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网红夫妻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刑事拘留,将直播电商中假冒伪劣产品泛滥问题再次带到舆论的聚光灯下。
红星新闻报道,在网红“柴怼怼”(原名柴某前)直播间购买过玉石的消费者,日前收到浙江平阳县公安局2025年9月8日出具的立案告知书,警方已对柴某前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一案立案侦查。柴某前及妻子肖某都被刑事拘留。
2025年4月,“柴怼怼”曾炮轰知名超市胖东来销售的玉石质量有问题,然而真正以次充好的是他自己。据红星新闻报道,“柴怼怼”直播间售价近4万元的12件玉石饰品,警方的价格鉴定总金额只有3509元。警方鉴定结果显示,已鉴定的三十多件玉石产品估价普遍介于30元至500元之间,其中15件玉石的真伪鉴定结果为“染色和田玉”。
近年来,直播带货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新的电商主流渠道。有行业报告显示,直播电商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不足5000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5.86万亿元,增长超10倍。但是,正如二十多年前传统电商发展的草莽期一样,直播电商也充斥着假冒伪劣、虚假宣传。
十多天前,“反诈老陈”举报一直播间售卖的“五星茅台”,被证实是假冒的。2020年,因演小兵张嘎而出名的演员谢孟伟(网名“嘎子哥”)直播卖茅台、五粮液,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定是贴牌假酒。2024年央视“3·15”晚会也曾经曝光某知名电商直播间购买的梅菜扣肉使用劣质的槽头肉代替五花肉。
除了假冒伪劣,直播带货也有虚假宣传的问题。2025年8月“反诈老陈”曾质疑“嘎子哥”直播间售卖的一款售价699元的酷派手机是假货,虽然后来酷派官方证实手机是正品,但嘎子哥在直播间宣称这是“新品”,实际上其使用的是几年前发布的手机芯片,疑似厂商库存商品。酷派官方直播间上货的同款产品,显示上市时间是2021年5月。目前市场上使用同款手机芯片的其他厂商的手机,只卖两百多元。
直播带货充斥假冒伪劣,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在2025年全国人大会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表示,部分主播恶意炒作搞虚假营销,带来的假冒伪劣产品现象比较突出,对此消费者反映强烈,监管部门将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广告、虚假宣传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不断提升网售产品质量。罗文还表示,2025年将出台直播电商监管办法,建立监管长效机制。
到了2025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一份《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详细规定了直播电商平台经营者、直播间经营者、直播营销人员服务机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MCN机构)、直播营销人员(包括直播数字人)的义务。但是目前征求意见已经结束,正式的监管办法还没有出台。
直接针对直播电商的监管办法还没有出台,并不意味着监管部门就没有法律依据对直播电商进行监管。事实上,对其他商业销售方式有效的监管法规,同样适用于直播电商。直播带货不是法外之地,也要像实体店和其他电商销售领域一样,接受严格的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
比如,法规对于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处罚规定是非常明确的。刑法中有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较大的,就会触犯这条法规。网红“柴怼怼”夫妇,就是因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销售金额巨大,而被刑事立案的。
民事方面,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要承担退货、赔偿的责任。普通商品要3倍赔偿,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要10倍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的这些规定,也都适用于直播带货。如果假冒其他人的品牌,也需要承担侵犯他人商标权等责任。比如明星直播卖假冒的茅台酒,侵犯了茅台的商标权,茅台公司可以向他索赔。
行政责任方面,如果直播带货销售金额还达不到犯罪的门槛,那市场监管部门可以进行行政处罚,包括罚款、责令停业整顿甚至吊销营业执照等。此外,直播中虚假宣传、夸大商品性能,甚至违法宣传食品保健品的医疗功效等等,都应该受到处罚。
对直播电商进行监管,完全有法可依,关键在于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对消费者或者公众举报的违法行为,要及时调查处理,确有违法的,要依法严惩。2025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专项整治直播电商突出问题部署推进会,要求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规范直播电商行业乱象。
直播电商平台也应该利用技术的力量,针对直播带货中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对消费者加强提醒,必要的时候,可以根据直播服务协议的约定,终止为带货主播提供服务。
只有假冒伪劣、虚假宣传得到遏制,消费者才能放心在直播间购物,直播电商的美誉度才能提升,市场规模也才能不断做大。如果带货主播只盯着对价格极度敏感的下沉市场,靠坑蒙拐骗做一锤子买卖,那注定是无法长久的,也会承担法律责任,付出代价。“东北雨姐”“柴怼怼”等网红博主的经历,都是前车之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