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报道
新智元报道
文章原文

🌟 GPT-5首次以“定理贡献者”身份出现在数学论文中,标志着大型语言模型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新进展。该研究聚焦于解决Malliavin–Stein框架下的一个长期存在的数学难题——第四矩定理的定量收敛速度问题。GPT-5被用于推导全新的收敛速度结论,为这一数学领域填补了空白,并可能为高维随机场、金融数据分析及物理过程模拟等复杂模型带来新的应用可行性。
🤝 GPT-5在数学研究中的角色并非独立完成,而是“教授+AI”的组合模式。研究人员在与GPT-5合作过程中,需要对其推导过程进行反复的检查和纠错。例如,在关键的Cov(Y², Z²)推导环节,GPT-5最初使用了错误公式,在研究者的引导和指出后才进行了修正。这种合作模式类似于“聪明但毛躁的实习生”,需要人类导师的持续监督和指导才能产出可靠的研究成果。
🤔 GPT-5的出现引发了关于其对科研和人才培养影响的担忧。一方面,它被视为科研的“加速器”,能够快速拼接已知工具生成看似正确的结论。但另一方面,这种“拼图式研究”可能导致学术界充斥大量“正确但平庸”的成果,掩盖真正的原创性突破。对于博士生而言,过度依赖AI可能跳过至关重要的试错和摸索环节,阻碍其研究直觉和基本研究技能的发展,从而影响传统的学术训练路径。
💡 GPT-5已经展现出生成新定理和推导证明的能力,甚至能在人类引导下完成一套完整的学术研究流程。然而,其在科研中的角色定位仍是关键议题。文章探讨了AI大规模复制“正确但平庸”结果的潜在风险,以及AI跳过博士生关键试错环节对学术训练根基的挑战。未来几年,AI在科研中的作用将发生剧烈变化,而人类研究者如何在这种新格局中找到自身价值和定位,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新智元报道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