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文章讲述了中国广大护林员群体在大山深处的默默坚守。他们与孤独为伴,熟悉山林的一切,是生态安全的哨兵。文章通过描绘王运芳、卓刚华、付国强等护林员的故事,展现了他们从传统巡山到科技护林的转变,以及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结。同时,文章也介绍了“习酒·吾老安康”慈善基金项目对护林员的关爱与支持,强调了守护护林员就是守护生态的未来。
🌲 **护林员的孤独与坚守**: 文章生动刻画了护林员与孤独为伴的生活状态,例如王运芳的伙伴“乖乖”的离去让她倍感不适,凸显了这份职业的寂寞与不易。然而,正是这份坚守,使得他们成为生态安全的“沉默哨兵”,对山林有着深厚的情感依恋。
🔄 **传统到科技的转变**: 护林工作正经历从传统方式到科技赋能的转变。例如,付国强作为“林二代”,见证了从徒步巡山、携带刀具到配备无人机、森林防火监控系统等现代化工具的演变,极大地提升了巡护效率和安全性,让护林员感到更加安心。
🤝 **“习酒·吾老安康”的关爱行动**: “习酒·吾老安康”慈善基金项目为护林员群体提供了持续的资金和物资支持,从赤水河流域到乌江流域,再到珠江流域,项目不断拓展关爱范围,解决护林员在极端天气、物资缺乏等方面的困难,体现了企业对生态保护者的责任与担当。
🌳 **人与山林共生共荣**: 文章强调了护林员与山林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不仅是守护者,也是自然的参与者。卓刚华等人通过植树造林,将荒山变成郁郁葱葱的森林,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也呼应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025-09-17 19:13 广东
山的永恒离不开人的坚守

全文共3261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山的永恒离不开人的坚守。守护这些守护者,就是守护山的记忆、水的源头、森林的未来。
文 | 赖倩童 艾霖
编辑 | 柯玉圆
▲图 / 视觉中国有这样一群“沉默”的人,行走在大山深处。他们和孤独为伴,同自然共生,熟悉每一条兽径、每一处泉眼,听得懂风穿林梢的讯号,辨得清泥土中隐藏的危机。他们是生态安全的哨兵,他们叫护林员。在中国,生态护林员数量超过170万人。其中有些人已经步入中年甚至老年。巡山、护林、防火、防盗伐,他们以质朴的方式守护着山林。2023年,我们首次走进四川泸州、云南昭通等9个林区,透过摄影师肖全的镜头,记录下王运芳和卓刚华等护林员们与山为伴的工作和生活。两年后,我们不仅重逢“旧友”,也结识了新朋友——来自重庆武隆的付国强。时间流转,护林员的守护工具与方法有了新的变化,但不变的是他们特有的宁静与坚韧,是人与山之间那种冥冥之中紧紧缠绕的连结。当卓刚华和同伴拿着两年前的合照再度合影时,一个无声的约定跨越了时光的洪流。这背后是“习酒·吾老安康”慈善基金项目三年以来的支持,从资金到物质给护林员实实在在的“守护”。第三年,绝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1 “孤独消解剂”
乖乖不见了。它或许是迷路了,又或者,像许多老去的狗一样,悄悄隐匿于山林,静待生命的终章。乖乖是王运芳在四川泸州合江县福宝林场担任护林员时的伙伴。那些年,乖乖总是蹦蹦跳跳,有时跟在身后,有时欢快地跑在前头,土黄色的尾巴像一面小旗。它曾陪她穿越密林、跃过山涧,在她独行时作伴,在她疲惫时守候。有时候,乖乖领着她;有时候,她指挥着乖乖。一山,一林,一人,一狗,编织出一种生活的意趣,十年如一日,对抗着护林的孤独感。但因为有乖乖,王运芳觉得孤独有了“消解剂”。“它十几岁了,老了。”王运芳笑着说,但语调很快低下来,“没有它,真的很不习惯。”让王运芳不习惯的,还有很多事情。2025年4月,王运芳退休了。31年的护林生涯戛然而止。她回归家庭,带孙子、做饭,却总觉得“身体还想往林子里去”。大病一场之后,她开始每天清晨出门锻炼——也许是为了靠近那片心心念念的绿色。她曾是林场里少有的女性护林员。早年间,林场规定女性不能上山,只做后勤。但她不服!王运芳从小跟着从事林业的父亲漫山遍野地跑,三两下工夫就能轻松爬到树顶;喜欢对着空谷大喊,嗓音洪亮,等着山鸣谷应。19岁时,拿到毕业证的王运芳被分配回林场,终于“名正言顺”地走进大山。巡山是一种责任,需要观察树木长势、排查火险、宣传防火;也是一种生活,在山林中,常常能找到“野趣”。当阳光穿过叶隙时,林涛仿佛在呼吸;随手翻开地上的腐叶,就能捡到野果“山荔枝”。那是一种长扁状的果子,颜色像荔枝般红中带绿,吃起来口感清爽。退休后,她仍然保留着以前的习惯:用一株兰花的照片做微信头像。那花是她从前在管护站的阳台上精心栽培的。小花攀出阳台的栏杆,一片生机盎然,成了她房间的专属识别符号。哪怕退下来了,她仍然关心山林的近况,常常向同为护林员、尚未退休的丈夫打听。他们给孩子取名叫“林森”——“森林倒过来,就是林森,也是‘在林里生长’的意思。”
▲王运芳家中阳台上的五盆兰花。2 “苦”中作乐
