然后逐步过渡到钝圆前缘。前者是为了控制前向雷达散射,后者则是为了保持较大的前缘吸力,减小亚声速巡航阻力。算是隐身和飞行性能的折中,和B-2的设计是一个路数。

        三,机翼后缘

        机翼后缘为W形,明显考虑了雷达波后向散射的问题。但奇怪之处也在这里。

        如上图,至少3处明显可见不符合隐身要求:

        1,尾喷管显然是意图埋入机身,但外廓与机身存在缝隙

        2,中机身后部的对开式减速板闭合不严,有明显缝隙

        3,升降副翼作动机构的整流罩后向大开口(不开口不行,这是原始设计带来的必然结果)

        所以这也让我很困惑,这到底是模型还是原型机?

        四,升降副翼作动机构        

        这个作动机构有两个特点:

        1,只突出于上表面

        这说明该机主要防下方的雷达波(这个和天鹰无人机的设计类似),也就印证了上面高空巡航的猜测。

        2,尺寸较大

        相对于机翼厚度来说,这个尺寸大得比较夸张。这么大尺寸的原因只有一个,以较小的驱动功率来克服升降副翼的铰链力矩。而更小的驱动功率意味着更轻的重量——无论液压驱动还是电驱动。当然,代价就是特定方向的RCS增大。        

        五,发动机

        当初的宣传材料上说的是TWS800,750kg推力级。不过在中航科星的主页上却没找到这一级别的发动机。

        所以难道是TWS800J?无论是750kg还是1000kg推力级,对于一种4吨级双发无人机来说,推力是相当大了,不仅可以满足上面猜测的高空巡航要求,可能还有富裕。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可能还有另一个用途:发电。至于发电干什么,这个涉及到该机的设计用途,后面再说。

        六,载荷与结构

        按照宣传材料,TWS800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小推力涡扇。那么结合巡航升阻比(参考B-2),以及世界一流水平涡扇的耗油率,还有宣传材料上该机的续航时间,可以简单估算一下该机的载油量。再结合宣传材料上400公斤的载荷,算下来该机的载重系数还是相当不错的。

        当然,这也意味着该机的结构重量较轻。按照2018年朗星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伏虎的介绍,飞机设计过程中将充分考虑使用复合材料,以期飞机机身至少一半能由这种高性能材料构成。如果确实实现了的话,那么飞机的结构重量目标应该能达到。

        七,设计用途

        事实上就个人看法,让一架高空长航时隐身无人机去扔炸弹(无论是否精确制导)是极大的浪费。这种无人机更适合作为网络作战的监控节点或通信中继节点。但是这两个用途都是耗电大户。这就是为什么上面猜测该机双发富裕功率可能用于发电的原因。

        如果真是这种用途,那么该机和彩虹7其实是同一类型。但彩虹7大得多,更适合作为区域节点;而星影以其轻小、廉价的特点更适合前出部署。

        当然,以上纯属瞎猜。具体如何,留待官宣。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飞翼无人机 长春航展 星影无人机 隐身设计 高空长航时 网络作战 Flying Wing Drone Changchun Air Show Xingying Drone Stealth Design High-Altitude Long-Endurance Network Warfar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