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女子因接触废弃氢氟酸不幸身亡,引发公众对这种危险化学品的关注。氢氟酸,俗称“化骨水”,因其弱酸的伪装和强大的渗透、螯合能力,对人体伤害极大,能迅速穿透皮肤,深入骨骼,并与钙、镁离子结合导致致命性低钙血症。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也可能存在于部分家用清洁剂中。接触途径多样,包括皮肤、呼吸道、眼睛和胃肠道。一旦发生暴露,黄金急救原则是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20-30分钟,脱去污染物,并在条件允许下使用葡萄糖酸钙凝胶。预防是关键,操作氢氟酸必须严格防护,切勿自行尝试不当的中和处理。
⚛️ 氢氟酸的危险性在于其“伪装”与“渗透”特性:它以弱酸的形态出现,初期接触感可能具有欺骗性,低浓度下不易引起剧痛,存在“潜伏期”。然而,其小分子结构使其极易穿透皮肤,并与人体内的钙、镁离子发生强烈的螯合作用,形成不溶性氟化物,导致致命的低钙血症,甚至腐蚀骨骼。
🏭 氢氟酸的接触途径广泛,涉及工业应用(如玻璃蚀刻、半导体清洗)以及部分家用产品(如瓷砖清洗剂、除锈剂)。高风险人群包括实验室人员、电子厂工人等。接触方式多样,包括皮肤接触(低浓度或高浓度)、呼吸道吸入、眼睛接触及胃肠道接触,不同途径和浓度均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 遭遇氢氟酸暴露后的紧急处理至关重要,核心是“立即冲洗”和“尽快就医”。首要步骤是用大量流动清水持续冲洗患处至少20-30分钟,同时脱去被污染的衣物。条件允许时,可在冲洗后使用葡萄糖酸钙凝胶等急救用品。切勿拖延,避免擦拭或盲目使用中和剂,首选大量清水冲洗,并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后续处理。
🛡️ 预防远胜于治疗,接触氢氟酸的操作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并全程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酸手套、面罩和防护服。工作场所应保持良好通风。误食后切勿自行催吐或口服中和剂,应立即就医并如实告知情况。
2025-09-18 14:34 上海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急危重病中心 张宝成 职业病科 李秀菊近日,杭州余杭区一名52岁女子在进入闲林中路附近空地时,不慎接触废弃氢氟酸中毒,送医后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这起悲剧让氢氟酸引发大众关注,为何氢氟酸造成的伤害如此严重?氢氟酸接触途径有哪些?不慎遭遇氢氟酸暴露,又该如何紧急处理?
一、氢氟酸为何如此危险?氢氟酸(Hydrofluoric Acid, HF)是一种在工业上广泛使用的无机酸,呈无色透明状,具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即使是浓度极低的溶液,也能迅速穿透皮肤角质层,深入皮下组织,甚至侵入骨骼和血液。工业上常用于玻璃蚀刻、清洁剂、防锈除锈、制造氟化物(氟利昂)、印染等,家用方面光亮剂、除锈剂、洗涤剂有可能含有氢氟酸成分。然而,与它的“表亲们”(如盐酸、硫酸)不同,氢氟酸对人体的伤害机制极为特殊和危险,俗名“化骨水、氟酸、白骨酸”等,是最危险的化学品之一。为什么氢氟酸如此危险?这主要是由于它的“伪装”与“渗透”:1、弱酸的伪装:氟化氢的水溶液即为氢氟酸,从化学性质上看,氢氟酸是一种弱酸,这意味着它在水溶液中不会完全电离。因此,它的初始接触感可能非常具有欺骗性。低浓度(<20%)的氢氟酸接触皮肤后,可能不会立即引起剧烈疼痛或明显灼伤,甚至会有几个小时的“潜伏期”。2、致命的“渗透”与“螯合”:氢氟酸分子很小,能轻易穿透皮肤和皮下组织,穿透性强,氟离子与人体内的钙离子(Ca²⁺)和镁离子(Mg²⁺)有极强的结合能力(螯合作用),形成不溶性的氟化钙,导致致命性“低钙血症”,最早于伤后2小时即可血钙迅速下降,临床表现四肢麻木、肌肉痉挛、抽搐及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溶解骨骼:在接触部位,氟离子会深入腐蚀骨骼,导致骨组织坏死(脱钙)。
