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以肠子和大脑的比喻,探讨了人类在追求高效AI技术的同时,是否忽略了情感和非理性需求。作者将AI比作一个追求计算和优化的“大脑”,而人类的“肠子”则代表了那些不那么理性但至关重要的情感需求。通过回顾火的发明,作者指出伟大的工具不仅提供力量,更能满足情感需求,催生了文明。因此,在拥抱AI带来的“High Tech”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High Life”,倾听内心的声音,比如享用一顿烤串。
🧠 **肠子与大脑的智慧之辩**:文章以生动形象的“肠子”比喻人类的情感和非理性需求,与追求效率和理性的“大脑”(在此引申为AI)形成对比。作者认为,尽管大脑擅长计算和优化,但肠子的“食欲”和情感驱动力往往在最终的决策中占据主导,暗示了人类复杂性远超纯粹的理性计算。
🔥 **火的启示:工具的双重属性**:作者将火视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强调其不仅具有“High Tech”的工具性,能提供能量和效率(如烹饪、发育大脑),更重要的是,它催生了“夜晚”的精神空间,人们围坐交流,孕育了语言、故事和文明。这表明伟大的工具往往能同时满足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
🤖 **AI时代的情感需求**:文章将AI定位为人类的新型工具,并提出在追求AI带来的高效率和技术进步(High Tech)的同时,不应忽视人类自身的情感和生活品质需求(High Life)。作者呼吁在发展AI的同时,也要倾听内心的声音,保留那些使生活有意义的非理性追求,如同“吃烤串”所代表的简单快乐。
2025-09-18 19:52 广东
最聪明的器官,不是大脑,是肠子
大脑算半天卡路里:要减肥
但肠子说:我想吃烤串
最后总是肠子赢
我们现在谈论 AI,就像在谈论一个完美的大脑
它计算、优化,给出正确答案、带来一个技术先进的世界
但...作为肠子的我们,可能并不喜欢
我又想到火
这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让我们吃上了烤串
让大脑噌噌发育,战斗力爆表
这是火的工具性,它的 High Tech 属性
但火还有另一面(霜之哀伤,火之高兴...)
它无心插柳地创造了“夜晚”:精神上的
因为有火,晚上就有了光
人们第一次可以围坐在一起,什么也不干,只是看着火
然后开始讲话,讲洞穴里的壁画,讲明天的狩猎,讲“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讲一个个英雄史诗和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
文明,就这么出来了
最伟大的工具
在提供力量的同时
也会服务于我们那些“不讲道理”的情感需求
AI 是我们的新工具
它处理信息,完成任务,效率很高
我们去干什么?
或许,可以听听肠子的声音:吃烤串
我们需要 High Tech,也需要 High Life
所以...我想明白了...
今晚吃烤串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