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09月18日
年轻人为父母补缴养老金: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聚焦当下许多年轻人开始主动为父母补缴养老金的现象,探讨了这一转变背后的原因与挑战。随着父母年岁渐长,养老问题日益凸显,许多子女通过了解并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为父母晚年生活提供经济保障。过程中,年轻人面临着社保规则复杂、资金压力、家庭成员意见不一等现实困难。尽管如此,补缴养老金已成为许多年轻人感恩父母养育之恩、规划家庭未来的重要方式,也反映了代际之间责任的传承与情感的维系。

👴 **为父母补缴养老金成为年轻人的新“成人礼”**:文章指出,随着父母步入中老年,养老问题逐渐成为年轻人关注的焦点。许多子女开始主动了解并为父母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将其视为一份重要的责任和爱的体现,如同一次新的“成人礼”。这反映了社会观念的变化,年轻人开始承担起更全面的家庭责任。

💰 **社保复杂性与经济压力是普遍挑战**:在为父母补缴养老金的过程中,年轻人普遍面临社保规则复杂难懂的问题,如选择何种保险、如何处理断缴等。更现实的是经济压力,动辄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补缴费用,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有时甚至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分担或个人独自承担,这考验着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价值与现实考量**:文章详细介绍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构成,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并列举了不同地区的具体标准。对于许多农村老人而言,这是获得稳定经济来源、保障晚年生活尊严的重要途径。尽管每月领取的金额可能不高,但它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的安全感和底气,也减轻了子女的后顾之忧。

💬 **家庭沟通与责任分配是关键**:补缴养老金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涉及家庭内部的沟通和责任分配。许多年轻人需要说服父母接受补缴,并与兄弟姐妹协商分担费用的问题。这些过程往往会牵扯出家庭亲情与经济纠葛,如何平衡各方利益、达成共识,是年轻人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文章也提到,不少女性在这类家庭事务中扮演了更积极的角色。

📈 **政策普惠性与信息不对称**:文章揭示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存在一定的普惠性,如鼓励社会资助缴费(子女补助)。然而,相关政策的普及度和操作流程信息不对称,导致许多人(包括村干部)对此了解不足,办理过程困难重重。这凸显了加强政策宣传和简化办事流程的必要性,以确保更多有需求的人能够及时受益。

刘车仔 2025-09-17 19:03 美国

钛度要点:年轻人供养父母第一步:补缴养老金。

年轻人供养父母第一步:补缴养老金。

“你离得这么远,我们老了怎么办?”最近几年,母亲打电话给我,总会提及“老了”的问题,想到多年前我刚工作,他们的态度总体还是“放心,我们老了不用你们养”,突然的转变当然来源于年纪渐长,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经济状况预期的变化。 

50岁之后,“老后的问题”就和他们头上的白发一样同时爬了上来。年轻的时候,他们像许多农村人口一样,没有稳定的就业,两个人中,只有我妈妈零散地缴过几年社保。好几次,爸爸发来消息,让我帮忙查查母亲的社保到底还要不要继续交。我才发现,此前自己对各种类型的社会保险一无所知,而这也是青年一代的普遍状况。

对于30岁左右的年轻人来说,父母正在老去,养老问题开始变得迫切起来。从2010年起,全国各地允许参保人补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不同地区也开始规范补缴制度,因此,我看到许多做儿女的,开始重新反过来为父母做主,查看过往社保情况、补缴社保。

帮父母补缴养老保险,年轻人的“成人礼”

(图/受访者供图)

 但是社保相关规则对于新手而言还是过于复杂了,在尝试办理的过程中,许多疑惑相继涌现,要交灵活就业社保还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之前交过但中间断档怎么办?要不要提档补缴?

