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圈子-创业者的日常 09月19日
学历焦虑与求职困境的理性探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国内求职中普遍存在的学历焦虑现象,指出985/211、双一流、硕士等成为部分岗位的硬性门槛。然而,作者通过与浙大俄语专业女生的交流,发现海外求职对学历的要求相对宽松。文章分析了学历内卷的原因,认为并非所有高学历都代表更高价值或对科研的热爱,更多是出于盲目和惯性。同时,作者质疑了将人生逆袭完全归因于学历提升的叙事,强调人才价值和社会认可并非 solely 依赖于学历。

🎓 国内求职普遍存在学历门槛,985/211、双一流、硕士成为部分岗位的“敲门砖”,但作者通过案例指出,海外求职对此要求相对宽松,学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

📈 学历内卷现象值得反思,文章认为部分人选择读博并非出于对学术的热爱或价值认同,更多是受盲目跟风和惯性思维驱动,这可能导致不必要的精神压力。

💡 对“学历决定一切”的叙事提出质疑,作者认为人生成功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不应简单地与学历挂钩,社会对人才的评价应更加多元化,不应过度迷信学历。

⚖️ 强调读书与学历的辩证关系,作者并非否定读书和学历的重要性,但认为应理性看待其在人生中的作用,避免陷入过度焦虑和盲目攀比。

昨儿跟浙大俄语专业的女生聊天还有一个点可以聊,那就是,学历。国内求职卡学历是事实,985/211,双一流,硕士才有上岗资格。但是,海外不需要!这个女生也分享了自己找工作的经历,发现在国内总是被卡硕士,但她已经是浙大的了。在外蒙工作的时候,身边的同事学历都一般,本科足矣,回来求职在学历上很被动,很自卑。

大家都知道的事实,根本不是硕士好找工作,而是因为本科太多了,硕士也越来越多了,都是7000-8000的工作,能用硕士为什么不用呢?特别是不缺求职者的大公司。

现在都去读博也是一个意思,盲目和惯性而已,根本不是因为博士更有价值,更不是因为热爱科研做学术。如同我关注的一个博主说的一样,他说,他那个年代都是拿奖学金才去读博的,没几个人自费读博,而且,读过研的基本都放弃读博了,太难了,读博带来的抑郁焦虑精神创伤从来都被避而不谈。

卷学历不值得,大家都清楚,习惯自我蒙蔽而已。

对了,前儿又在另一个博主那里听来一个观点,深以为然,为什么总是把一个人逆袭的故事归到学历提升上?人生和这世道真的只有学历高才配写吗?学历高才能成功吗?人才有价值吗?才配说话吗?呸!不是!很多电影电视也喜欢这样写,什么他以前中专,大专,本科,起点低,后来奋起直追读到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最后赢得了美女,上市,别野!这种故事你信吗?总感觉这种故事是招生办写的,缺生源和学费了一样。如果不是改革开放需要人力资源,本科也可以是一托答辩,根本不是学历决定暴富,挂胡润,决定人生!

另外,我没说读书无用,我也没说学历是一托答辩,注意审题!评论区有降智发言,我骂死你!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学历焦虑 求职 教育内卷 人才价值 Credential Anxiety Job Market Education Inflation Talent Valu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