时隔两年再“见到”卓刚华,大楠木营林区的蓝天白云正映衬着他常年被风吹日晒得黑红的脑袋,整个人在手机屏幕里显得十分乐呵。卓刚华、罗宸、范贤钊三个人守护着云南昭通威信县大楠木营林区,已经超过三十年。他们把建于半山腰上简陋的巡护站称为“家”。这里的确有家的模样:耕耘一方菜园,喂养几只鸡犬,三人在石头桌上刻出“楚河汉界”的棋盘,再用风干的辣椒和苞谷头充当棋子。和两年前一样,轮班巡山、轮流下厨,他们一起看电视、唠家常,偶尔拉上附近村民,组成“临时乐队”。山歌一响,整片森林都在倾听。他们用锄头和弯刀,一锄一锄挖地、一棵一棵栽苗,不知不觉间,种下了三千余亩杉树、一千亩竹林,换来了山里的郁郁葱葱。如今,林木参天。工作重心转向了防火宣传。他们跑遍周边六个村子,一家一户地宣讲。“二十多年来,大楠木营林区没有发生过一次火灾。”卓刚华说。虽然三人当中卓刚华的年龄最小,但今年已经是他参加护林的第34个年头了。他给自己的微信取名“森林狼”,就是希望带着股小狼崽一样的闯劲,风雨无阻地巡山。早年间山里没有路,遇到雨雪天,他们只能爬野径。摔伤、迷路都是家常便饭。遇到走不通的山路没关系:“砍出条旁的小道,继续走。”大楠木营林区所在的威信县,和赤水河发源地镇雄县,在同一片山头上背靠着背。这里的森林常年笼罩着云雾,卓刚华早就习以为常,“这边嘛,容易起雾。但是,雾会散去的,会看清这片风景的。”
▲卓刚华(左二)和伙伴们,手里拿着摄影师肖全在2023年为他们拍摄的合照。3 “科技达人”
距离大楠木营林区几百公里,在重庆武隆区仙女山林场里,付国强正忙碌着。每年7至9月,是林场防火防灾的关键期。他几乎以林为家,24小时值守。“我从小跟着父亲巡山,看着他守护这片柳杉林长大。”付国强说道。今年是他护林的第29年。作为名副其实的“林二代”,他见证了护林工作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从2024年开始,他们配备了全新的防火服。另外,林场还引入了无人机和森林防火监控系统,大大提升了巡护效率和安全性。付国强很快成了“科技达人”。经过专业培训,他掌握了用无人机巡林的技术,能够通过热成像功能监测野生动物种群、及时排查发现火点隐患,并将数据实时回传至监控终端——这些都是他的父辈难以想象的。“从前,我们穿迷彩服、解放鞋,提着长刀,徒步巡山;现在,有了防火服、无人机,还有整个监控系统。坐在监控屏前,就能鸟瞰整片林区。”付国强说,“科技,让我们更安心。”安心的背后,是一代代护林员的宝贵经验与现代智慧的融合。4 守护守山人
在中国的生态屏障中,护林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他们面对的,是极端天气、物资缺乏、孤独单调的现实。正是看到这一群体的辛苦付出,2022年,习酒集团携手习酒全国经销商、贵州省慈善总会设立“习酒·吾老安康”慈善基金项目,解决农村及弱势群体中困境老人的养老问题,并面向护林员群体持续开展从资金到物资的定向帮扶。项目从赤水河流域起步,开展沿河流域的护林员关爱行动。次年聚焦贵州“母亲河”乌江,活动覆盖贵州、重庆、湖北的3000名护林员,用“真金白银”实打实地支持护林员群体坚守岗位,助力森林资源的保护。从赤水河流域到乌江流域,习酒将公益版图持续延展,形成“守护大山大河”的品牌行动脉络,推动生态保护理念落地。2025年,“习酒·吾老安康”慈善基金项目聚焦中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珠江流域覆盖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份,其森林资源对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区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习酒选择珠江流域,意在支持这里的“生态守护者”,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流域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9月16日,2025年“习酒·吾老安康”慈善基金项目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落地启动仪式。这里是火出圈的“村超赛场”,也是铺满绿色的“生态考场”;近年来,榕江县大力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累计建成8.3万亩国储林。一条“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发展之路背后,离不开榕江县5840名护林员日复一日的坚守。
▲流经榕江县的都柳江,是珠江水系西江干流黔江段的重要支流。3年来,“习酒·吾老安康”慈善基金项目累计帮扶数千名护林员。通过对护林员群体系统性的物资支持与健康关怀,习酒正以实际行动参与覆盖西南、华南主要河流的护林员的关爱网络建设,也将“敬老护林”的善意,扎根在土地上。这是一种跨越地域的责任与担当,也是一家以君品文化为魂、以公益力量涵养品格的企业的价值选择。“隐身”山林者的奉献、坚守、共生的智慧,恰与“知敬畏、懂感恩、行谦让、怀怜悯”的企业品格,以及“崇道、务本、敬商、爱人”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形成互文、奏出回响。
▲习酒·吾老安康珠江流域护林员关爱行动活动现场。山的永恒离不开人的坚守。他们守山,习酒守人——守护这些守护者,就是守护山的记忆、水的源头、森林的未来。这是一场基于价值共鸣的长期同行。山看见了,水记住了。新一轮的守护之行,也将起步。(专题)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