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09月18日
海澜之家启动港股二次上市,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海澜之家宣布拟在香港发行H股并上市,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拓展海外业务,并提升国际品牌形象。此举响应了政策鼓励和香港市场优化上市流程的趋势,吸引了包括蜜雪冰城在内的多家消费品牌赴港上市。截至9月11日,年内已有11家A股公司在港二次上市,另有超50家排队。香港市场融资表现亮眼,A+H模式贡献了70%的新股募资额。海澜之家此举意在借力香港国际化平台,拓展海外市场,尤其是在东南亚已有布局并计划进入中亚、中东、非洲及澳大利亚市场。尽管国内业绩面临挑战,如营业收入增长乏力、净利润下滑及门店数减少,公司正通过优化国内运营和尝试多品牌策略应对。然而,其作为零售渠道商,缺乏对产品设计和生产的把控,是增长乏力的深层原因。随着二代接班人周立宸上任,海澜之家面临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和海外市场拓展的双重挑战。港股上市被视为其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环,但也意味着将面临更激烈的国际竞争。

📈 **深化全球化战略与拓展海外市场**: 海澜之家此次赴港上市,核心目标在于深化其全球化战略布局,加速海外业务的拓展,并借此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公司已在东南亚市场取得进展,并计划进一步布局中亚、中东、非洲及澳大利亚等新市场,通过因地制宜的产品设计和门店策略,提升海外竞争力。

💰 **响应政策鼓励与资本市场趋势**: 继多家消费类企业在港股市场受到追捧后,海澜之家也加入了A股公司赴港二次上市的行列。这得益于中国证监会明确鼓励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的政策导向,以及香港交易所优化上市审批流程、降低门槛的举措,使得“A+H”双上市成为热门选择,港股融资表现强劲。

📉 **国内业绩承压与转型挑战**: 海澜之家在国内市场面临业绩波动,上半年营收微增但净利润下滑,主品牌营收下降,门店数量也呈现关店趋势。为应对市场竞争,公司正尝试优化国内运营,引入数字化工具,并拓展黑鲸、OVV等多个副品牌,但效果尚不显著,其作为纯零售渠道商,在产品控制力方面的结构性问题仍待解决。

🔄 **二代接班与国际化跳板**: 随着周立宸接任董事长,海澜之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增长瓶颈,出海和港股上市被视为重要的突破口和国际化战略的跳板。然而,全球市场的竞争同样激烈,如何平衡国内与国际市场,顺利完成内部交接,并赢得海外消费者,是海澜之家及其他中国服装品牌面临的共同挑战。

伴随着港股市场的持续火热,A股上市企业也纷纷开启了港股二次上市的进程。

海澜之家公告称,该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

对于此次计划港股上市,海澜之家在公告中表示,主要目的是深化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同时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打造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公司希望通过H股上市进一步增强公司资本实力,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随着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消费类企业都在港股市场备受追捧,让赴港上市持续升温。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9月11日,年内已有11家A股公司在港股二次上市。目前,“A+H”双上市的公司达161家,还有超过50家A股企业在排队。仅在9月,便有海澜之家、罗博特科利欧股份等公司公告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市场对港股的追捧,既是一次资本的狂欢,更是一次企业走向更加广阔市场的机会。对于海澜之家来说,A+H股两地上市的策略,或许成为了其国际化布局的重要一环。

出海寻求新增量

政策红利的释放也促进了“A+H”持续升温。

一方面,证监会多次明确鼓励企业赴港上市。2024年4月,证监会发布5项对港资本市场合作措施,明确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2025年5月,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公开场合进一步表态,“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为企业选择“A+H”模式吃下定心丸。

另一方面,香港市场也在持续优化服务效率,降低企业上市门槛。2024年10月,香港证监会与联交所联合发布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港交所还降低了A股公司发行H股的门槛,对于市值超100亿港元的“合资格A股上市公司”进一步加快审批速度。

多方的推动让港股市场的融资表现颇为亮眼。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透露,2025年前8个月,港交所新股融资总额达到134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6倍。其中,“A+H”模式就贡献了港交所新股总募资额的70%,年内新晋的11家“A+H”公司在港股合计募资更是超900亿港元

