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09月18日
百洋医药转型:从品牌驱动迈向投资孵化与商业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百洋医药正经历从品牌驱动、平台驱动到“投资孵化+商业化”双轮驱动的战略转型。在公司业绩下滑的背景下,百洋医药积极进行战略投资,如与北海康成合作推广罕见病药物,并战略投资济坤医药,锁定其肺纤维化创新药JK1033的权益。此举旨在发挥其商业化运营优势,降低自主研发风险。JK1033凭借多靶点机制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有望与百洋医药现有抗纤维化品牌形成协同效应。尽管面临资金链紧张和投资风险,百洋医药正深耕创新领域,寻求突破。

💡 **战略转型与双轮驱动:** 百洋医药正迈入成立以来的“第三个十年”,将发展模式从过去的品牌驱动、平台驱动,升级为“投资孵化+商业化”的双轮驱动。这一战略调整旨在应对业绩下滑的挑战,并寻求新的增长引擎,尤其是在创新药领域。

🤝 **聚焦创新项目与战略投资:** 公司近期通过股权认购和独家商业化协议,与北海康成在罕见病领域展开合作;同时战略投资济坤医药,锁定治疗肺纤维化的创新药JK1033的权益。这些投资聚焦于具有市场潜力的新药项目,旨在利用百洋医药的商业化能力。

📉 **应对业绩下滑与品牌运营瓶颈:** 近期百洋医药业绩出现上市后首次整体下滑,核心品牌运营面临压力,如迪巧系列销售下滑,海露增速放缓。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增加的费用支出压缩了利润空间,促使公司寻求深化创新以增强内驱力。

🚀 **JK1033的潜力与协同效应:** 济坤医药的JK1033项目作为此次合作的重点,其多靶点抗纤维化机制和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领域的巨大市场需求,使其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若成功落地,有望与百洋医药已有的抗肝纤维化品牌“扶正化瘀”形成协同,共同拓展抗纤维化药物市场。

⚠️ **资金链紧张与风险挑战:** 尽管积极推进创新转型,百洋医药的资金链正面临压力,资产负债率上升,有息负债大幅增加。投资孵化项目大多处于临床阶段,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且存在不确定性,对公司的战略定力、资源整合及风险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文 | 医药研究社

成立于2005年的百洋医药正处在“第三个十年”新起点。按照百洋医药的说法,其“第一个十年”是品牌驱动,“第二个十年”是平台驱动,“第三个十年”将依靠“投资孵化+商业化”双轮驱动。

今年以来,百洋医药也确实完成了几笔战略投资。比如,8月13日,百洋医药宣布与“罕见病第一股”北海康成(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海康成”)达成股份认购协议,公司将以每股1.34港元的价格认购价值约1亿港元的北海康成股份。

同时,双方签订独家商业化服务协议,百洋医药旗下子公司将获得北海康成旗下特定产品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地区的推广权。

马不停蹄,在9月份百洋医药又物色到新标的。

近日,百洋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战略投资天津济坤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坤医药”),拟持有济坤医药24%股权,进而锁定济坤医药旗下用于治疗肺纤维化1类创新药的所有权益。同时,百洋医药对济坤医药持有的所有产品的全球化合物权益享有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权。

那么,战略合作背后,百洋医药具体有怎样的发展诉求?相关创新项目足够优质吗?目前公司的转型进程又处在哪个节点?

尝到经营“苦果”,亟需深化创新本质

企业积极“求变”,也一定程度反映出其对自身经营现状不甚满意。

聚焦百洋医药就可以发现,近年来该公司的业绩走势明显向下。2024年,百洋医药实现营业收入80.94亿元,同比下降1.96%,净利润6.92亿元,同比下降2.87%。这也是百洋医药上市后首次业绩整体下滑。

今年上半年,百洋医药的经营情况更加不乐观:营收37.51亿元,同比下降6.02%;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下降59.48%。

究其原因,核心品牌运营遇瓶颈了。

据悉,作为CSO(医药合同销售组织)龙头,百洋医药主要有品牌运营、批发配送、零售三大业务板块,其中品牌运营是最核心的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16亿元,但仅同比增长1.36%。

一些优势品牌放量压力突出。比如,聚焦补钙领域的核心品牌迪巧系列实现营业收入9.05亿元,同比下滑14.22%;海露(玻璃酸钠滴眼液)实现营业收入3.76亿元,虽同比增长14.86%,但对比前几年超40%的增速,已经大幅放缓。

市场竞争仍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目前,无论是钙剂还是眼液市场,新品都是层出不穷的。比如钙剂领域,从传统的无机钙到有机钙,从钙片到液体钙,消费市场的选择很多。另外,魔镜数据显示,氨糖软骨素加钙片、钙维生素D维生素K软胶囊等复合配方产品正成为市场新宠。

竞品齐发,或多或少撼动了传统品牌的领先地位。

尽管百洋医药正针对不同人群的补钙需求,持续进行迪巧品类创新,实现了咀嚼片、颗粒剂、吞服片到液体钙条的不同剂型全面布局,并用力做宣发,如与名人进行跨界合作、开展系列品牌教育和学术活动,但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效益其实很难突出,同时各项费用支出持续增加,也相应压缩了利润空间。