二、氢氟酸的接触途径除了半导体清洗、玻璃蚀刻、石化催化等工业应用,部分家庭或个体使用的瓷砖、石材清洗剂、除锈剂等也可能含有氢氟酸或可释放HF的成分。接触氢氟酸的高风险职业人群有实验室操作人员、电子厂蚀刻工以及从事玻璃雕刻、空调维修、珠宝铸模等人群,更应规范防护。与此同时,氢氟酸不仅通过皮肤接触,还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眼睛接触和胃肠道接触进入人体。1、皮肤接触低浓度:工人手套破了手部接触氢氟酸,或腐蚀性液体溅到衣裤渗透至皮肤,一开始没有感觉异常,可能几小时后才开始出现剧痛、红肿、苍白、水疱。剧痛是典型信号,因为神经末梢被破坏和刺激。高浓度:立即感到灼痛,皮肤迅速坏死变黑。即使只是很小面积的皮肤接触(如一个手掌大小),也可能因氟离子被吸收而引起全身性中毒,最危险的就是心脏骤停。2、呼吸道吸入:立即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呼吸困难、肺水肿(肺部积水),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3、眼睛接触:可导致角膜严重损伤甚至失明。4、胃肠道接触:粘膜灼伤,胃肠道出血或穿孔,人摄入1.5克可致立即死亡。氢氟酸经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粘膜等的接触产生灼伤或中毒,甚至死亡,疾病严重程度与接触途径、接触浓度、接触面积和处理是否及时直接相关。
三、遭遇氢氟酸暴露,该如何防范和紧急处理?黄金急救原则:目前,消化道途径损伤较少见,氢氟酸皮肤灼伤或合并吸入中毒较常见,病情大多严重,猝死率高,预后差,应立即冲洗、脱去污染物、拨打120紧急送医,越早越好。1.立即冲洗: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持续冲洗患处至少20-30分钟。这是最最重要的一步,可以最大限度地冲淡和清除酸液。2.脱去污染物:在冲洗的同时,小心地脱去被污染的衣物、首饰、鞋袜,避免二次接触。3.使用氢氟酸急救用品(如果条件允许):如果工作场所备有氢氟酸急救用品(如葡萄糖酸钙凝胶、六氟灵),应在冲洗后使用。它能直接提供钙离子,与氟离子结合,减轻深层组织损伤。但请注意使用氢氟酸急救用品不能替代冲洗,且必须在冲洗之后使用。务必记住不要拖延,不要因为不疼就掉以轻心。也不要用毛巾擦,这可能会扩大污染面积。同时,不要盲目使用中和剂,不当的中和反应可能产生热量,造成二次伤害。4、预防重于治疗:接触氢氟酸的操作必须经过严格培训,穿戴好防护眼镜、防酸手套、面罩和防护服,实验过程中需要小心操作,避免溅到皮肤或衣服上。工作车间通风良好,以降低有毒蒸气浓度。如果是误食,切勿自行催吐或口服“中和剂”,应该马上就医并如实告知种类与可能剂量。关于“中和”这件事,网络上流传用“碱中和酸”,我们不建议公众自行尝试,首选是大量清水冲洗。在充分冲洗后,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才可能使用特定处理(如氢氧化镁悬液/肥皂水等),随后仍需继续大量冲洗并尽快就医,核心是别耽误时间。
四、医院会如何治疗氢氟酸中毒?从临床上,医生一般会根据情况采取综合救治措施:1、局部治疗:葡萄糖酸钙湿敷,或进行皮下/动脉内注射葡萄糖酸钙,直接向受损区域补充钙离子。2、全身治疗:静脉输注钙剂和镁剂,密切监测心电图和血钙水平,防止心脏骤停。3、止痛:使用强效止痛药。4、外科处理:对于严重坏死的组织,可能需要进行清创手术甚至截肢。5、其他:密切监测电解质预防低钙血症、血液透析等。
本期编辑 邹姗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