在网上持续发帖科普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博主桃子发现,很多时候,普通人并没有太多选择,有人意识到要补缴社保的时候就发现太晚了,父母已经过了补缴的年龄,更现实的问题或许是经济情况不允许,子女或者父母可能都掏不出动辄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来补缴。

在资源、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该如何配置养老的钱,兄弟姐妹之间经济状况不同,账单该如何分配?补缴养老保险、商量父母养老等问题,往往也让一个家庭背后的亲情和经济纠葛显现出来。

父母没有养老金的年轻人,

开始着急

去年国庆节回家,小洁无意间看到父亲在卧室床头用红绳拴着一瓶速效救心丸,追问之下才知道,父亲心脏不舒服已久。打开家里的抽屉,她看到半个抽屉都是治疗三高和心脏问题的药物。由于平常不舍得去医院看病,父亲都是通过各种AI工具咨询治疗和预防的方案,再自己买药吃。

父亲在工地做工,遇到赶工,经常到晚上十点钟才休息,这样的工作强度,父亲还能坚持多久?小洁知道,父亲在试图为自己赚养老钱。小洁父母今年都已经50多岁,但是退休对他们来说遥不可及——除非小洁和妹妹能撑起日后几十年父母的日常开销。

回想起父母的半辈子,努力的目标无非两个,一个是盖房子、一个是供养两姐妹上学。近十年,父亲折腾过养殖、包工地,最后钱几乎亏完了还欠了几十万,母亲上班的3000多元工资成了家里唯一稳定的现金流,到了后来,小洁发现父母已经开始消费降级到买十几块钱的牛仔裤。

在农村里老人只分为两种,一种是少数的有养老金的,另一种则是没有的。有时候小洁经常听爷爷奶奶说起谁谁家有养老金可以跷脚享福了,她开始想,能不能也给父母配置养老金?

年轻人开始思考父母的养老问题,通常是从感觉到父母的身体状况变差开始。小叶也是这样,她的父亲肾不好,干不了重活,年轻时候打打零工,后来继承了家里做道士的活。这几年,父亲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但只要接到活,不管刮风下雨、距离多远都得“出差”,她不由得想,父亲年纪上来了,什么时候能退休?

农村老人,有“退休”可言吗?(图/unsplah) 

小叶今年27岁,父母也开始催婚了,她发现,在网上刷到一些相亲贴子,很多都要求父母要有退休金。大概今年4月份开始,她经常刷到关于农村养老金的帖子,这才知道,原来农村户口也有机会给父母配置养老金。

做了几天功课,小叶发现由于父亲已经60岁,母亲也50多岁了,如果缴纳灵活就业保险,每个月要交1000多元,退休时间也遥遥无期,通过小红书姐妹的科普,她才了解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这也是许多像小洁、小叶这样的农村子女第一次了解这个概念。

2014年,新农保、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是区别于“城镇职工”的概念,实际上指的是城市无业人群、农民等群体。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相关文件。(图/国务院公报)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前者和地方财政有关,后者由个人缴费档次、年限决定。目前基础养老金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是每人每月108元,各个省市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比如上海是1490元、北京998元、成都875.64元、天津317元,其他的省份例如福建170元、湖南163元、安徽123元,大多数在200元以下。

个人养老金账户里的钱,主要是每年个人缴纳的钱,附带少数每年财政补贴的钱、集体补助的钱,这笔钱在60岁后可以按月领取,金额约等于养老金账户余额除以139(根据一个人在60岁后的平均寿命测算,为139个月)。

也就是说,退休后的139个月内基本是将自己缴纳的养老金领回去,此后参保人可以继续拿退休金到去世。如果参保人还没领完个人账户的钱就去世了,个人账户的钱会退还给法定继承人。

趁着今年五一回家,小叶赶紧查看父亲的手机,发现父亲之前陆陆续续缴了最低档的费用,大多数是每月一两百元,但有一些年份漏掉了。按照湖南的政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分为15个档次,最低档次为300元/年,最高档为6000元/年。按照最高档,15年的保费需要9万元,交得多,意味着之后领得也多。

小叶认为,万一以后自己结婚了,再想从夫妻共同财产里拿出一笔钱来帮父母补缴社保就会变得麻烦。无论结不结婚,她想着一定要尽快搞定父母的养老金。

今年4月,小叶咬咬牙,选择按照湖南最高档帮父母一次性补缴了,那是她工作四年来的存款,一共接近18万元,这样一来,意味着小叶父亲立刻可以领上每月800元的养老金,小叶母亲几年后到60岁也可以开始领。虽然不多,但小叶觉得,这些钱,也够基本生活费了。