最终,百洋医药还是尝到了一些经营“苦果”。而当难以“躺赚”的时候,企业也必然需要增强内驱力。尤其对于一家药企而言,终究要回归并深化“创新引领”的本质。这也是当前百洋医药频频投资创新项目的一个原因。

“投资孵化+商业化”布局中的标的选择

走“投资孵化+商业化”路径,是符合百洋医药“创新品牌商业化平台”定位的。

对于百洋医药这类以销售见长的药企而言,投资创新项目并获得相关推广权益,更能发挥出公司全渠道商业化运营的潜能,相比自主进行药物研发难度也更小。不过,投资往往伴随着风险,尤其在自身经营情况不佳之际,每一笔资金砸出都不能随意,选择优质标的很重要。

那么,目前百洋医药的押注眼光如何?我们就最近百洋医药与济坤医药的战略合作简单谈谈。

牵手济坤医药,百洋医药应该看中了以下方面。

一是合作方自身的研发实力。虽然在创新药企中,济坤医药比较默默无闻,经营体量较小,但创新潜能却并不小。

据百洋医药介绍,济坤医药专注于治疗器官纤维化和相关炎症/免疫疾病的新药研发,自主建立了器官纤维化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平台、创新靶点抗炎与免疫调节药物开发平台,以及现代交叉技术化学生物学与人工智能靶向药物设计平台,具备从靶点发现到临床试验的全链条研发能力。另外,该公司已布局7条I类新药管线,涵盖器官纤维化、炎症与免疫、肿瘤三大领域,算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创新成果培育与转化基地。

二是核心产品的应用前景。此次战略合作重点突出了济坤医药的JK1033项目。据了解,JK1033是一种从中药单体及其衍生物中提取并经高通量筛选及改构优化得到的抗纤维化小分子化合物,拟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进行性肺纤维化(PPF),其竞争优势在于其多靶点作用机制,能够同时干预肺纤维化进程中的多个关键信号通路,展现出良好的抗纤维化和抗炎效果。

从市场环境来看,该药物的研发有较大必要性。一方面,患者需求还在增长。中金企信国际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到2022年,中国IPF的患病人数由21.7万人增长至26.4万人,预计到2032年中国IPF的患病人数将达到33.1万人。

另一方面,治疗选择较为有限。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抗纤维化的药物来治疗IPF,但全球范围内仅有两款IPF药物获批,它们分别是吡非尼酮(Pirfenidone)和尼达尼布(Nintedanib),这两款药物对轻、中度纤维化有效,可以延缓肺功能下降,而不能完全控制或者逆转已受损的肺功能。这种背景下,JK1033等新药研发意义重大。

三是产品端若能协同,更是锦上添花。实际上,百洋医药已拥有一个抗纤维化品牌——扶正化瘀,这是“抗肝纤维化品类第一品牌”,在中国医院市场抗肝纤维化药物中份额排名第一。今年上半年,扶正化瘀营收3.71亿元,同比增长37.42%。若济坤医药的JK1033能够开发成功、顺利落地,或能与扶正化瘀实现协同,占据不小的抗纤维化药物市场。

综合来看,在创新药领域,百洋医药的战略投资目标是比较明确的,主要需求相关标的有较强研发实力、产品有竞争优势和应用前景,同时注重协同效应。循着这样的投资思路,百洋医药的创新药版图逐渐铺开。

半年报透露,除了与济坤医药、北海康成的合作项目,目前百洋医药已经获得北京华昊中天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全新一代微管抑制剂化疗药物优替德隆的中国大陆地区商业化权益。此外,公司还锁定了中国首个自主创新研制的核医学创新药锝[99mTc]肼基烟酰胺聚乙二醇双环RGD肽注射液的中国大陆地区商业化权益,以及中山莱博瑞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一款治疗骨坏死的全球首创创新药RAB001的中国大陆地区商业化权益。

不过,这并不代表百洋医药已经“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结语

百洋医药的资金链正紧绷着。半年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百洋医药资产负债率已飙升至65.88%,比上年末增长2.50%;有息负债呈爆发式增长,短期借款达到17.97亿元,长期借款达到4.95亿元。

这种情况下,百洋医药持续推进“投资孵化+商业化”,宛如在刀尖起舞,状态积极、痛感明显。而且投资孵化不一定100%成功,选择再审慎、眼光再独到,也存在风险。

要知道,当前百洋医药看好的创新药项目大多处在临床阶段,比如JK1033的I期临床试验于今年1月在中国启动,后续的研发任务显然十分繁重,所需时间、资金以及能否真正落地,目前难以预测

总体来说,第三个十年,百洋医药处在创新转型的深水区,考验着公司的战略定力、资源整合能力、风险驾驭能力。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百洋医药 医药创新 投资孵化 商业化 肺纤维化 JK1033 战略转型 Baiyang Pharma Pharma Innovation Investment Incubation Commercialization Pulmonary Fibrosis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