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的“线性菲涅尔”光热综合能源示范项目——三峡集团哈密100万千瓦“光热+光伏”项目已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光热+光伏”协同运行模式正式启动。该项目采用“线性菲涅尔”技术,通过光学系统和熔盐换热系统的技术突破,实现了高效太阳能转化与稳定供电,可提供8至12小时的稳定储能。项目预计年发电量20.67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6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3万吨,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支持。
☀️ **“光热+光伏”协同运行模式启动**:三峡集团哈密100万千瓦“光热+光伏”项目是全国最大的“线性菲涅尔”光热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其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光热+光伏”协同运行模式的正式启动。这种模式旨在通过光热储能技术,解决光伏发电受自然条件限制的“出力不稳定”问题,从而有效提升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保障电力系统全天候可靠运行。
💡 **“线性菲涅尔”技术实现关键突破**:该项目在“线性菲涅尔”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光学系统的主反射镜实现了全自动标准化生产,面形精度合格率达到100%,光学效率较早期系统提升12%。同时,熔盐换热系统升级,集热管吸收涂层采用特殊工艺,提高了吸收率和耐候性,能将熔盐稳定加热至550摄氏度,较常规系统提高50摄氏度,热能转化效率提升8%至10%,兼顾了经济性和实用性。
🌍 **助力“双碳”目标与绿色转型**:哈密项目全容量投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可达20.67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62万吨,并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163万吨。这一成果将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提供坚实支撑,并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快科技9月1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全国最大的“线性菲涅尔”光热综合能源示范项目——三峡集团哈密100万千瓦“光热+光伏”项目(以下简称“哈密项目”)已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标志着“光热+光伏”协同运行模式正式启动,将有效提升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
“线性菲涅尔”技术是光热储能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聚光式太阳能利用方式,基于法国物理学家菲涅尔所提出的光反射与折射原理,通过聚光、集热、储热及发电四个关键环节,实现太阳能的高效转化与稳定供电。
随着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光伏与风电受自然条件限制,“出力不稳定”已成为制约电网消纳能力的突出难题。
光热储能凭借大容量、长时程、零排放的显著优势,可实现8至12小时的稳定储能与发电,是保障电力系统全天候可靠运行的重要技术路径。“线性菲涅尔”技术正是当前光热储能领域兼顾经济性与实用性的创新方向之一。
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哈密项目在“线性菲涅尔”技术上实现了两大核心突破:一是光学系统主反射镜实现全自动标准化生产,每块镜片均通过光学图像检测,面形精度合格率达100%,光学效率较早期系统提升12%。
二是熔盐换热系统全面升级,集热管吸收涂层采用特殊工艺,具备更高吸收率与耐候性,可将熔盐稳定加热至550摄氏度,较常规系统提高50摄氏度,热能转化效率提升8%至10。
哈密项目全容量投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可达20.6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6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163万吨,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及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