A+H持续升温的背后,从侧面体现了国内企业对于出海发展的布局和向往。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拥有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体系、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商业规则,不仅容易获得国际投资者的信任,也更便于开展跨境业务,是一个天然的国际化平台。

这对于2017年便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设首家海外门店的海澜之家来说,更是必经之路。

公司在半年报中表示,将积极推动品牌“出海”,在深耕东南亚的同时,积极调研新市场、探索新渠道,扩大海外市场版图。公司表示,今年下半年有序推动中亚、中东、非洲市场的布局,预计在悉尼开出澳大利亚首店。

公司强调,针对海外市场,公司已经制定因地制宜的产品设计策略,优化出海产品组合,为海外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拓展符合品牌定位的核心商圈,采用简约轻快且更具国际质感的门店设计风格,通过与不同领域的达人进行合作,提升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也正是在持续的推动下,海澜之家在海外市场收获的显著的增长。今年上半年,海澜之家海外市场门店数为111家,较去年年底新增10家店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42%。并准备在今年下半年进军中亚、中东、非洲市场,还要在悉尼开设澳大利亚首店。

国内业绩乏力

对于海澜之家来说,拓展海外市场不仅仅是对新机遇的探索,更是在业绩低谷中寻求突破的关键之举。

作为中国男装行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海澜之家的业绩出现了明显的波动。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66亿元,同比增长1.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减少3.42%。

其中,“海澜之家”系列品牌作为集团的营收支柱,上半年实现营收83.95亿元,同比下滑5.86%,为近三年同期最低水平。

不仅如此,海澜之家的门店数也出现了下滑,从2023年中报时6006家的高峰,逐步下降至今年中报的5723家,两年关闭283家门店。

在近几年服装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这样的成绩虽然不尽如人意,却也算得上比下有余。

为了改善经营现状,应对国内服装市场的激烈竞争,海澜之家在财报中表示,未来主品牌的开店要以“精布局、高品质、强体验”为指引,重点放在标杆商场和优质商场,并引入数字化工具提高门店运营效率,增强在重点市场的竞争力。

并且海澜之家也开始逐步尝试摆脱“男人的衣柜”的标签,延展出了年轻男装品牌黑鲸、女装品牌(OVV)、婴童品牌男生女生(HEY LADS)和英氏(YeeHoO)等多个品牌。

但效果并不算理想。虽然海澜之家将业绩下滑的原因归纳为“服装消费市场回暖乏力”,但是一直以来仅作为销售渠道方,而不参与服装的设计、生产,或许才是海澜之家增长乏力的根本性原因。

作为一家服装连锁零售品牌,在海澜之家的直营模式下,没有厂房、设计师,不参与上游的生产、库存与产品创新。虽然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并以“可退货”的采购模式则将商品滞销风险转移给了供应商,却也导致其缺乏对于产品的把控力,在款式老化、产品迭代缓慢的结构性问题中,逐渐丢掉了原有的市场地位。

而随着家族的二代接班人开始走上前台,海澜之家正在进行改朝换代。

2020年11月,海澜之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建平辞职,其子周立宸接替其职务,成为海澜之家新任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会员。资料显示,周立宸出生于1988年,拥有清华大学金融学学位。毕业后,先是在上海挚信资本工作,2012年回到海澜之家,随后出任集团副总裁。

与此同时,上层股权也发生了变动周建平、周立宸、周晏齐(周建平之女)的股权比例从52%、3.9%、5%,变为了28%、27%、5.9%。

不过,面对海澜之家的传统渠道模式,以及H&M、优衣库、ZARA以及众多新兴品牌的激烈竞争,想要迅速在国内市场实现翻盘,显然有着不小的难度。

于是,出海成为了更好的选择,而港股上市也成为了进军海外市场的绝佳跳板。

但随着国内品牌纷纷涌向海外市场,海外市场的竞争环境或将愈发激烈。如何守好国内市场份额,如何顺利地完成交接,如何在海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片天地,这既是海澜之家要面对的挑战,更是所有中国服装品牌都需要解答的难题。(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 | 谢璇,编辑 | 房煜)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海澜之家 港股上市 二次上市 全球化战略 海外市场 A+H股 HLA Enterprises Hong Kong Listing Secondary Listing Global Strategy Overseas Market A+H Share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