多少钱才够养老?(图/《姥姥的外孙》剧照)

其实小叶并非独生女,她还有一个姐姐,原本她也希望姐姐能分担一些,但姐姐无奈表示自己有家庭,还有孩子的花销,要一次性拿出近10万,并不容易。小叶对此也能理解,想到姐姐之前在家里宅基地盖房子上出了不少钱,加上她想在政策窗口期快点搞定,于是决定自己一个人出钱。

小叶觉得这是自己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方式,也不用太计较。原本父亲也不想以这样的形式给女儿增加负担。但那天一家人当面聊了两个小时之后,父亲才终于同意。

小叶说,交完钱的下午,她就回北京上班了,在那之后她收到了父亲的一条短信,用非常官方的话语表达了感谢。父亲平常一直不苟言笑,也不太表达情感,小叶知道这条短信的分量。

为了1000多元养老金,值得吗

桃子的老家在湖南怀化的一个村子里,父亲在鱼塘放鱼苗的季节帮人看守鱼塘,每年有几个月的时间可以获得一些收入,母亲则在小饭店里当服务员。那是许多留在村里的父母的常态,干一些零工,维持基本生活。从小,桃子的父母就一直教育姐弟俩要走远一点,不要回到农村,种地没有出路。

桃子和弟弟真的一步步通过读书、工作在城市立足扎根。目前桃子的父母都有收入,平常的菜也都是自己种的,还能自给自足,只不过,未来没有劳动力怎么办?

去年,桃子干了一件人生大事,终于帮父母一次性补缴了十几万元的城乡养老保险。她的爸妈今年都50多岁,通过网上查询、打电话咨询后,她最终确定了一个让父母养老金性价比“拉满”的方案。

首先,通过补缴政策,把过去14年交的养老保险进行提档,按照最高档每年6000元缴费,2024年以后到60岁之前的年份也按照最高档6000元缴费,其中,她还决定以子女补助的名义,再从税务局缴一份每年6000元的费用。桃子和弟弟商量,从当时年份到过去总共15年的补缴由她来支出,父母两人总共需要交19.2万元,未来的部分则由弟弟每年去交,计算下来总共还需要支付16.8万。

按照这个思路,桃子的父母在60岁,就可以领到1400元以上的养老金。

桃子的养老金“拉满”方案。(图/受访者供图)

很难想象不久之前,桃子还跟很多年轻人一样,处于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几乎没有任何概念的状态,那时她只知道爷爷奶奶因为年纪大了,可以在不参保的情况下拿到每个月由政府发放的一百多元的养老金。虽然只有一百多元,爷爷奶奶还是很感恩。

桃子觉得,父母如果有提前布局养老的意识就好了,也可以让她和弟弟早点规划。查询父母以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账户时,桃子发现父母只在村里的要求下缴了最低档的一百多元。他们不愿意交更高档,也不愿求助子女,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搞不懂养老保险的规则和算法。

实际上,就连读过书的年轻人,一时半会儿也搞不明白。桃子也是在自己看了许多帖子、查询了官方文件,并一次次打电话询问当地工作人员才一点点弄清楚的。

她首先要明确父母到底可以交职工社保、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社保包含五险)还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只有养老保险),并且这些年政策更迭迅速,比如职工社保的退休年龄经历了变化,一次性补缴的时间窗口期也已经过去,对已经五十多岁的老人来说,已经来不及。

桃子也对比了分红类的商业保险和十几万元的储蓄利息回报,最后发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有限的选择中最划算的。

给父母交养老保险,需要一次性支出很多费用,桃子知道父母一定不会同意。于是她打算瞒着,找了个理由向父母拿了身份证就去交钱了。但是后来,当父亲准备自己去缴费的时候还是发现了。

一开始,父亲有点不乐意,他觉得十几万块钱存在银行可以用很久,干嘛非要交这个钱?

