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类首次“看见”了M87*黑洞,近日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发布了其最新照片,显示黑洞周围磁场偏振方向发生反转,并产生与亮环相连的物质喷流。观测发现,2017年至2021年间,黑洞周围等离子体的流动从单向变为反向螺旋运动,但黑洞大小和“阴影”未变,验证了广义相对论。磁场反转原因不明,但表明黑洞周边环境动荡,可能影响其物质吞噬方式。EHT还首次捕捉到黑洞喷射的物质射流与环状气体的联系,这或能解释黑洞如何塑造星系,显示我们对黑洞的了解仍有限。
🌠 **M87*黑洞磁场发生反转:** 最新发布的M87*黑洞照片显示,其周围磁场的偏振方向发生了显著反转。在2017年至2021年间,原本围绕黑洞单向流动的超热等离子体,在2021年转变为反向的螺旋运动。尽管等离子体的运动模式和黑洞的大小、阴影区域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但磁场的反转表明M87*黑洞的近邻环境正经历剧烈且动态的变化,其具体成因仍是未知数。
🔗 **喷流与亮环的联系:** 新照片首次清晰地展示了M87*黑洞喷射出的高速物质射流,并揭示了其根部与黑洞事件视界附近的亮环(即黑洞的“阴影”边界)紧密相连。这一发现为理解黑洞如何将吸积物质转化为强大的喷流提供了关键证据,有助于解释黑洞活动与星系演化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
🌌 **黑洞对星系的塑造作用:** M87*黑洞喷流与环状气体的联系,可能为天文学家解释黑洞如何影响甚至“塑造”其所在的整个星系提供新的视角。黑洞的能量输出和物质喷射机制,能够对星系中的气体分布、恒星形成速率等产生深远影响,理解这些过程是天体物理学的核心课题之一。
🤔 **对现有理论的挑战与未知:** M87*黑洞磁场反转和喷流与亮环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天文学家的预期,并对现有理论模型提出了挑战。这表明我们对黑洞的物理机制,尤其是其极端环境下的行为,仍存在大量未知领域,需要进一步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来深化理解。
2019年,人类第一次“看见”了黑洞,位于M87星系中心,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相当于65亿个太阳。
照片一经公布便引起巨大反响,而在之后的几年了,照片不断刷新。
近日,“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又发布了超大质量黑洞M87*的最新照片,不仅更清晰了,还有了惊人发现。
最新照片显示,M87*黑洞周围磁场的偏振方向,居然发生了反转,而且周边产生了明显的物质喷流,其根部与M87*的亮环也就是事件视界相连。
观测显示,2017年时,M87*周围的超热等离子体环绕着黑洞作单向流动,2018年趋于稳定,但到了2021年,它们居然开始朝着相反的方向做螺旋运动。
换句话说,原本朝一个方向旋转的磁场,几年后竟然调头,反向旋转了。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段时间内,等离子体的运动模式并没有完全改变。
黑洞的大小和“阴影”也没有明显变化,这正好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测。
等离子体偏振方向发生变化的原因尚不清楚,但无疑表明M87*黑洞的周边环境正处于持续的动荡中,可能还会影响其吞噬物质的方式。
很显然,黑洞事件视界附近的等离子体并非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复杂的运动中。
事实上,EHT还首次捕捉到黑洞喷射出的高速物质射流与环状气体的联系,这或许能解释黑洞如何影响乃至“塑造”它所在的星系。
这完全出乎天文学家的意料,也很难用现有理论解释,我们对黑洞了解得还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