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抗战电影《731》上映首日票房表现强劲,突破3亿元人民币,并打破多项影史纪录,预估总票房有望达15亿元。然而,该片在购票平台的差评率高企,官方社媒账号也涌现大量批评声音,指责其“消费爱国情怀”。影片以侵华日军731部队为背景,揭露了其研制细菌武器、进行人体实验等暴行,主角在极端环境下抗争求生的故事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但影片的口碑两极分化严重。
🎬 影片《731》首映当日票房表现突出,迅速突破3亿元人民币,并创下多项影史纪录,显示出其强大的市场号召力,预估总票房可能达到15亿元,反映了公众对该题材电影的关注度。
📉 尽管票房成绩斐然,电影《731》却面临着严峻的口碑挑战。购票平台上的差评率居高不下,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也充斥着大量批评声音,直指影片存在“消费爱国情怀”的问题,表明观众对其叙事和情感表达存在较大争议。
📜 电影《731》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蓝本,深入揭露了侵华日军731部队在二战期间秘密研制细菌武器、进行惨无人道人体实验的罪行,包括细菌实验、冻伤实验、毒气实验和活体解剖等,旨在警示后人,但其呈现方式引发了不同的解读和评价。
云南省水富市观众星期四(9月18日)在一间带有中共党旗的影厅观看电影《731》。 (新华社)中国官方力推的抗战电影《731》上映首日票房开出红盘,但购票平台的观影后差评率却直逼多部中国网民公认的烂片,电影官方社媒账号的留言区也“沦陷”,出现大量直呼“退钱”“消费爱国情怀”的批评声音。
以侵华日军731部队为题材的电影《731》,星期四(9月18日)上映首日票房飙破3亿元(人民币,下同,5400万新元),星期五(9月19日)的票房成绩也轻松跨过5亿元门槛,售票平台猫眼预测最终票房将上看15亿元。《大河报》称,这部影片已打破中国影史首映日总场次冠军等10项纪录。
中国官媒新华社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本部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的731部队,以“防疫给水”(即负责疫情预防、清洁用水)为名秘密研制细菌武器,开展人体实验。《731》一片中,主角王永章等人被强行抓进731部队“特设监狱”,在遭受折磨后仍抗争求生,“揭露了侵华日军细菌实验、冻伤实验、毒气实验、活体解剖等极端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