桃子先是向父亲科普了养老金的算法,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你60岁就可以退休,别人60岁还要种地!你辛苦供我和弟弟出来,老了还要种地,那养儿养女读书还有什么用?”“子女也不敢保证每个月都能转账给父母2000元,以后我们的小孩要上学、车子房子各种开支,再加上中年失业风险,上有老下有小,我们没法兼顾。”

最后她的杀手锏是:“提前规划好你们的养老,其实也是减轻我们的负担。”

一番劝说之下,父母终于安下心来。桃子明白,其实父母是舍不得她花这么多钱。在交完之后,她发现父亲开始着急地在手机上查看养老保险入账情况,他也担心桃子被骗,等落实下来,桃子发现爸爸其实很开心。

在农村,有养老金,即便只有几百元,都意味着拥有老去的尊严和底气。

老家在福建的小洪,在朋友那里听说了补缴社保的事情,当下就和弟弟商量给没有社保的母亲补缴上。福建的政策是过往已经交的不能再提档,只能按照原来档次补缴,并在未来年份提档。她算了一下,母亲今年53岁,距离60岁还有7年,如果接下来提到最高档缴费,并且加上子女补助的一份,需要缴费4万多,这样母亲到退休时可以领取每个月约541元。

一开始,弟弟觉得每月退休金只有几百块,没必要折腾,但小洪想了想还是觉得“子女给的钱和自己按月领钱还是不一样”,对老年人来说,不用等着人给钱,心里就有底气一些。

在小红书上,也有人表示自己帮婆婆一次性补缴了,她说,“对于一直没工作的婆婆,有了退休金,活得有底气,可以随时和公公大小声。”

缴纳养老金背后

女儿们的愁与难

自从去年帮父母缴养老保险之后,桃子开始在小红书发布相关经验帖。她觉得自己从网友的帖子那里找到了许多有用经验,也想总结自己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回馈给更多的人。

但是随着发帖,她收集到了更多疑问,接着又专门做了新的帖子,比如关于究竟要给爸妈买灵活就业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利率问题、回本时间的问题、以及如何一次性补缴等等,至今所有帖子已经有一百多万的阅读量。

让她觉得最麻烦的问题,是关于集体补助政策。根据2014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政府鼓励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这项制度的初衷,是考虑到许多农村老人自己能交的那一部分钱也许十分微薄,难以真正支撑养老,于是鼓励社会组织、个人等的资助,以缩小城乡差距。很多人抓住了个人可以提供资助缴费的政策,这意味着子女可以以个人提供资助的形式为父母再缴一份保险。在网上,所谓集体补助一般都是子女在提供资金,所以很多人干脆称之为子女资助缴费。

但是去年,当她特地请假回老家辗转了不同办事窗口,工作人员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最后桃子发现,原来自己是几年来第二个来办集体(子女)补助的。那天,工作人员又处理了半天才终于搞定。桃子说,由于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个政策,工作人员也没有可以参考的步骤和范本,在其他许多省份,有人也遇到了这个问题。

桃子成功解锁集体补助功能。(图/受访者供图)

等到今年桃子再去交集体补助的时候,桃子发现她遇到的办事人员从容地翻开一个关于子女补助的操作文档,这意味着已经形成一套专门的流程,接下来如果有人来办理,就不会像桃子当初一样处处碰壁,这让她感到很有成就感。

在网上解答大家的疑惑之后,有许多人给她发私信咨询,有人犹豫到底要不要缴费、有人担心回本的问题,还有人不知道到底要怎么缴,有人甚至一联系上就主动希望可以付费得到量身定制的方案,因为每个地方的政策都不一样,并且许多规则正在修改中,许多人自己也琢磨不明白,难以做出选择。

比如有的人发现家乡省份已经在试点集体补助,但是具体到她的老家又是地级市,所以卡在中间,桃子一方面查信息、打电话咨询,还要指导这位朋友如何与办事人员沟通,提交什么样的材料。还有的人父母在全国各个地方都工作过,间断地交过社保,他想帮父亲办理社保迁移,涉及的问题非常多。

