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口碑工程,重在实效而非口号。他指出,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不搞形式化的挂牌创建和层层评比。生态环境部将围绕四个方面发力:一是着力解决区域性和流域性生态环境问题,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中国建设区域;二是全面打通环境要素,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并强化固废和新污染物治理,以及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实现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三是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促进绿色生产力发展,实现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四是补齐环境基础设施和治理能力短板,全面提升治理能力。
🌟 **实事求是,反对形式主义:**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明确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以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为核心的口碑工程,而非空洞的口号。在推进过程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杜绝任何形式主义的表现,例如不搞挂牌创建和层层评比,而是要通过生态环境质量的切实改善来赢得民心。
🏞️ **区域特色与全面改善:** 在建设美丽中国方面,生态环境部将从破解区域性、流域性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入手,打造各具地方特色、多姿多彩的美丽中国建设区域板块。同时,将进一步打通环境要素,以更高的标准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并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以及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的全面、系统性改善。
🌱 **绿色发展与治理能力提升:** 推动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一环。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战略引领,大力促进绿色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此外,还将着力补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治理能力的短板,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 **以成效说话,回应民众关切:** 建设美丽中国的最终目标是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是实实在在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来体现“美丽中国”的建设价值,回应民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
人民财讯9月19日电,9月19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建设美丽中国”是口碑工程,不是口号工程,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决反对各种形式主义,不搞挂牌创建和层层评比,要以实实在在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美丽中国建设的实际成果。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生态环境部将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着力破解区域性、流域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塑造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美丽中国建设板块;二是环境要素要全打通,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实现生态环境全面改善;三是发展方式的全转型,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促进绿色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四是治理能力全提升,生态环境部将补齐环境基础设施和治理能力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