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09月19日 16:44
中国零碳园区建设:绿色转型与国际竞争力新支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正大力推进工业制造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工业园区数量显著增长。产业园区作为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正从减碳阵地升级为绿色发展高地。国家出台政策支持零碳园区建设,旨在通过能源结构重塑、产业协同升级和数字化管理,构建中国工业制造业的绿色竞争力。尽管零碳园区建设面临经验和标准缺乏的挑战,但其潜力在于成为产品“碳足迹”的背书,提升国际竞争力。南方周末启动的“中国企业双碳行动力调研”项目,将深入分析企业在“双碳”目标下的行动和绿色低碳转型现状。

🏭 **国家级绿色工厂与工业园区数量激增,彰显中国工业绿色转型成效。** 截至2025年9月,中国已累计培育6430家国家绿色工厂和491个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这标志着中国工业制造业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产业园区作为集中企业和产业的经济发展区域,正成为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推动区域乃至全国的绿色发展。

🌿 **零碳园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旨在打造绿色发展新高地。** 面对工业领域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国家出台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910号文),明确了零碳园区建设的基本条件和指标体系。通过推动能源结构重塑、产业协同升级和数字化管理,产业园区有望转型为“绿色转型高地”,构建中国工业制造业未来的绿色竞争力,并积极应对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趋势。

🌍 **零碳园区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绿色贸易新优势。**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碳排放要求的提高,零碳园区建设不仅关乎国内绿色发展,更成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零碳园区能够为产品“碳足迹”提供背书,吸引跨国企业,并从依赖生产要素转向输出绿色标准。深圳前海、天津港等先行园区已开始对标国际标准,将零碳能力打造为园区新的国际竞争力支点。

📊 **“中国企业双碳行动力调研”深化对企业绿色转型的洞察。** 为跟踪企业在“双碳”目标下的行动和绿色低碳转型现状,南方周末自2022年起启动了年度调研项目。第四次调研聚焦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金融六大关键行业,通过优化方法和评估标准,旨在精准把握中国企业在实现“双碳”目标下的行动脉搏,并展现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

2025-09-19 16:11:11

“我国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工业园区491个。”这是2025年9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的数据,这两个数据也代表了中国工业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的最新成就。

作为现代化大规模生产制造的聚集地和创新引擎,产业园区逐渐成为落实“双碳”目标的载体和抓手。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十余个省份发布了零碳园区相关的政策文件,近20个省市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零碳园区的内容,部分先行地区已出台政策明确了对建设零碳园区、零碳工厂的奖补标准。

从减碳阵地到绿色发展高地

1979年7月8日,深圳蛇口工业区动工建设,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产业发展的开创性时期。作为一种集中企业和产业的经济发展区域,产业园区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新运作模式,承担了政策实验和制度创新的任务。

根据《中国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报告(2023)》披露,全国共有产业园区87524家,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有2543家;80%的工业企业集中在园区,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国的50%以上。

另一方面,工业园区也肩负着降碳减污的重大使命。工业领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工业领域能源消费量占全国总体消费量的65%,其中,近70%的工业用能集中在工业园区,工业园区的碳排放量占工业碳排放量的31%。

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2025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被业界简称为“910号文”),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并明确了零碳园区建设的基本条件、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指标体系、零碳园区碳排放核算方法,零碳园区建设有了操作层面的落地方案。

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产业园区再次被“委以重任”,即通过能源结构重塑、产业协同升级和数字化管理等举措,将产业园区打造为“绿色转型高地”,构建未来中国工业制造业的绿色竞争力。

零碳园区建设的挑战

然而,零碳园区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强、挑战性高的系统性工程,既缺少可资借鉴的经验,也缺乏统一的标准。据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宣称建成的“零碳园区”已超过100个,但其中的“含绿量”如何尚无法判断。

作为边界相对明确的大规模生产聚集地,零碳园区建设需要统筹考虑园区内的能源绿色转型、产业升级、循环经济等多项工作,是涵盖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管理等诸多环节的综合创新工程。如2025年3月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的《四川省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将试点园区分为了资源加工型园区、绿色高载能型园区、外向出口型园区和优势产业主导型园区,并提出了六大实施路径,分别为清洁能源规模利用、绿色低碳产业培育、绿色低碳技术支撑、智慧能碳系统建设、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生态固碳和碳汇开发。

除了聚焦园区内部的能源转型、资源要素升级外,零碳园区建设还要考虑如何参与全球绿色竞争。

近年来,为扶持本土绿色产业,并抢占绿色低碳发展制高点,欧美发达经济体开始将更高标准的环境保护和碳排放要求纳入贸易和投资协定,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新型国际贸易体系逐步形成。如欧盟发布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责管理指令》(CSDDD)、《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等。

如何培育新的绿色竞争力,也是零碳园区建设要考虑的重点。深圳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执行会长、科创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零碳学院院长张亚龙指出,“以往园区会以生产要素(劳动力丰沛、工资、原材料成本)吸引跨国企业,现在这种优势在减退,但是随着商品碳标签体系快速发展,零碳园区可成为产品‘碳足迹’的背书场景。今后园区竞争力将从依赖生产要素转向输出绿色标准,零碳能力将成为园区国际竞争力的新支点。”深圳前海、天津港等先行园区已经开始对标国际绿色低碳标准,通过培育园区零碳能力,提升国际化竞争力。

企业双碳行动力调研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也是“3060”重大宣示提出5周年。零碳园区建设是中国“双碳”进程逐步深化的一个缩影和代表。5年来,中国“双碳”行动的顶层设计逐渐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产业结构持续升级,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绿色发展、可持续成长已成为企业共识。

为跟踪、研究中国企业及在华外资企业对“双碳”目标的响应以及绿色低碳转型现状,自2022年开始,南方周末启动“中国企业双碳行动力调研”项目。2025年9月19日,第四次“中国企业双碳行动力调研”项目正式启动。

为进一步提升调研的完整性、实质性和前瞻性,调研组优化了调研方法和评估标准,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中国企业“双碳”行动,力求精准把握中国“双碳”目标下的企业行动脉搏。

本年度调研聚焦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金融等六大关键行业。这些行业不仅涵盖了中国的主要碳排放领域,还包括了支持“双碳”行动的资金支柱,是推动中国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力量。调研将覆盖近500家代表性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在华外资企业,旨在通过多元视角展现重点行业的不同所有制企业在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探索和实践。

调研对象

本年度调研面向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金融等行业领域,聚焦采取积极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国企、民企以及外资在华企业。

调研指标

本年度调研在既有的“领导力、减排力、创新力、协调力”企业“双碳”行动“四力模型”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调研覆盖的六大行业,分别开发了行业指标体系,更加侧重行业特征指标以及定量指标。

调研安排

数据收集:2025年9月19日至2025年10月24日

数据分析及报告撰写:2025年9月-11月

调研报告发布:2025南方周末绿色创变者大会(2025年11月19日)

调研问卷下载链接:《中国企业双碳行动力调研问卷》

联系邮箱:csr@infzm.com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site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零碳园区 绿色工厂 双碳目标 工业转型 中国制造 国际竞争力 Zero-Carbon Parks Green Factories Dual Carbon Goals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Made in China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