年轻时父母也往往在各地迁徙打工。(图/unsplash)

她发现,关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村里的科普很少,老人对缴费基本没有概念,大多只按照最低缴甚至拒绝缴,有的地方村干部自己也了解较少,比如有网友反映,村里的干部甚至建议不要补缴,而许多政策处在衔接地带,没有成熟的流程,也非常棘手。

补缴养老保险背后,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她印象很深的是,一个女生想帮没有子女的大伯交养老保险,又担心万一大伯还没领完个人账户交的钱就去世,这些钱会被他的直系亲属继承。

桃子观察下来发现,来了解养老保险缴费的人里,大部分都是女生,甚至有女生是帮自己的公公婆婆缴费,她觉得也许是女生风险管理意识比较强,比较细心。

农村通常都是多子女家庭,一旦涉及到十几万的支出,很容易会引发家庭分配的矛盾,在社交平台上,不少人分享着类似的苦恼。

一个女生发帖讲述自己的情况:父母都在55岁以上了,自己想给他们补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个人加起来要十几万,这对于刚工作的自己来说是笔不小的钱,但是兄弟姐妹不愿意出钱,自己并非不愿意出,只是担心这笔钱以后会被盯上。 

也有人表示自己提议给公公婆婆补缴养老保险,但是小叔子置之不理,最后只能由他们夫妻俩自己出钱。这让她觉得非常不公平,但是想到老人之后有一定的生活保障,她只能忍了。

一次性补缴十几万,往往引发家庭矛盾

(图/《南方车站的聚会》剧照)

在我加入的“城乡养老保险交流群”里,人们还在研究另外一种解决方案:迁户口到基础养老金更高的地方。比如像是成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与全国其他地方的计算规则不同,按照成都的算法,每年缴费5661元,退休后预计可以领到1365元,几乎快要赶上北京和上海的水平。此外,成都的落户政策相对宽松,只需要买一个便宜的房子,就能让父母到成都随迁落户,或者子女如果在成都“合法稳定就业和居住”也可以让父母用“投靠”的方式迁入户口并参保。

成都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规则

(图/小红书截图)

当我问桃子一次性支出的近20万元是不是特地为了父母养老存的,她告诉我,如果是为了鼓励大家,那她会这么回答,让大家有一些努力的希望。事实上,她已经工作七八年,没有买房买车等支出,所以还有不少存款,这笔钱给父母缴社保,算是一种反哺,也让自己安心,但是许多年轻人并不一定能拿出这笔钱来。

小洁也是在桃子的帖子里了解到父母养老金的问题,但是在算了几天之后,她发现想要让父母拿到每个月八九百元的养老金,需要帮父母补缴过去多年共计十几万元的费用,但工作几年来她压根存不下多少钱,只好和妹妹商量着接下来的存钱计划。

像小洁这样已经在考虑帮父母补缴的情况已经算是有规划意识了,还有不少人压根不会考虑补缴,“活在当下”依然是很多人的策略。

桃子则觉得,未来政策会一直变化,无论如何,如果子女能越早意识到布局养老,情况就会好很多。

本文授权转载自新周刊(new-weekly)

作者|刘车仔

编辑|陆一鸣

热点视频推荐

CNBC谈英伟达反垄断调查:他们很想进入中国市场,但违反了此前承诺。#AI#AGI#英伟达#人工智能#钛媒体#钛媒体AGI

点赞关注钛媒体视频号,观看更多精彩视频

 #NEX-TSummit2025硅谷未来峰会 来了!

美西时间9月27–28日,钛媒体集团携手 NextFin.AI、GALA、盛大集团与Barron’s China,将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举办首届NEX-T Summit2025硅谷未来峰会。

👉重磅嘉宾&议程首次官宣,快来加入这场站在全球科技与资本前沿的超级盛会!

我知道你在看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养老金 父母 子女 社保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家庭责任 经济压力 社会保障 反哺 pension parents children social security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 basic pension insurance family responsibility financial pressure social welfare filial piet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